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骊山单子会
释义

简介

相传,骊山是女娲(当地人称女娲为“骊山老母”)炼石补天、和泥捏人的地方,后人即在骊山上修“老母殿”以纪之。因为女娲和泥捏人,所以在当地人心目中,骊山老母是送子神仙。每年夏季农历六月十一至六月十三日为骊山老母生日,大家共同来骊山老母殿烧香,求子、求福、许愿、还愿。

在当地,老百姓叫骊山庙会为“单子会”,官方和史书又叫“骊山老母女媒节”、“善嗣会”、“传子会”等等。

单子会的讲究是:为了表示心诚,求子、求福、许愿、还愿者,必须在六月十二日下午上山,在山上过夜。上山时,只允许带一条粗布单子以备过夜。

据传,古代有个女子婚后多年无子,于是在某天下午独自登上骊山,来到老母殿求子。天黑无法下山,只得在山上铺上床单过夜,最后得偿所愿。久而久之,每年到了农历六月十一、十二、十三这三天,大批当地人都会上山求子过夜,当地人叫“单子会”。

名称

单子会又叫“骊山老母女媒节”、“善嗣会”、“传子会”、“禅子会”。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女娲通神媒”。

时间

古历六月十五日(6月11日-6月13日),相传骊山老母(女娲氏的生日),又传女娲氏炼石补天拯救人类,定婚嫁。女媒节即是几千年来流传在临潼地区的原始风俗遗迹,同时,也是劳动人民在夏收大忙后休闲上山避暑的节日。

由来及历史

会期,四方祈子求福者,约定俗成,不远千里而来求神问卜、还愿献礼。相传,人文初祖女娲氏,她与伏羲氏兄妹成婚,在骊山留下了圣迹;她在灵水之滨抟土造人,给人间流传下许许多多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她的圣功,在其发祥之地-骊山修建庙宇,尊为“骊山老母”。会日,骊山东、西绣岭上的大小寺、观、庙、院,不分佛、道,都是香客盈门,香烟缭绕,钟声阵阵,求子还愿者不惜钱财,或献花、或献果、献油、献面或赠衣、赠钱或挂匾、竖碑等。更有趣的是:祈子者向骊山老母祷告求子,殿中老道竟以红绳拴铜钱付之,人言“心诚则灵”,或言之“有求必应”。会期三天三夜,山上山下,城内大街小巷,游客云集,鞭炮之声隆隆,古乐戏曲之声充耳,食堂饭馆供不应求,大小旅舍满员,通宵达旦。

这种古老的民间庙会,文化源远流长,在改革开放后旅游事业兴旺发达的今天,更添了新的内容,成为中外游人向往之地,古老的祈子活动渐渐被新文化风尚。

民间传说农历六月十三是女娲娘娘的诞辰,每年这个时候,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地方--临潼区骊山都会举行大型庙会,吸引大批的善男信女上香游玩,热闹非凡。因为庙会要持续好几天,当地群众祭祀女娲娘娘时,便携带床单和干粮,夜宿骊山,此风俗沿续至今,所以骊山庙会在当地也被称作“单子(床单)会”。

据介绍,今年庙会期间,将按照风俗习惯,邀请道教重要人士到山上庙宇开光,为八方香客制作各类纪念品。各地游客、香客在游山玩水的同时,还能观赏到秦腔折子戏等各类民间艺术表演。为了确保庙会期间安全,骊山景区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措施,确保道路通畅、秩序良好。

骊山老母

骊山老母——女娲,亦称无极老母。她同伏羲、神农史称三皇,是人类始祖。《说文》云“女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山海经·大荒西经》云:“女娲功烈,非仅造人,又兼补天”。 《风俗通义》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淮南子·览冥训》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从此“苍天补,四极正,淫水固,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骊山是老母炼石补天之处,《路史》云:“女娲,立治于中皇山之源,继兴于骊”,《长安志》亦有“骊山有女娲治处,今骊山老母殿即其处”的记载。《汉书·律历志》 将骊山老母称为“骊山女”,也是因其生活在骊山一带之故,“骊山女亦为天子, 遂以为女仙,尊曰老母”。

老母殿,位于骊山西绣岭第三峰之巅。据殿内现存《创修山路碑》记载,老母殿始建于秦。唐初重建,时称老母祠。老母殿整体建筑包括山门五间、三仙殿三间、祭殿五间、主殿五间、厢房六间、配殿四间。明崇祯八年在主殿后增建藏经楼一座五间两层(民国年间已毁,遗址尚在)。明万历四十七年曾对总体建筑进行过较大修缮,故现有建筑基本属于明清格局,占地面积八千余平立米。建国后曾进行过两次维修。近几年,道观对殿前平台、道路进行了彻底整修,新修了进殿石台阶路。

庙会风景

兵谏亭位于骊山西绣岭虎斑古石处,标志着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捉蒋抗日”的不朽功绩。1946年由胡宗南发起建造,名曰“正气亭”,解放后改名为“捉蒋亭”,1986年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时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烽火台 位于西绣岭最高峰,是古代用于发信号调兵的设施。相传西周末年,周幽王为了博取宠妃褒姒一笑,数次点燃调兵烽火,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老母殿 位于骊山西绣岭第二峰,为纠集女娲在骊山上“炼五色石补天,撮黄土做人”而建。

老君殿 原名朝阁,位于西绣岭第三峰,供奉着道教创始人老子。老君殿为唐玄宗祀拜祖先的地方,殿东侧是唐华清宫长生殿旧址。

晚照亭 位于老君殿东侧。“骊山晚照”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遇仙桥 建于唐代,相传明朝书生在此桥遇八求得指点,金榜题名。

骊山由还有石瓮寺、举火楼、鸡上架、明圣宫、虎斑石、三元端洞等著名风景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4 23: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