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
释义 | 清代 纳兰性德 词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中文名:纳兰性德,原名成德 别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国籍:中国清代 民族:正黄旗满州人 出生日期:1655年 逝世日期:1685年(康熙24年) 主要成就:进士,授乾清门一等侍卫 作品慨况【作品名称】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纳兰性德 【作品体裁】词 作品原文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伏雨①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②。 漫惹炉烟双袖紫③,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作品注释①伏雨:连绵不断的雨。唐杜甫《秋雨叹》:“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②去年句:意谓去年还曾经在一起攀上枝头摘取花枝,比赛谁最轻盈利落。斗轻盈,谓比赛行动迅捷轻快。 轻盈,多用以形容女子体态之纤柔、轻快。李白《相逢行》:“下车何轻盈,飘然似落梅。” ③漫惹二句:炉烟,熏炉中的烟。南朝梁简文帝《晓思诗》:“炉烟入斗帐,屏风隐镜台。”酒晕,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此二句极写无聊赖之情状。谓炉烟轻轻地萦绕,双袖在炉火映照中泛着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胀红了酒晕。 作品赏析此篇描绘了一种多情无奈的阑珊意绪。词中上下片之结句点出其情伤的底蕴,倘恍迷离,空灵清丽。 作者简介清代诗人纳兰性德(1655-1658),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州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公元1676年(康熙15年)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1685年(康熙24年)患急病去世,年仅31岁。纳兰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