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檗谷黄氏大宗祠
释义

檗谷黄氏大宗祠

一、宗祠简况

 檗谷黄氏大宗祠位于晋江市东石镇檗谷村。

始建于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现存为民国6年(1917年)黄秀烺捐资重修,宗祠坐北朝南,由门楼、厅堂组成,为抬梁式木构架,面宽21米,进深44米,高13.7米,祠前有七星埕宽24米,深221米,为泉州地区规模最大宗祠。

二、宗族源流

1代岸(入莆始祖)——2代谣——3代华——4代昌朝——5代献(兴化县巩溪始祖)——6代曹——7代珍(曹次子承碣公嗣)——8代佑——9代达——10代宠——11代中庸(兴化军城始祖居驿前街府西巷即今雷山巷110-111号)——12代偊(宋绍圣甲戌特奏进士侍御史)——13代龙乳名敌(兄彻宋进士平江令绍兴庚辰特奏进士龙溪令由兴化游洋龙溪随继母邱氏徙晋邑仁和檗谷遂为龙溪始祖)——14代长仙锡讳洲分居后坑次仙举讳涛守居东石檗谷季仙逸讳瀛徙漳州碧溪社北溪头 。兴化军城始祖黄中庸(1030-1110)累官太常卿侍中兼枢密副使宋仁宗天圣庚午年正月初四日生宋徽宗大观庚寅年九月初七日卒寿八十有一配道州进士桂岭县令周公辅成女南康知军敦颐妹封淑人累赠正一品夫人北海郡君复以曾孙黄府贵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平海军节度判官副都统赐御葬于永福梧桐潼关教忠寺山北侧状元赠太师郑侨墓东侧观音叠座穴诰勒太常院卿石印石人石马石虎石羊钦赐文正侍中黄公神道之碑坊门人闽县园墩状元宰相许将为之铭子五偊仲修佃伸 。黄 偊,黄中庸长子;字从吉;号梅庵(1049年农历5月8日-1141年农历8月15日)为游洋龙溪黄氏始祖,谥参藩,袭父恩,补承事郎,宋哲宗1094年进士,初以子彻贵,封奉礼郎,寻擢侍御史,朝散郎;复以长孙黄丰,季孙黄府贵,累赠节度判军副都统光禄大夫,配崔氏暨邱(兴化知县邱价之女)皆累赠夫人;子二(崔氏生黄彻,邱氏生黄龙) 黄龙举宋进士,授龙溪令,爱檗谷山水之美,松柏之幽,辞官从母归仁和里,隐居其地,自号:“檗谷逸叟”。檗谷村黄氏宗祠始建于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创建时,由探花黄龙亲自择地、捧庚。黄龙谙熟地理,他断言此地属“犀牛望月”,“建成大祠堂加上七星埕,子孙科甲文章会出名”。后檗谷派因开族太祖龙公,任龙溪令,因此以“龙溪传芳”作为堂号。 黄 龙,偊公之子;字常龙,初名黄敌,御试前,帝所忌,命改名为黄龙,号太乙,晚号龙溪端叟,(1112年农历8月5日-1200年农历12月11日),为龙溪檗谷黄氏始祖,宋高宗1160年进士,官至龙溪县令,由广业里游洋龙溪唐涯厝迁居龙溪县衙后,又迁居南关外仁和里;配方(进士龙溪县丞方元震之女),配施泽之女;子三(黄洲字仙锡号厚卿、黄涛字仙举号檗卿守祖世居檗谷、黄瀛字仙逸号永卿迁南漳北溪头观音山,生子:念楚定居溪头,子田分支晋江永坑村,后分支后坑再分支湖头村)。历代子孙繁衍,名人辈出,成为邑中望族。檗谷黄氏于明、清两代仕宦者特多。如明代黄润,正德庚辰进士,历任至山西布政司左参政:黄克复封户部主事,祀乡贤祠,著有《太极图说》等书;黄景昉,天启乙丑进士,位至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著作有《国史唯疑》等17种154卷数百万字;黄景明,崇祯甲戌进士,任广西按察使司,提督学政右参议;黄景曦任游击;黄景昭任知县;黄景晔任温州别驾。明代状元刘子壮为以上五兄弟题匾:“窦桂传芳”;明进士黄萼(漳州龙溪人);清代光绪三年进士黄登瀛,台湾嘉义人;光绪十五年进士黄玉书;清代黄张国平台有功,任左都督镇守福建南日、南台等地;民国创建“古蘖山庄”的巨侨黄秀烺。现代著名人物有:菲华巨商、世界晋江同乡总会会长、菲华商联总会理事长,世界黄氏宗亲总会领导人、菲律宾中国事务特使黄呈辉等。三乡黄氏,历代子孙繁衍,迄今已达6000余人,而移居外地者众多,如我国的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国家,其中尤其以移居我国的台湾省为多。据族谱记载,清代移居台湾的族人就有3000多人,广泛分布于彰化、高雄、桃园、云林、台中、嘉义数十城镇。1993年台湾宗亲回乡谒祖时介绍,在台人口已达数万。而在福建省还分支同安何宅,南安官桥曾庄,厦门市,泉州城内,晋江安海镇、东石镇、深沪镇。

檗谷黄氏一族于明朝崇祯间,曾由其先祖相国黄景昉恭请崇祯皇帝题定昭穆字行:“大宗景知,亮际钟英,毓秀呈奇,共襄太平,佐国文章,恭逢圣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5: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