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桡骨小头骨折
释义

桡骨小头骨折的发病率较高,临床检查易被忽略,若不能获得及时治疗,到后期会造成前臂旋转功能障碍,或引起创伤性关节炎。

疾病概述

桡骨小头骨折别名桡骨下端骨折。

桡骨头表面被有软骨,中部凹入呈杯状与肱骨小头关节面相对。当肘关节伸直时,仅桡骨头之前半部与之相接触。屈肘时两者全吻合,杯状面之尺侧为一半月形的倾斜面,于旋前时与滑车之桡侧边缘相接触,

桡骨头周边也被有软骨,称柱状唇(cylindricalrim),与尺骨之桡骨切迹组成上尺桡关节。桡骨头并非正圆形,而系椭圆形。北京积水潭医院在新鲜尺体上测定的结果为长轴24mm,短轴21mm,长短轴之比为8∶7。儿童的发病率较低,多发生在成年人。

病因病理

本病由直接外力引起的骨折很少见,常见的是肘关节伸直位摔倒,手掌着地,外力使桡骨头在外翻位与肱骨小头撞击而产生骨折。常合并肱骨小头损伤与内侧副韧带损伤,多见于成年人且容易漏诊,若不能得到早期治疗,有些患者前臂旋转功能受到限制,不得不将桡骨小头切除,根据骨折形态,分以下类型。

(一)裂纹型为线状骨折无移位,骨折线多从外下斜向后上达关节面,环状韧带无损伤,对骨折起到稳定作用,故不易再移位。

(二)塌陷骨折

桡骨头关节面被压而塌陷。

(三)粉碎骨折

无移位者仍保持桡骨头的外形,仍有完整的关节面,环状韧带完整。有移位者,环状韧带多有损伤。

机理

直接外力引起的骨折,很少见。常见的是肘关节伸直位摔倒,手掌着地,外力使桡骨头在外翻位与肱骨小头撞击而产生骨折。常合并肱骨小头损伤与内侧副韧带损伤。多见于成年人且容易漏诊。若不能得到早期治疗,有些患者前臂旋转功能受到限制,不得不将桡骨小头切除。根据骨折形态,分以下类型。

(一)裂纹型为线状骨折无移位。骨折线多从外下斜向后上达关节面。环状韧带无损伤,对骨折起到稳定作用,故不易再移位。

(二)塌陷骨折桡骨头关节面被压而塌陷。

(三)粉碎骨折无移位者仍保持桡骨头的外形,仍有完整的关节面。环状韧带完整。有移位者,环状韧带多有损伤。

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肘外侧轻度肿胀,桡骨头周围有明显的压痛。前臂旋转活动受限,被动活动时疼痛,尤其是在旋后时明显。肘关节屈伸活动不受限,但活动时疼痛。X线摄片,临床上可明确诊断与类型。

一、伸直型骨折

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可出新典型畸形姿势,即侧面看呈“银叉”畸形,正面看呈“枪刺样”畸形,检查局部压痛明显,腕关节活动障碍。X线拍片可见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近端掌侧移位,因此表现出典型的畸形体征,可通知伴有下尺桡关节脱位。

二、屈曲型骨折

受伤后,腕部下垂,局部肿胀,腕背侧皮下淤斑,腕部活动受限,检查局部有明显压痛。X线拍片可发现典型移位,近折吨向背侧位,远折端向掌侧、桡侧移位,与伸直型骨折移位方向相反,成为反Colles骨折或Smith骨折。

三、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临床上表现为与Colles骨折相似的“银叉”畸形及相应的体征。X线拍片可发现典型的移位,当跌倒时,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可发生与手术相反的桡骨下端掌侧关节面骨折及腕骨向掌侧移位。这些骨折较少见,临床上长漏斩或错误诊断为腕关节脱位,只要仔细阅读X线片诊断并不困难。

治疗措施

裂纹骨折,短期内固定后,即可开始活动。一般移位不多者,在伸直位牵引,并在内收位旋转前臂,使骨折的桡骨头恢复其圆形或接近圆形,以免障碍前臂旋转活动。复位后用石膏托固定。2-3周后除去石膏托练习肘关节活动。粉碎型骨折有移位或复位不满意者,应考虑早期做桡骨头切除术,手术只限于成年患者。切除不能低于桡骨结节关节面。将断端修平,清除周围碎骨片后,将周围软组织覆盖在桡骨断端粗糙面上缝合。桡骨小头骨折主要是影响肘关节的功能,手术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肘关节的正常功能。

是否手术取决以下几个方面:

1骨折的类型

2是否产生前臂的机械性阻挡

3你本人对肘关节功能的要求程度

你的X线片上看,应为2型,属可作可不作的一种。

你的前臂是否有机械性阻挡,应该到医院来检查以下,如果有则应该早期手术。反之,可以保守治疗。这点很重要,尤其是对将来肘关节的功能维护。如果需要手术时,对肘关节功能要求高,可考虑行切开内固定术;要求一般,可行桡骨小头的切除术。

1、对无移位或移位不多而不影响旋转功能的桡骨小头骨折,如嵌插性骨折,关节面倾斜度30度以下,塌陷性骨折占周径1/3以内者采用手法整复,石膏托固定,三角巾悬吊。

2、桡骨小头骨骺分离有移位者,在麻醉下整复。3、切开复位:切开复位后,一般不用内固定,若不稳定,则用一根克氏针内固定。

4、桡骨头切除术:只适用于成年人,如粉碎性骨折,塌陷性骨折超过周径1/3者,嵌插性骨折关节面的倾斜度在30度以上者,一般在伤后4-5天,切除桡骨头1-1.5厘米,将断端修平,骨碎片清除干净,术后三角巾悬吊肘关节于功能位,二周即开始活东。

疾病治疗

多为间接暴力引起,跌倒时,手部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发生桡骨下端骨折,根据受伤的机制不同,可发生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一、伸直型骨折治疗以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为主,很少需要手术治疗。

(一)手法复位外固定

1、麻醉局部麻醉。

2、体位仰卧。

3、牵引肩外展90度,助手一手握住拇指,另一手握住其余手指,沿前臂纵轴,向远端牵引,另一助手握住肘上房作反牵引。

4、复位充分前因后,术者双手握住腕部,拇指压住骨折远端向远侧推挤,2—5指顶住骨折近吨加大屈腕角度,纠正成角,然后向尺侧挤压,缓慢放松牵引,在屈腕尺偏位检查骨折对位对线情况及稳定情况。

5、用超腕关节小夹板固定或石膏夹板固定2周,水肿消退后,在腕关节中立位继续用小夹板或改用前臂管型石膏固定。(二)切开复位内固定

1、手术指征

(1)严重粉碎骨折移位明显,桡骨下端关节面破坏。

(2)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成功,外固定不能维持复位。

对于新鲜损伤,肱桡关节腔内注入1%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3-4ml,然后令患者坐在椅子上,患肘置于桌面,肘尖尺骨鹰嘴处垫以枕头或棉垫,助手固定患肢上臂,术者一手固定患肢肘关节,一手牵拉患肢腕部并将肘关节伸直,然后屈曲,旋前,旋后,最后再伸直。如仅系肱桡关节嵌顿症,则患肢肘关节伸直位固定2-3周即可恢复功能。

桡骨小头骨折

如果桡骨小头外沿有骨折移位不超过3mm,则将患肘伸直后,再将患肢之肱骨内上髁部置于垫子上,术者一手固定患肢之肘关节,一手握患肢腕部,把前臂旋前并将肘关节内收,在患肢腕部由桡侧向尺侧按压,同时在固定患肘之手可以用掌根按压桡骨小头,由桡侧向尺侧按压。当感知有复位声音之后再将肘关节伸屈、旋前、旋后,最后将肘关节置于伸直旋后位,固定4周,解除固定后功能锻炼。对于患者,若在肱桡关节腔内已经注入1%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局部麻醉后,则没有任何疼痛或不适;

若不用麻醉,则在复位过程中将肘关节拉直时的2-3秒钟,感到肱桡关节处剧烈疼痛,往往当患者叫痛的时候,复位已完成。稍后,如果系肱桡关节嵌顿症,则患肘已能主动完成伸屈活动。对于3周以内的陈旧性损伤,则可在臂丛麻醉下按照上述手法复位。术后石膏固定肘关节于旋后伸直位3周。解除固定后肘关节活动功能逐步恢复正常。

桡骨小头骨折其受伤机制,是跌倒时手掌撑地,地面的反作用力传至肱桡关节所致,只是程度上有轻重不同,为量变到质变的关系。临床上桡骨小头骨折移位轻微者,大都存在肱桡关节嵌顿症的体征,所以决不能只看到桡骨小头骨折移位轻微或无移位,就忽视手法复位,如果得不到正确治疗,预后将留下肘关节伸不直的后遗症。桡骨小头骨折复位后,必须给予固定,观察到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固定效果较好。固定3~4周开始功能练习,不会影响肘关节正常活动功能。相反将肘关节置屈曲位固定,将留肘关节伸不直的后遗症。40例病人均采取伸直位固定,预后功能恢复正常,所以不必担心将来肘关节不能屈曲。这一点与传统的功能位屈曲固定不同。临床病例证实,伸直固定不会造成功能障碍。

2、方法经腕背若侧切口暴露骨折端,在直直下复位,松质地骨螺钉或钢针固定,若骨折期碎裂,塌陷,有骨缺损,经牵引复位后,分别于桡骨及第2掌骨穿针,用外固定支架维持复位,取可骼骨植制,充填缺损,用螺钉或钢针固定,6—8周后可取消外固定支架。克氏针撬拨,臂丛麻醉后平卧位,患肢外展肘关节伸直位,术野常规消毒、铺巾。手术在X线透视下进行。常规在肘关节外侧略偏前桡骨头骨折片下端水平面用直径1-2mm钢针缓慢插入至骨折处,进针位置不宜太低,以免损伤桡神经。采用撬、顶、拨等手法以杠杆力使骨折块逐一复位。拔除撬拨克氏针,伤口敷贴覆盖。闭合复位局麻下,患者取仰卧位,伤肘平置于体侧。第一助手持伤肢前臂及腕部,另一助手固定伤肢上臂;术者于伤肢外侧,双拇指按于桡骨头隆起处,其余指环抱前臂上段。两助手对抗牵引约1min后,在维持拉应力时嘱第一助手先将肘关节外翻,术者同时用双拇指把骨折端向内挤压,使其加大成角;第一助手再将肘关节内收,术者同时用双拇指将桡骨头向上内方推压,食指将前臂向外拉。可闻骨折端有滑响音,局部隆突消失,提示骨折复位。最后将肘关节伸屈及前臂旋转,配合术者的拇指的叩压,矫正骨折端的残余移位。

夹板固定用4块小夹板超肘关节旋后功能位固定,三角巾悬掉于胸前,7天后改用中立位,14天后去除外固定。

功能锻炼夹板固定后,即做伸指、握拳动作;1周后加做屈肘锻炼;2周后加做前臂旋前、旋后动作,逐步加大肘关节伸屈及前臂的旋转等功能锻炼,至功能恢复正常。

(三)术后处理无论手法复位或切开复位,术后均应早期进行手指屈伸活动,4—6周后可去除外固定,逐渐开始腕关节活动,骨折愈合后,桡骨下端因骨痂生长,或由于骨折对位不良,使桡骨背侧面变得不平滑,拇长伸肌腱在不平滑的骨面反复摩擦,导致慢性损伤,可发生自发性肌腱断裂,可作肌腱转移术修复。若骨折短缩畸形未能纠正,使尺骨长度相对增加,尺、桡下端关节面不平衡,常是后期腕关节疼痛及旋转障碍的原因,可作尺骨短缩术。二、屈曲型骨折治疗主要采用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复位手法与伸直型骨折相反,基本原则相同。复位后若极不稳定,外固定不能维持复位者,行切开复位,钢板或钢针内固定。

三、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这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无论是掌侧或背侧桡骨远端的关节面骨折,均首先采用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分子治疗,复位后很不稳定者可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1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