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汶川地震博物馆 |
释义 | 广义的汶川地震博物馆(Wenchuan Earthquake Museum),泛指我国各地兴建的为纪念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而设立的博物馆、展览馆,例如成都市建川博物馆群落下属的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属于民间博物馆;狭义的汶川大地震博物馆,特指正在设计修建中的一处国家级博物馆。 来源汶川地震博物馆,地震文化新词汇,是为纪念“汶川5·12大地震”而兴建的大型博物馆,温家宝总理2008年5月22日,在汶川地震博物馆设计图灾区说:“(北川)这座老县城可以作为地震遗址保留,变成地震博物馆。”因此,汶川地震博物馆,从狭义角度讲,起源于北川地震博物馆的建设构想;从广义角度讲,汶川地震形成了300公里的龙门山断裂带,树立地震纪念碑、兴建文物馆藏、纪念设施,都是地震博物遗产保存的形式。该馆重点在一头一尾(即汶川和北川),地震纪念设施布局整体,规划和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 简介开馆时间: 汶川地震博物馆经过近一年紧张施工,在四川大邑县安仁镇正式建成。原定于2009年5月12日14时28分的开馆时间提前到11日。 内容: 包括:汶川大地震遗址博物(纪念)馆、纪念地及地震文物。 特征: 汶川地震博物馆,选址点线面串成整体,建成世界一流的灾难性遗址博物馆,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基础。征集10万件文物,每件地震文物资料背后都有详实的介绍。保存几处地震破坏的原生态现场,设立“汶川死难人民纪念碑”,珍藏与地震、赈灾有关的内容,是一部关于地震的“活辞典”。 收藏1、地震的见证物,包括图文资料、废墟书包、遇难者遗物等; 2、道路中断、邮政邮路标志物,发行的邮票、纪念封、纪念戳等; 3、记录抗震救灾的邮集; 4、抗震救灾见证物,包括军警、志愿者的实物资料标语等。 展厅30个展厅再现抗震场景 汶川地震博物馆是建川博物馆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展馆总面积6000平方米,由北京奥运会鸟巢中方设计师李兴纲担纲设计。 “建地震博物馆,是为了留下沉痛的灾难记忆和灾难中闪光的民族精神。”建川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汶川地震博物馆耗资3000万元;在设计中,对征集来的地震实物以日记的形式,真实地记录地震发生当天至6月12日一个月中,灾区每天发生的事情。30多个展厅,分为震撼512~612日记、地震美术作品馆、地震科普馆等,包括实物、照片和文字等,再现了抗震救灾过程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 特殊展品共征集地震实物5万多件进入地震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武警部队第一艘冲到灾区映秀镇的冲锋舟。地震馆还有空降部队救灾时使用的降落伞,抗震救灾部队、医疗队所用过的救灾工具、荣誉锦旗等大批捐赠物品。而为抢救受灾群众而失事的邱光华直升机组坠毁的飞机残骸,也静静地躺在展厅一隅,让人回想起那悲壮的一幕。 博物馆最多的,就是大量现场照片的展示。此外,陈列的地震实物有:惨不忍睹的地震废墟、生活用品、永远停留在地震发生时刻的座钟、被滚石砸瘪的运钞车,以及从废墟挖掘出的学生日记、书包、鞋等各类工作学习生活用品。记者在展厅还看到了“可乐男孩”薛枭喝过的空可乐罐,上面还有他的亲笔签名。在博物馆征集的数万件地震实物中,温家宝总理指挥救灾时用过的扩音话筒以及他在直升机上使用过的军用地图等格外引人注目。 “范跑跑”眼镜花了234元另外,都江堰光亚中学老师“范跑跑”的眼镜,颇有争议的“情义男”吴家方背着亡妻所骑的那辆感动世界的摩托车,也在其中。“范跑跑的眼镜花了234元。”博物馆向范美忠征集地震文物时,希望收藏他在地震中佩戴的这副极具“范跑跑”形象标志的黑框眼镜。范美忠开始有些犹豫,通过做工作,范美忠去选购了新眼镜,其所报销的发票金额为234元。那张发票,还有当时范美忠上红楼梦课的教材,都被陈列在橱窗里。 征集吴加方的摩托时,博物馆人员称“费了不少力气”——第一次与吴取得联系后,吴开价两千,可去取摩托时吴又变卦了。于是,博物馆提出买一辆新的互换,吴折腾了几次,看中了一辆8000多元的摩托,可要去买车时吴又变卦了,他要求只要现金,博物馆只好照办,付了8000元。成交后博物馆得知,吴的摩托是他花700元买的二手货,“几次折腾,他有点不讲信用。” 模拟厅能感受地震气息博物馆工作人员称,地震馆陈列的实物全是征集的,“通过这些珍贵实物的永久展示,能全方位、多角度反映这场大灾难,体现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所呈现出的空前凝聚力和顽强不屈精神。”为了让参观者加深对地震的认识,博物馆以汶川地震震级为参照,模拟真实的地震现场。观众进入封闭的模拟地震厅后,在视觉、听觉、触觉上,能身临其境体验地震发生的实时场景,感受到山崩地裂的恐惧,并能让体验者闻到地震的“气息”——通过喷出的一种无害气体,模拟出弥漫在空气中的地震废墟气味。 此外,在地震中被埋36天后救出的“猪坚强”,也将作为特殊馆员在它的生态猪舍与观众见面。 收藏内容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反抗遗忘的历史。地震博物馆的使命在于记忆,但决不能只用它来记忆地壳的物理变动,而是要记忆地球人类的精神。因为这样的博物馆才能提升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在汶川地震博物馆里,主要应体现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勇气:地壳内部释放的能量摧毁了一切,但人们内心释放出来的勇气支撑着人们的精神。汶川地震让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面前展示出来的勇气,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让千古同哭,万世同悲;足以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无坚不摧的坚强大家庭,没有艰难困阻能击垮。记住《世界末日》中那句最激动人心的话:“我们人类经历了历史的混沌、错误和过失,经历了所有的苦难,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只有一种东西能纯洁我们的灵魂,激励人们超越自己,那就是勇气。” 敬畏:地震,证明了人类的渺小。人类应该在自然界面前保持一种“敬畏”,比盲目地相信“人定胜天”要好得多、理智得多、科学得多。有些灾难,即使人类保持敬畏也无济于事,但有更多的灾难却会因为人类的敬畏而化险为夷。 大爱:即使灾难摧毁了一切,只要一息尚存,“爱”永远都是这个世界永恒不变的主题。父母用身体护住了孩子、老师用生命捍卫了学生、战士拼尽全力拯救那些不相识的人、大学生用自己的鲜血拯救伤员……用国外媒体的话来说:中国在灾难中成长起来了。为了救助四川灾民,所有中国人都“敞开了心怀,打开了钱包,张开了血管”。除了爱,没有别的理由能够解释。“5·12”汶川大地震,让人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大爱精神,也让人首次看到献血者的队伍绵延不绝,血库爆满;也见识到了国人前所未有的捐款热情,有的一而再、再而三地捐,不少人自己并不富有却仍慷慨解囊。在灾难发生后,没有任何动员,几十万志愿者大军就开往了灾区;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各个灾区,他们在寻找生命、运送食物、心理辅导上在灾区扮演了重要角色。 汶川地震博物馆网友设计作品 人本:以人为本,前提是人性之善。在“5·12”汶川大地震面前,人性的光辉得到了张扬和凸现,“守望相助”的民族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以人为本还体现在以人的利益为本。全国各地纷纷和四川灾区结对援助,给他们提供最好的医疗救助条件,而且立即投入到灾区重建之中,以减少他们的受灾损失,这其实也是以人为本。默哀,只短短三分钟;哀悼日,也不过三天时间。但这三分钟、这三天,对人们的影响,或将持续一生——它让人明白,人类该如何对待生命、尊重生命;它让人明白,在灾难面前,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人们该如何热爱这个国家,如何对待自己的同胞。 开放:“5·12”中国汶川大地震,新华社在地震18分钟后(5月12日14:46)便发布了第一条地震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地震32分钟后便开始直播《关注四川地震特别节目》,全国各地媒体自发奔赴地震灾区最前线,对这场强过唐山大地震的灾难,在第一时间都作出了最大规模的报道。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国政府不但迅速公布灾情,而且接纳海外救援队和救援物资。透明的信息和开放的心态掐灭了谣言、唤醒了民众、聚拢了人心、强化了国家意志;以开放的思维救灾,无疑增强了中国救灾的能力。“中国在救灾行动中的表现‘既现代又灵活,而且很开放’。”《洛杉矶时报》如是说。 哭墙:汶川大地震已经注定有数以万计的遇难者,还有数以千计的失踪者。在中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失踪者的亲人也许比已经确定遇难者的家庭更悲惨、更难以释怀。为了让生者活得更好,让死者能够安息,博物馆可考虑建一堵“哭墙”,上面写上每一个遇难者和失踪者的名字,在每年的特定时间,可以让生者有地方去祭奠他们,以了却生者的愿望。 价值历史价值:历史不仅是站在今天看过去,而且要站在明天看今天。从这样的历史观出发,人们有责任把此次地震灾难作为一次历史性事件记录下来,见证它的破坏力,见证当今直面这场灾难的举动,见证这代人的精神境界。 学术价值:“5·12”汶川大地震是我国西部地区建国以来发生的损失最惨重的一次破坏性地震。因此,关于此次地震中地质、地貌的研究以及水源等多方面的重要资料,可以说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在汶川或其附近的某个有代表性的遗址上修建汶川地震博物馆,对地震的相关研究来说无疑是一个“活化石”。 精神价值:此次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过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怀,焕发出患难与共、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笔无穷的财富,是民族精神的一次升华。 意义1、建立一座博物馆是要见证汶川地震的巨大破坏力,见证这一悲剧的事实。 2、在地震学、地质学、建筑学还是科学地抗震救灾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 3、它将见证当代中国人面对这一特大灾难表现出的特有的气质与崇高境界。它将坚实而鲜明地记忆着中国人勇敢、坚韧、博爱、团结和神圣的生命情感。 汶川大地震不只是汶川的灾难,而是整个国家的灾难,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灾难。记忆必须物化,物化才能定格为不朽。所以,无论从哪种角度而言,建立汶川地震博物馆都应该是众望所归。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