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沱江 |
释义 | 沱江是四川一条与众不同的大河。 沱江的发源地,是四川盆地西北缘的九顶山,又名茶坪山。这座山里的东、中、西三处分别流出许多溪流,逐渐汇成三条较大的支流:西边一条湔江,长139公里;中间一条石亭江,长141公里,东边一条绵远河,长180公里;它们汇合在金堂赵镇附近,才正式成为沱江干流。因为绵远河最长,所以现在把它定为沱江的正源,另外两条就算旁系支流。 四川沱江沱江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发源于川西北九顶山南麓,绵竹市断岩头大黑湾。南流到金堂县赵镇接纳沱江支流——毗河、清白江、湔江及石亭江等四条上游支流后,穿龙泉山金堂峡,经简阳市、资阳市、资中县、内江市等至泸州市汇入长江。全长712千米,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千米。从源头至金堂赵镇为上游,长127千米,称绵远河。从赵镇起至河口称沱江,长522千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年径流量351亿立方米,其中岷江补给约占33.4%。水力资源蕴藏量约186.7万千瓦。干流长年可通木船、机动船,中下游支流多已渠化。沱江流域森林覆被率仅6.1%,为四川各河中最低者,沱江流域内有成都、重庆、德阳、内江、自贡、资阳、绵阳、遂宁、泸州等大中城市,大、中型工厂多达千余座,是四川省工业集中之地,人口密度之高冠于其他各河。沱江流域又是四川最大棉、蔗产地。 沱江水系发育,上游有绵远河、青白江、毗河勾通相邻流域岷江水系,构成了沱江为不封闭流域的特点;中下游支流与干流呈对称性的树枝状分布,主要支流有绛溪河、球溪河、资水河、蒙溪河、大清流河、釜溪河、濑溪河等。 沱江发源于海拔4984M的九顶山。分三条水流。东源:绵远河长180KM,中源:石亭江长141KM,西源:湔江长139KM,在金堂县赵镇附近相汇,成沱江主干流。另外,沱江源头活水还来源于清白江和毗河,这样它就有了5个源头,并且,岷江水网交错其间,流域被打乱,沱江里还流淌着岷江的水。所以,沱江不像其他河那样泾渭分明 ,是一条混血的江。但最后,由于绵远河最长,就把它定为正源。 沱江河道曲折,从赵镇到泸州市,长522KM,比直线多出了2.11倍。沱江河床并不平坦,而是岭壑相交,崎岖起伏。虽不利于航运,但它却是通航却很早。 沱江三峡第一峡金堂峡,全长13KM,像个大“S”,右岸是炮台山,左岸是云顶山,江宽100M左右。南宋末年,四川人为抗击元军入侵,在长江支流险要处修筑城市,保护自己。现在云顶山上就有个当时修的云顶石城。第二峡,月亮峡,从资中县登瀛岩到归德乡,全长21KM。这里山陡但不高,气势比不上金堂峡。这里岩石易风化,所以形成很多洞穴,江中也有一些坍塌的巨石。洪水时,江宽不过200M。第三峡,青山峡,在富顺县安溪镇境内,全长只有2KM,两岸的金钱山和青山岭原本连接为同一山脉,被沱江硬生生的切断,所以江宽不到120M。据说明朝时建文帝曾流落到这里,并在金钱寺出家为僧。 河口年平均流量982立方米/M,河口江宽562米。 沱江水文1.降水 沱江流域属亚热带温湿天气,全流域多年平均空气温度为17.1℃。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上游山区约为1200~1700毫米,上游广大把土地整平区900~1500毫米,中下游连绵小山区约870~1100毫米。降水量集中于6~9月,约占整年70%摆布。绵竹县天池乡站1978年年降水量2363.6毫米,是全流域的最高记录。流域内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上游各地最小年的年降水量通常是550~1100毫米,中下游为520~800毫米,大多在600~750毫米间,以金堂县三皇庙站1969年年降水量518.7毫米为最小记录。天池站1995年24小时降水量447毫米,三日降水量673毫米,是沱江流域该两时段最大记录。 2.径流与泥沙 沱江上游山区首要天干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别离是:绵远天河王场4.61亿立方米,石亭江高景关站6.73亿立方米,湔江关隘站7.14亿立方米。上游广大把土地整平地域流域不关闭,有自岷江引入水量补给,据毗河石堤堰水文现象站以及蒲阳河新桥水文现象站所测资料不完全计数,年引水量靠近25亿立方米。结合广大把土地整平及龙泉山戋戋间径流,沱江上游各部分来水于金堂峡以上汇集后,三皇庙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达76.4亿立方米,下游控制站李家湾增至129亿立方米,加上李家湾站以下区间径流,至沱江口全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约140亿立方米。因为沱江流域靠江工矿企业成长较快,大量未经措置惩罚的污废水排入河道,致使沱江水质恶化恶化。 据1981年四川省水文现象总站等单位分段多组水样监视检测结果,即发现耗氧量及氨、氮无论均值或者极值都大大超过地面水标准,乃至江中有机物综合评价切合国家1、二级水质标准的河长,仅占介入评价河长的41.9%。在评价的总河长中,属水质杰出的河长只占1.8%,大部河段水体中酚、氰、砷、汞、六价铬等的检出率均超过标准50%以上,简阳至内江段属严重污染(四类)等,可见沱江流域内水质受污染状态严重。沱江流域在四川省属弱产沙区,李家湾站多年平均年输沙模数为503吨/平方公里,干流各控制站的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别离是:三皇庙站582万吨,资中县登瀛岩水文现象站892万吨,李家湾站1170万吨。 3.洪枯水 沱江上游山脚与广大把土地整平瓜代带属龙门山暴雨区。因为流域形状狭长,一般环境下,暴雨分离,干流及各支流洪水错开,洪水峰形较胖,但如果遇暴雨笼罩面积大或者持续时间长,中、下游洪水与上游洪峰遭受,则造成干流较大或者特大洪水,如1981年7月,沱江流域中、上游同时发生暴雨,11~14日累计,上游广大把土地整平地域多处雨量超过了300毫米,李家湾站以上的流域平均雨深达网易毫米,干流三皇庙水文现象站14日洪峰流量8110立方米/秒,超过了调查历史最大洪水(1840年)。三皇庙站以下,沿程又有支流及区间洪水汇入,至登瀛岩水文现象站,于14日15时洪峰流量达到14000立方米/秒,李家湾水文现象站16日最高水标位达273.26米,洪峰流量达15200立方米/秒,仅低于1948年(水标位273.67米,响应流量16200立方米/秒)及1898年月历史最大洪水(水标位275.35米,响应流量18600立方米/秒)。沱江流域支流上浇灌引用水量大,一年中洪、枯水量相差很大,在降水量较少的冬季,缺少地面径流补给,枯水流量很小,有时甚或者断流,干流李家湾站多年平均年最小流量32.5立方米/秒,1978年3月最小流量仅6.72立方米/秒。 沱江开发沱江干流规划24级开发方案,为中,小型电站,总装机容量310.5MW,其中九龙滩、养马河等14个梯级已建成。2020年前,新建盘龙寺(443.5m/21MW,正常蓄水位/装机容量,下同)、幺滩(246m/24 MW)梯级,其余8个梯级待河段水生态和环境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后适时开发。 沱江水利研发较早,引沟渠、堰设置设备摆设较多,自宋朝起即有引绵远河水灌田的记录,明、清及平易近国期间,渠、堰设置设备摆设都有结果长。上游广大把土地整平中保留下来并经改造后至今仍继续使用的较大古堰如:绵远河绵竹县官宋硼堰(官渠堰、硼砂堰、宋家堰的合称)、石亭江古堰,湔江彭县湔江堰等;在中下游连绵小山地域,除引水工程外,还多建有小山塘蓄水。但这些个工程蓄、引的水量都很小,控灌面积不足,邻界间常发没烧开过的水利纷争。开国后,沱江水利事业获患上新的全面成长,在整治原有渠堰的基础上,1953年起头引用都江堰内江水域蒲阳河水源开始建筑人平易近渠(初称官渠堰)。按1985年计数,人平易近渠天干渠在本流域的浇灌面积已达132万亩。上游另一引水工程春风渠(初名东山灌渠)始建于1956年,由都江堰内江水域府河引水,1980年全面建成。其北干渠、东干渠的浇灌面积就达52.2万亩。至1985年,沱江流域内已开始建筑中型水库23座(包孕三岔等囤蓄水水库),合计总仓容8.28亿立方米,蓄水浇灌面积134.6万亩。按照1980年的计数,流域内的中、小水库,各型天干渠道及利用各种排灌等水利的蓄、引、提的总水量达55亿立方米,浇灌总面积1042万亩。沱江流域内最先的水电研发,属1935年建成的金堂县玉虹桥水电厂,装机容量为40千瓦,位于清白江杨柳堰。开国后因渠系改造,此厂已废置。 开国后起头对于流域内水电举行全面研发,自1957年起多次组织查勘计划,按1985年四川省水电厅改订后的计划设计,干流自金堂县至泸州市共设河身式梯级电站23座,合计利用水头171.9米,总装机容量24.83万千瓦。此中已建成以及在建的有8座:金堂峡口九龙滩电站(装机容量15000千瓦),简阳县石桥电站(装机容量7500千瓦)、猫猫寺电站(装机容量8150千瓦),资阳县南津驿电站(装机容量10800千瓦)、王二溪电站(装机容量10000千瓦),资中县五里店电站(装机容量12000千瓦),内江市石盘滩电站(装机容量3000千瓦),富顺县黄葛浩电站(装机容量14000千瓦)等。同时,四川省及关于地、市水电局对于清流河、濑溪河、阳化河等支流也举行了查勘计划,如对于濑溪河计划为8级研发,总装机容量12700千瓦。沱江流域中、下游大多是耕地,农业发达,但往往雨量不足,时有干旱发生。为彻底处理完成流域内以及川中一些老干旱区耕种田的浇灌,长江水利委员会、四川省水电厅等部分曾经别离提出过延长长征渠引青衣江水源至沱江流域,或者由毗河调岷江紫坪铺水库水源引水进入沱江,并自沱江金堂峡九龙滩水库引水至涪江流域等等初步计划,以促进低地耕种田水利进一步成长。 沱江航运沱江干流通航河段为金堂~泸州段,长496km。规划通过梯级渠化并结合航道整治达到航道标准,其中金堂~牛佛河段339km航道近期达到五级标准,远期达到四级标准;牛佛~泸州河段157km航道近期达到四级标准,远期达到三级标准。 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2004年3月,四川川化股份有限公司高浓度氨氮超标废水(2611-7618mg/L)经支流毗河排入沱江,造成沿线简阳、资阳、资中和内江近100万群众从3月2日到到3月26日饮水中断25天,死鱼100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2.19亿多元。之后沱江干流全面禁止网箱养鱼,沿岸城市纷纷另辟新的饮用水源地。至今沿岸仍是消化系统类癌症高发区。 越南沱江为红河右岸最大支流。 发源于中国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中国境内称把边江。在孟得附近流入越境,呈西北—东南流向,在越池附近汇入红河,流量占红河48%。越南境内长543公里。两岸一般高出河面200—300米,局部可达700米以上,河谷狭窄幽深,水呈现黑色,故名。落差大的瀑布有数十个。富森林资源。1979年在河山平省和平市附近兴建沱江综合水利工程及和平水电站。 湘西沱江湘西沱江为凤凰县境最大的河流,为武水一级支流,上有二源:北源为乌巢河,发源于禾库都沙南山峡谷中,滩险流急,天雨水涨,行旅多阻。沱江从西至东横贯凤凰县境中部地区,流经腊尔山、麻冲、落潮井、都里、南华山、沱江镇、官庄、桥溪口、木江坪等9个乡镇。至泸溪县河溪会武水,在武溪镇汇入沅江。干流全长131公里。在凤凰县境长96.9公里,流域面积为732.4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1.89立方米/秒,自然高差533米。 沱江的水位最高的1974年为305.9米,最低的1962年为300.39米,平均为300.93米。流量最大的是1974年6月30日为896立方米/秒、最小的是1966年6月21日为0.014立方米/秒,平均为11.89立方米/秒。 沱江河是古城凤凰的母亲河,她依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坐上乌篷船,听着艄公的号子,看着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展现于眼前: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悠然而生。 沱江的南岸是古城墙,用紫红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伟。城墙有东、北两座城楼,久经沧桑,依然壮观。沱江河水清澈,城墙边的河道很浅,水流悠游缓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摇的水草,可以撑一支长篙漫溯。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细脚伶仃的立在沱江里,象一幅永不回来的风景。 沱江镇 沱江镇原名镇竿镇,因沱江河流经此地,民国31年(1942年)改名为沱江镇。自清代以来,镇台、道台、厅治、县治,都设在此地。建国后,凤凰县人民政府也设在这里,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1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沱江镇是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和著名画家黄永玉的故乡。全镇总面积11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063亩,辖24个行政村、6个社区,共13882户,7.8万人。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境内G209和S308纵横穿过,距离贵州省铜仁机场27公里,距离交通枢纽城市——怀化市90公里,距离张家界名胜旅游风景区20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沱江镇现有党支部38个,党员1320人,镇政府干部职工(含退休)184人。水果业全镇农业支柱产业,现有以椪柑为主的水果面积4120亩,年产量23000吨,销售收入2140万元。工业以产品加工为主,形成了以姜糖、银器、苗族服饰等民族工艺品加工为主的优势产业,有规模以上企业9家,目前已初具规模,市场前景看好。2007年末,全镇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80元,实现农业总产值4800.79万元,工业产值1.9亿元,第三产业产值2.65亿元。 近年来。在“农业稳镇、工业强镇、项目兴镇”发展思路的指引下,全镇各项工作都迈上了新台阶,小城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05年被列为全国98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新成绩,2005年10月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称号。 洞庭湖沱江洞庭湖沱江,就是“华容河” 又叫“沱水”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君山区)境内,北接湖北石首东部之调弦河[荆江四水(长江入洞庭湖之支流)之一],南经湖南华容之洋河渡、万庾、县城、潘家渡,于旗杆咀(现属岳阳市君山区)注入洞庭湖。水路蜿蜒60.5千米,华容占35.5千米,湖南省内流域面积1128.8平方公里。 其形成、变迁与现状,见华容河词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