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逄国 |
释义 | 炎帝裔孙有人名叫陵,商朝初年受封于逄(今山东临朐县),建立逄国,为伯爵位,史称逄伯陵。逄国领今山东青州、寿光、临朐等地。商代末年,逄国被奄国(国都在今山东曲阜)灭掉,后复国。至西周武王时,逄国又灭,易其地为齐,改封给姜太公。原逄国后人以原国名命姓,遂成逄姓(见《姓氏考略》)。 逄公其人多有史载。《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婴叙述齐地沿革时说,“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因之,有逄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逄伯陵,为殷商时姜姓诸侯。《左传》杜注称:“逄伯陵,殷诸侯,姜姓。”从零星的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逄伯陵在齐文化形成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齐文化发源地的淄水、潍水、汶水及洋水流经区域内,逄伯陵因忠孝成为真神,为百姓祭拜的对象。 逄国“外甥不打舅”的故事,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相传在3000多年前商汤时期,有逄伯陵后人在朝廷做官。逄伯陵人为官清廉,仁义厚道,对皇上忠心耿耿。他外甥乃一员大将,名杨骥。因杨骥戎马疆场,屡建战功,曾受朝廷封王嘉褒,故称“杨王”。杨王恃功骄横,为王而不满足。为谋求霸业,挑起了造反旗帜,背叛朝廷,率兵进驻逄山(旧时属临朐县,现属青州市)。杨王安营扎寨,垒石砌障,操练兵马,敛赋屯粮,扩充实力,准备进攻商都。杨王的老师看出了杨王急躁情绪,便在远游辞行时叮嘱他,一定要等村边柳树的垂枝自然长到碰水面时再起事,这样才有成功的把握。杨王等老师走后,专门派人看柳枝长势。过了很长时间,杨王见柳枝迟迟拂不到水面,称王心切的他命人将垂柳枝上绑上石头,这样柳枝梢就拂到了水面。 杨王起事后,以逄山为根据地,在山上安营扎寨,高举义旗,多次击退官府的围剿。至今逄山顶上杨王的山寨东门、西门、南门、兵营的石墙石屋遗迹尚存。北边是悬崖,靠近东门第一层悬崖下有一天然山泉,名饮马池,相传是杨王饮马的地方。山泉边有一天然半圆状宽敞石洞,人称马棚,也叫逄山洞,相传为杨王喂马之处。 眼看皇位保不住,皇帝气急败坏,派重兵包围了逄山。当他听说造反的杨王是逄伯陵的外甥,就命令逄伯陵劝降杨王,进行招安。这杨王虽敢造皇帝的反,却孝顺得很,听说娘舅来了,不免动了心思。他既不愿落个不孝之名,又不愿将义军拱手送给朝廷,不过几经征战,胜负难分。继续坚守逄山必然与舅同归于尽,不孝之名难脱,他急中生智,将山上的羊吊起,羊下面放上战鼓,羊因吊起挣扎,羊蹄不停地蹬在鼓上,发出鼓声。再将饿马栓在槽边,将马蹄放在槽里,饿坏了的战马不停地刨着槽子,这就是“悬羊击鼓”和“饿马刨槽”了。布置完后,杨王率义军从逄山西侧转移了出去。至今经过的地方,棘子都不带倒钩,叫“顺王棘”,也叫“倒勾棘子”,相传是神仙为杨王的孝所感动,怕挂烂了杨王的战袍,从那时起,这一带的棘子都伸直了倒钩,再也没弯成钩。杨骥利用空城计撤离后,在仁河上游安居,放马归山,归隐山林,过起了平民生活,形成了村落,后人为纪念杨王杨骥便将所在村村名叫杨集(青州原来的杨集乡)。 逄伯陵听到山上击鼓阵阵、马蹄得得,还以为外甥还在山上。等到山上没有了声息,带领士卒们上去,映入眼帘的是几只累死的羊,几匹躺下的马,哪里还有外甥的踪影。想自己一生忠君爱国,到头来却见不上外甥,完不成皇上交给的招安外甥的任务。他仰天长叹,毅然跳崖自杀,以谢皇恩。他那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气概感动神灵,就在悬崖上留下了他的影像:“逄山影像万古传”,为原临朐十景之一。 逄伯陵以身殉国的消息传到皇城城,逄伯陵杀身成仁忠心报国的壮举感动群臣,皇帝封逄伯陵为逄山山神,并建逄山庙纪念。每年春天,历代临朐知县都要专程到逄山庙祭祀。 从此,外甥不打舅的传说也就流传了下来。“逄山影像万古传”是我国最早的忠臣榜样,并成就了杨骥的孝心,留下了外甥不打舅的传说和外甥不打舅的伦理道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