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枋山乡 |
释义 | 枋山乡位处恒春半岛之上,中央山脉末段,乡境呈现特殊狭长地形,南北长达30公里,但东西宽却仅有100公尺左右,且多为海岸峭壁,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人口约6360人,是本岛人口最少的平地乡,气候上则属热带季风气候。在垦丁国家公园成立后,一跃成为进入垦丁的重要门户。 简介枋山乡位于台湾屏东县西南方沿海,北临枋寮乡,东邻春日乡、狮子乡,西滨台湾海峡,南接车城乡。 本乡位处恒春半岛之上,中央山脉末段,乡境呈现特殊狭长地形,南北长达30公里,但东西宽却仅有100米左右,且多为海岸峭壁,是本岛人口最少的平地乡,气候上则属热带季风气候。在垦丁国家公园成立后,一跃成为进入垦丁的重要门户。 枋山乡早期为台湾原住民排湾族的故地,旧名“崩山”。此地约在1860年左右才有汉人进入开垦,因为此地有座小山经常发生山崩而命名为“崩山”,后来觉得崩山不雅,也不吉利,便采用台语谐音“枋山”替代。 1875年沈葆桢原属蕃界的恒春半岛设置“恒春县”,今日的恒春镇、车城乡、满洲乡都成了汉人地,为了将上述三地与西部的汉人大本营连接起来,因此在枋寮到车城的海岸间划设一条狭长走廊连接,即为今日的枋山乡。 1920年台湾地方改制,于此地设置「枋山庄」,划归高雄州恒春郡管辖。战後初期改设高雄县枋山乡,1950年改隶屏东县至今。 沿革枋山乡在早期为台湾原住民排湾族的故地,旧名“崩山”。此地约在1860年左右才有汉人进入开垦,因为此地有座小山经常发生山崩而命名为“崩山”,后来觉得崩山不雅,也不吉利,便采用台语谐音“枋山”替代。 1875年,清廷钦差大臣沈葆桢于原属蕃界的恒春半岛设置“恒春县”,现今的恒春镇、车城乡、满州乡等地都成了汉人地,为了将上述三地与西部的汉人大本营连接起来,因此在枋寮到车城的海岸间划设一条狭长走廊连接,即为今日的枋山乡。 日据时期中期的1920年,台湾实施地方改制,于此地设置“枋山庄”,划归高雄州潮州郡管辖。二战后初期改设高雄县枋山乡,1950年改隶屏东县至今。 地理环境枋山乡位于台湾屏东县西南方沿海,北临枋寮乡,东沿中央山脉与狮子乡、春日乡、紧邻,西滨台湾海峡,南接车城乡。 本乡位处恒春半岛之上,中央山脉末段,乡境呈现特殊狭长地形,南北长达30公里,但东西宽却仅有100公尺左右,且多为海岸峭壁,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人口约6360人,是本岛人口最少的平地乡,气候上则属热带季风气候。在垦丁国家公园成立后,一跃成为进入垦丁的重要门户。 基本概况旧称 :崩山 行政区管辖 :屏东县 行政区类别 :乡 经纬度 :东经,北纬 总面积 :17.2697平方公里 户数 :2,094户 人口 :6,156人(2008年12月) 乡长 :叶有进 区划 :4村63邻 民意机关 :枋山乡民代表会 邮递区号 :941 毗邻 :枋寮乡、春日乡、狮子乡、车城乡 交通状况枋山乡交通环境 枋山乡地势平坦呈东西向倾斜,海岸地质多变,以枫港溪为界,以北为砂岩,枫港出海口及两侧为现代冲积层由粘土、砂石、砾石所组成,适宜种植瓜类,以南沿岸地质突变为珊瑚礁质壳砂与大砾石所组成,因不含沙,海水清澈见底,为观光览胜的好地方。 枋山乡公路方面 台1号:为枋山乡最主要公路运输要道,北接台17号公路往东港。枋山-枫港段每日交通量为9386辆。 台24号:作为通往恒春半岛及垦丁国家公园之要道,枫港-海口段每日交通量为6,204辆。 台9号:为南台湾客货运输之枢纽,尤其枫港为三条公路交会之所在,过境旅客多,服务业发达。本线尚武-枫港段每日交通量为2,809辆。 枋山乡铁路方面 南回铁路枋寮-知本段预定80年年底完工,预计环岛铁路完成后,除公路外另提供一交通工具之选择。枋山乡设有枋山车站为屏东段之最南站,对旅客或货物之运输将负担一部份的承载量,另外前往东部亦可避免山路之苦,对枋山乡之发展助益很大。 运输线路 台湾铁路管理局南回线 加禄车站 内狮车站 台湾铁路管理局恒春线(规划中) 台1线 台9线 台26线 枋山乡枫港地区 台1线终点 台9线终点 枫港外环线 文化教育初级中学 屏东县立枋寮高级中学正成分校 小学 屏东县枋山乡枫港小学 屏东县枋山乡加禄小学 屏东县枋山乡加禄小学枋山分校 旅游景点嘉和遮体 枋山游憩区 枋山观光农园 乡镇特产枋山乡位处台湾南端恒春半岛,全年平均温度23-25度C,气候高温少雨,极适合热带水果,莲雾亦为热带水果之一,虽然种植面积仅50多公顷,且品质极佳有黑珍珠之称,果质鲜美多汁甜味,为本乡另一较具发展潜力之农产特品之一。 特产:莲雾 、芒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