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潼南中学 |
释义 | 重庆市潼南中学校,是重庆直辖市首批重点中学,她始创于1924年,原名鉴亭书院。1953年由四川省教育厅定名为四川省潼南中学校。198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首批省级重点中学。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学校于1998年更名为重庆市潼南中学校。1999年,重庆市人民政府确认潼南中学为重庆直辖市首批重点中学。学校座落在潼南县城梓潼镇书院坡上,涪江之滨。这里,绿树成荫,碧江环绕,风光秀丽,鸟语花香,是莘莘学子读书成才的理想之地。学校占地面积10656M2(240亩),建筑面积113920M2。 概述潼南中学,亦称“重庆市潼南中学校 ”,位于重庆市潼南县梓潼镇书院街100号,始办于1924年,原名鉴亭书院。1999年,重庆市人民政府确认为重点中学。分江南校区和江北校区,江北校区是新校区,设初中部,位于潼南县江北新城74号(原翰林中学图)。 设施学校环境优美,设备一流。学校占地面积486亩,建筑面积133920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碧江环绕,四季如春。学校完全按照国家对重点中学和示范高中的要求配置设施设备。学校名师荟萃,质量一流。现有教学班110个,在校生近7000人。 师资现有教职工412人,其中,研究员、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96人,中级教师141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模、市级优秀教师和市级骨干教师57人;有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教师89人。学校每年都有1400名以上的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40%以上的学生能考上全国重点、名牌大学,每年都有3-5名学生考上北大、清华录取线;高考升学率长期稳定在96%以上。初中的教学质量年年名列全县第一名。学校实施“科研兴校、名优兴校和艺体兴校”方略,成就辉煌。 荣誉学校是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学校组队参加重庆市中学生排球赛,长期蝉联(普通校)男女队一、二名;每年都有20余名学生评为国家排球、田径二级以上运动员,获得高考加分的奖励。学校办学成绩卓著,殊荣众多。学校先后获得“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德育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优秀学校、重庆市教学质量优秀学校、重庆市卫生单位、重庆市绿化先进单位、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和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优秀学校”等国家级、市级以上四十余项殊荣。 简史满清时期潼南中学,其前身为鉴亭书院。始建于清道光13年(1833年)。书院因附近的大佛寺旁有宋人魏了翁读书台“鉴亭”而得名。 光绪29年(1903年)废科举、办学堂、鉴亭书院改为初等小学堂。光绪32年(1906年),升为高等小学堂。 民国时期民国3年,学校更名为潼南县高等小学校。(因潼南地处“潼川府”之南)。 民国13年(1924年),成立潼南县初级中学校,潼南中学之名由此由此诞生。首任校长:杨鼎新;教导主任:肖赞勋;民国25年(1936年)谢成纲任校长;民国27年(1938年)春:龙纪官任校长,李白丁任主任;民国30年(1941年)倪文穆任校长;1941年9月,谭季卿任校长长;民国33年(1944年)徐岱宗任校长,9月20日,举办“建校20周年校庆”。1945年,学校开始增设高中班。1948年,省文教厅批准更名为:潼南县立中学校。 潼南中学至1949年冬止,共招初中生42届,毕业37届;高中共招生10届,毕业5届。校长更替多达21人,他们是:杨鼎新、肖赞勋、夏健龄、黄子才、李翼如(两届)、陈齐思、杨懋修、刘士笃、唐英德、傅子欣、滕临江、谢成纲、龙纪官、倪文穆、谭季卿、胡鸾章、徐岱宗、陈宗海、柳学渊、罗文宣、傅成群。 1949解放至1962年1949年12月5日,潼南解放。潼南中学踏上了新的征程。 1950年3月,潼南县立中学组成了以傅先楷,梁秋霞为首的校务委员会。王定远为训育主任,聘用周继造为教导主任。其时,潼南县立女中和私立潼光中学一齐并入潼南中学。 1951年9月,学校恢复校长责任制,调中共地下党员袁明道为校长,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周继造继续任教导主任(周于1978年升任副校长)。这两位潼南教育的老前辈合作共事三十余年,为党育的教事业作出了显著的成绩。堪称:教坛泰斗,一代宗师。 1951年12月26日,中国教育工会潼南中学委员会正式成立,袁明道、李知达为正副主任委员,从此,教师有了自己的组织——工会。 1953年5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冉崇铨任潼中副校长(冉于1963年调县政府工作,任副县长)。 1959年,校长袁明道调离学校,副校长杨少琛主持学校工作,杨于1962年调离去绵阳.1962年10月袁明道被调回潼中主持工作。 1964年至文革结束1964年4月,李问农调入潼中作副校长和党支部副书记。 根据有关资料,至“文革”初期止,潼中初中毕业共51个班,约2500人;高中毕业35个班,约1700人。高中升大专比例为50%左右。高56级1个班,升学者为90%以上。 1966年6月,“文革”在潼南开始。1967年,潼中被“造反派”夺权接管,那时,学校处于混乱之中。 1970年1月,潼中“革委会”成立。彭光明任主任,杨贤贞、赖维富为副主任,刘宜君、唐才民、邓述才等11人为常委。原校领导袁明道、周继造等仍坚持不懈地为学校作力所能及的工作,尽力减少“文革”对潼中的损失。 1970年6月,塘坝中学校长张丕和任潼中革委会副主任。 1970年潼中开始复课。此时的潼中,百废待兴。袁明道、周继造等同志为潼中的复兴,呕心沥血、忘我工作,使学校工作逐步进入正轨。1973年,校革委会副主任袁明道出席绵阳地区党代会,主任周继造出席了绵阳地区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代表会。 1973年10月22日,出版校报《学习生活》第1期。 1976年4月,潼中举办了教育成果展览,内容十分丰富。当时县委书记何绍兴亲临参观,勉励有加。参观的群众也给予高度评价。 1977年7月2日,江津地区在潼中召开了中小学教育革命座谈会,袁明道校长介绍了抓纲治校的经验。这一年,学校大专考试成绩优异;数学、语文为全地区第一名;理化第二名。上线人数为地区之冠,受到地、县领导领导高度称赞。 1977年10月,周继造主任代表教师去北京瞻仰了毛主席遗容。 1978年5月,潼中被江津地区评为红旗单位,赠送一面“全面地正确地贯彻毛主席的教育路线”的大红锦旗。袁明道校长在地区表彰会上第一个发言,深受好评,周继造被评为江津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同时出席了会议。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0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此时,中国教育工会潼中工会得以恢复,刘宜君为工会主席,肖长江为副主席。1985年刘宜君被评为全国工会积极分子。 1981年1月,校长袁明道以四川省中学校长唯一代表身份出席北京全国招生工作会议,研讨教育方针、招生办法等。 1982年1月,袁明道校长参加四川省重点中学校长会,省教厅代表省政府宣布潼中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省级重点中学。潼南中学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省级重点中学这个荣誉,是袁明道、周继造、李同荣、肖长江、黎家祥、谢厚生、刘明德等老一辈潼中人艰苦创业的结晶,是潼中人的骄傲和自豪。 1980年老领导周继造离休,仍继续留校工作。袁明道校长于1984年任专职党总支书记,并于1986年离休。这两位潼南人民的老教育家,在创业的路上,同舟共济、荣辱与共,为潼中的建设和发展耗毕生之精力,功不可磨,全县人民莫不崇敬。 1984年副校长徐教华升任校长,夏晓宇任副校长,杨若愚作教导主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3年中,潼南中学高中毕业4000多人,40%升入了大专院校学习。 1991年至2000年1991年,校长徐教华调至江油工作,夏晓宇接任校长职务。政教主任曾和平任副校长。夏晓宇校长于1992年2月不幸去世。 1992年7月,曾和平任潼南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周南佑任副校长、李林蔚任党总支副书记,杨若愚任副校级调研员兼教导主任。 1995年,该校高95级5班学生蒋志荣获第二十六届中学生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是年,彭大光同志任副校长,并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1997年7月,吴永松同志调任潼南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8,并是教委第一副主任。原校长曾和平同志调至县教委作副主任。1997年9月,潼南中学在吴永松同志的领导下,创办校报《潼中报》,该报由县长徐祖文题写报名,吴永松校长担任报社社长。 1998年10月,该校英语教师学科组长黄志勇同志被评为重庆市特级教师,化学教师黄宏生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1998年7月,该校高98级学生参加全国高考,有409人升上大专,突破四百大关,升学率为82.6%,创造了潼南中学升学历史的新纪录,其升学率名列重庆市43所重点中学第8位,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从1999年至2003年,学校的高考升学率长期稳定在98%以上,每年均有近400名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中科大、浙大等全国重点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市重点中学前茅。 2000年10月,唐绍奎、钱祖荣任副校长。 2001年至今2001年10月,县委304号文件批准潼南中学成立党委,吴永松同志任党委书记(兼)、彭大光同志任党委副书记(兼)。 2002年8月,黄志勇、张世国任副校长,汤启毅任正校级调研员。 2003年8月,数学高级教师王栋良同志被评为重庆市特级教师。高级教师蒋云龙同志在国际学术会上交流教科研工作经验。 2003年12月,唐绍奎同志任潼南中学校长兼党委副书记;吴永松同志任正校级调研员,彭大光同志任副校级调研员。 2008年,米强荣任潼南中学校长。 附录潼南县师德师风五条禁令一、严禁传播反动文化、散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参与非法组织。二、严禁参与赌博、色情活动。三、严禁向学生或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钱物。四、严禁买卖生源。五、严禁工作时间打牌或无正当理由到公共娱乐场所消费。 上述规定,由学校、教办、教委督查,学校作过程记载。违反上述第一、二、三、四条之一者,年度考核直接定为不称职,县教委同时给予通报批评。违反上述第五条者,领导干部(含中层干部)一律免职;教职工年度考核直接定为不称职,县教委同时给予通报批评。一年内违反2次的,由县教委进行点调。违反上述规定,情节严重者,给予纪律处分;触犯法律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连续2年不称职者,按有关规定予以解聘或辞退。 潼南县师德师风十条规定(修订) 一、不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二、不准在工作时间做网上聊天、玩游戏、干私活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三、不准抵触学校合理的工作安排。 四、不准酒后上课、课堂上吸烟和使用通讯工具。 五、不准在系统内的各类考试中有失职渎职、违纪违规行为。 六、不准向学生乱收费、乱罚款、推销资料和其它商品。 七、不准违规补课。 八、不准单独将异性学生带到宿舍或其它僻静场所。 九、不准违背事实越级上访或在网络等媒体上随意散布信息。 十、不准在职在岗人员利用工作时间或病、事假期间从事第二职业、在外兼职。 上述规定,由学校、教办、教委督查,学校进行过程记载和年度总评。 违反上述规定之一者,每违反1次,记 “不良记录” 1次。其次数与《潼南县师德师风十五条要求》记录的次数合并计算。 年度总评结果与教职工年度考核等次挂钩。 违反上述规定情节严重者,县教委给予通报批评。一年内受到通报批评1次者,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定为优秀;一年内受到通报批评2次者,当年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情节特别严重者,给予纪律处分,其年度考核等次按相关规定执行。触犯法律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连续2年不称职者,按有关规定予以解聘或辞退。 潼南县师德师风十五条要求 1.不出现有损教师形象的衣着、打扮、语言等情况。 2.不出现酗酒滋事的情况。 3.不出现拉帮结派,打架骂架,搬弄是非的情况。 4.不出现学生违纪违规不批评教育的情况。 5.不出现学生遇到安全隐患不主动制止或出现安全事故不及时处理的情况。 6.不出现歧视学困生、贫困生、残疾生等情况。 7.不出现侮辱、训斥、指责学生家长的情况。 8.不出现不遵守坐班、请假等学校劳动纪律和制度的情况。 9.不出现不按要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情况。 10.不出现缺课、停课、随意调课或擅自请人代课的情况。 11.不出现参加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少于规定次数的情况。 12.不出现无故不参加学校或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会议及活动的情况。 13.不出现在评职、评优、晋级等工作中弄虚作假、无理取闹的情况。 14.不出现在校内擅自摆摊设点的情况。 15.不出现敷衍塞责、消极怠工的情况。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增加师德师风相关条款。 上述要求(含学校增加的师德师风相关条款),由学校、教办、教委督查,学校作过程记载和年度总评。 达不到上述要求(含学校增加的师德师风相关条款)任何一条者,记 “不良记录” 1次,其次数与《潼南县师德师风十条规定》记录的次数合并计算。 对出现“不良记录”1次者,学校提醒帮助;累计出现 “不良记录” 2次者,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定为优秀;累计出现 “不良记录” 4次者,当年年度考核定等为“基本称职”;累计出现“不良记录”达6次者,当年年度考核定等为“不称职”。 情节严重者,给予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 连续2年不称职者,按有关规定予以解聘或辞退。 过程记录和年度总评结果,由学校记入教职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教职工职称评聘、评先选优、干部任用以及竞聘、调动等的重要依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