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汨罗
释义

汨罗市处湖南省东北部,紧靠南洞庭湖东畔、汨罗江下游,位于东经112°51′~113°27′,北纬28°28′~29°27′。市境东部和东南部与长沙县毗连,南与望城县接壤,西邻湘阴县和沅江县,北接岳阳县,东北与平江县交界。因境内有汨水、罗水会合,其下游名汨罗江,因以名市。是“中国龙舟名城”。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

中文名称:汨罗市

外文名称:MiLuo

别名:中国龙舟名城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湖南省岳阳市

下辖地区:汨罗镇,城关镇 ,黄柏镇

政府驻地:城关镇

电话区号:0730

邮政区码:414400

地理位置:洞庭湖东畔,汨罗江下游

面积:1562平方公里

人口:70万

方言:湘方言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玉池山,任弼时纪念馆,屈子祠,玉笥山

火车站:汨罗站与汨罗东站

车牌代码:湘F

设立时间:1987年九月

著名历史人物:屈原 任弼时 任凯南 白杨 杨沐等

城市品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区,屈原文化

基本概况

汨罗市位于中国湖南省东北部,汨罗江的下游。汨罗市因汨罗江而得名,是岳阳市代管县级市。汨罗全市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人口72万。占岳阳市面积的10.4%,汨罗市建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汨罗交通发达,京广铁路,武广高铁,京珠高速,107国道纵贯市境。汨罗是湖南省第五大、中国第22大肉类生产大县市,农业基础坚实,是中国商品粮基地县(市);再生资源集散市场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

龙舟竞渡破碧浪,千年故土展新姿.占改革发展之天时,凭区位优势之地利,集万众一心之人和,汨罗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率先进入全省小康县(市)行列.2007年,全市完成GDP75.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6.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4180元.同时,素质教育早已誉满三湘,,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国土、社会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均跻身全国先进.该市GDP、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性收入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排岳阳六县(市)第一位,综合经济实力有望进入全省十强县(市)行列。

汨罗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晚年生活、写作、以身殉国的地方。纪念屈原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子祠建于城西北10公里的汨罗江畔的玉笥山,该处有众多的纪念屈原的名胜古迹,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代开国元勋任弼时为汨罗市弼时镇唐家桥村人,任弼时纪念馆位于城区东南30多公里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代著名作家杨沫、康濯和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为本市人。汨罗市曾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卫生先进城市。

自然地理

汨罗市属幕阜山脉与洞庭湖之间的过渡地带,西临南洞庭湖。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汨罗市东与平江相靠,南和长沙、望城两县相携,西同湘阴县、沅江市接壤,北与岳阳县毗邻。最东点为八景乡山阳村的山阳寨,最西处是芦苇场的石湖包,最南端系高家坊镇鹿峰村的陈家湾,最北端是磊石乡汨岳村的汨岳界。南北相距66.75公里,东西相距62.5公里,全境周长301.84公里,总面积1561.9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75%,占岳阳市面积的10.4%,汨罗市建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

玉池山

玉池山为汨罗市境最高山,海拔380~777.5米,面积9.18万亩,主峰达摩岭海拔777.5米。山脉峰岭相连,山势巍峨,突兀峥嵘,山间林竹苍郁,清泉幽邃,瀑布垂帘。登上山顶,远眺湘江,俯瞰市境,旷远开阔。相传晋太尉陶侃之孙陶澹及其侄陶桓为避举由长沙徙此隐居,凿有炼丹池,后世称为玉池,因以名山。五代后梁贞明三年(917)山上建有古刹,碧瓦青砖,回廊画殿,宏伟轩昂。1983年原岳阳地区广播局在达摩山顶峰建有中级微波调频转播台,随后修通从山脚至山顶的公路。湖南省水文站在此建有观测站。玉池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后期,王震、王首道率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驻此,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建立了湘阴县人民革命临时政府,其驻地即为今乡政府所在地白鹤庙。

神鼎山

神鼎山位于汨罗市东南部的黄柏镇境内,因相传黄帝采首山铜在此铸鼎而得名。国道107国道挨山而过,距长沙市城区50公里,距离岳阳市城区110公里。

神鼎山属东南大山脉,主峰岳峰尖海拔高464.3米,山地面积 2.4万亩。山体呈南北走向,鸟瞰如棱形,蜿蜒起伏,峰岭参差,山间林木翠绿,花草斑斓,自然景色十分秀丽。

境内河流多且水量丰富。有大小河流(含溪流)115条,总长654.9公里。流域面积在6.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44条,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0条。湘江水系有白水江、白沙河、沙河、九雁水;洞庭湖水系有汨罗江及支流汨江、罗水;还有湄水注入汨江,洪源洞水、蓝家洞水注入罗水。常年平均降水总量为21.31亿立方米;可利用的达28.43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24.21亿立方米,其中可开采量2.36亿立方米。水资源的理论蕴藏粉、能量4.01万千瓦,已有水电站12处,尚可开发12处。史载名泉有贡水、白鹤泉、高泉、甘泉、清泉、福果泉等,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多有开采价值。

在三湘大地的东北部,洞庭湖以东,蜿蜒流淌着一条大河,她发源于江西修水县,往西流经湖南省平江县、汨罗市,干流长度253公里,流域面积5543平方公里,为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她就是汨罗江。

全市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年均日照时数为1650.1小时,年均气温在17?C,年均降雨量1345.4mm,全年无霜期264天。

土地资源

全市有土地面积234.29万亩,分为水稻土、红壤、黄壤、紫色土、潮土等土类5个,亚类11个,土属35个,土种103个。土壤分别为第四纪松散堆积物、花岗岩母质、板页岩母质及云母片岩母质、红岩母质而形成。以红、黄壤为主,质量较好。有耕地总面积51.16万亩,宜林地87万亩,草场54.76万亩。土地后备资源充足。

植物资源

汨罗市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共有蕨类植物15科,25种;裸子植物7科,13种;被子植物94科,383种。其中有培植的48科,253种,有实用推广价值的达180余种。属国家保护的有水杉、银杏、杜仲等,主要用材树种有松、杉、樟、檫、楠竹等。

动物资源

全市已查明的野生动物有昆虫65科,168种;鱼类20科,90种;鸟类28科,50种;哺乳类16科,29种。还有大量的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属国家保护动物的有鲮鲤(穿山甲)、金钱豹、大鲵(娃娃鱼)、草(猴面鹰)、江豚(江猪)、麂子、猪獾、上树狸、大灵猫等。主要经济鱼类有草、青、鲢、鳙、鲤等;主要爬行动物有鳖、乌龟、蟹等;主要家畜有牛、猪、羊等;主要家禽有鸡、鸭、鹅等。

矿藏资源

市境蕴藏砂金和非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开发利用的有黄金、花岗石、砂砾石、钾长石、石英和粘土等,尚待开发的是高岭土。其中汨罗江砂金矿是已探明的长江以南最大的河流矿床,地质储量20吨左右;高岭土总储量5000万吨以上,可淘洗精泥1250万吨以上;花岗石总储量在5000亿立方米以上,产品已销往日本及国内的20多个省、市、自治区。粘土总储量在10亿吨以上;石英总储量10万吨以上。在境内花岗岩体的晚期伟晶岩脉中,已探明有铍(绿桂石)、锂、铷、铯、铌、钽等稀有金属矿分布。石油、天然气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全市发现矿床、矿点、矿化点40多处。矿产资源潜在总经济价值300亿元以上。

水利资源

境内河流多且水量丰富。有大小河流(含溪流)115条,总长654.9公里。流域面积在6.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44条,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0条。湘江水系有白水江、白沙河、沙河、九雁水;洞庭湖水系有汨罗江及支流汨江、罗水;还有湄水注入汨江,洪源洞水、蓝家洞水注入罗水。常年平均降水总量为21.31亿立方米;可利用的达28.43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24.21亿立方米,其中可开采量2.36亿立方米。水资源的理论蕴藏粉、能量4.01万千瓦,已有水电站12处,尚可开发12处。史载名泉有贡水、白鹤泉、高泉、甘泉、清泉、福果泉等,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多有开采价值。

农林特产

全市的农林特产,主要有优质稻米、高油玉米、茶叶、西瓜、烟叶、杉、松、楠竹、生猪、黄牛、黄粉虫、大麦虫、蚯蚓、鱼类等。尤其是传统产品长乐甜酒,新产品无公害蔬菜、加华牛肉等,特色鲜明,深受消费者欢迎。

汨罗旅游

汨罗旅游资源丰富。千年古祠屈子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屈子祠汨罗江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湘楚文化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景点。2005年,“汨罗江畔端午节”被公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文化因其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200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国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为其主要组成部分。这是湖南省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项目。任弼时纪念馆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莅临该馆,并留下墨宝。该馆已与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纪念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实现客源共享、优势互补。汨罗是生态休闲的胜地。蹑步八景洞仙境,可荡舟碧水之间,濯足流泉飞瀑;登临玉池绝顶,可仰望白鹭高飞,谛听松涛鸟语;攀上神鼎山巅,能聆闻暮鼓晨钟,纵情湖光山色;拜谒普德大庙,可沐浴佛光紫气,领悟道法自然。

汨罗节庆活动独具一格。2005年,汨罗市委、市政府筹资2000多万元建起了高标准、高规格的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2005年、2006年连续两届成功举办了汨罗江国际龙舟节,湖南卫视、中央电视台先后对两届国际龙舟节开幕式分别进行了现场直播。2006年5月,汨罗还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粽子文化节,来自全国各地100多家粽子生产企业的代表云集罗城,缅怀屈子英灵,共商振兴粽子产业大计。

历史沿革

根据城郊乡窑州附山园遗址的出土文物考证,最迟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汨罗江畔繁衍生息,属于大溪龙山文化范畴。出土的石斧、石锛、钵、罐、穿孔器盖等文物中,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还有灰陶、黑衣红陶,主要文饰有绳纹、几何印纹、彩陶、按 纹、刻划纹等,还有江南堤遗址出土的鱼网坠,足以代表当时 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东周庄王七年(前690),楚武王灭罗子国,将其遗民从宜城(今湖北宜城)迁至丹阳(今湖北秭归)附近的枝江。次年,楚文王迁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因枝江靠近郢都,“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鼾睡”,随后将罗子国遗民迁至湘江流域,筑城于汨罗江尾闾南岸(今汨罗城区西4公里处),故名罗城。其境域包括今湘阴、汨罗、平江三县(市)及岳阳县南部和沅江市东部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社会变革频繁的时候,境内人丁兴旺,经济发展较快。汨罗江北岸大量的战国墓群和汨罗山战国墓出土的铜剑、铜戈、铜镞,以及收集的铜鼎、铜斧、铜镜、辖、马衔等,是有力的证明。

秦始皇帝26年(前221),以罗子国移民领地设置罗县,治所设罗城,隶属长沙郡。西汉高祖5年(前202)徙衡山王吴苪为长沙王,长沙郡改为长沙国,罗县随隶。东汉建武7年(公元31年)恢复长沙郡,隶荆州,罗县仍隶长沙郡。东汉熹平年间(172---178),划出罗县东部置汉昌县(即平江县)。建安13年(公元208年)12月,荆州牧降刘备,罗县随隶。建安20年(215)5月,刘备与孙权议和,划湘江为界,分荆州而治,罗县属吴国,直至三国末年。晋太康元年(208),西晋灭吴,罗县仍隶荆州长沙郡。

南朝宋元徽2年(474),析罗县、益阳、湘西三县的沿江沿湖地区设置湘阴县。境内分隶罗县和湘阴县。 梁大通2年(528)至太平元年(556),置罗州。州治设在夹城(今汨罗镇夹城村)。析罗县南部置湘滨县,县治设城江城(今川山坪镇常公村);析罗县东部、吴昌县西部置岳阳县,县治设长(今长乐镇新村);析罗县北部置玉山县,县治设玉山城(今屈子祠镇农科村玉笥山)。建岳阳郡,郡治设今长乐镇长南村。岳阳郡辖罗县、湘阴、湘滨、玉山、岳阳、吴昌等6县。境内分隶罗、湘阴、湘滨、玉山、岳阳5县。

隋开皇9年(589),撤销岳阳郡设置玉州,州治设在今屈子祠镇农科村的玉笥山,吴昌、湘滨两县并入罗县。湘阴县并入岳阳县。境内隶罗县、玉山县和岳阳县3县,同隶玉州。开皇11年(公元591年),改岳阳县为湘阴县,撤玉山县并入湘阴县(治所在今长乐镇长乐街)。境内分隶罗县和湘阴县。次年撤玉州改为岳州,罗县和湘阴县改隶岳州。大业3年(607),岳州改为罗州,后改为巴陵郡(治所在今岳阳市城区),罗县及湘阴县先后隶罗州与巴陵郡。大业13年(617),罗县县令萧铣据巴陵起兵反隋,号称梁王,罗、湘阴两县属梁。

唐武德4年(621)11月,行军总管李靖在攻降萧铣后设置巴州。两年后改巴州为岳州,罗、湘阴两县先后随隶。武德8年(625),撤罗县并入湘阴县(治所今川山坪镇城江村),隶岳州。

从此时历经五代、宋、元、清和中华民国时期,至1966年2月,历时1341年,汨罗境地隶属湘阴县。

1966年2月,根据国务院和省人民委员会通知,析湘阴县东部置汨罗县,县城建于高泉山。汨罗县隶岳阳地区。1986年1月撤地建岳阳市,汨罗县随隶。

198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汨罗县,改设汨罗市

地方文化习俗

汨罗江畔端午习俗

2005年,“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进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名列其中。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是我国众多节日习俗唯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俗。

汨罗江畔端午节一般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十五日止,整个节日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广泛的群众性、丰富的多样性、浓郁的文化性、狂热的参与性和深远的影响。汨罗江边的楚塘渔街、凤凰山、河市、归义、红花、新市、浯口、长乐等一带的端午习俗,除办盛宴、吃粽子、插艾挂菖、喝雄黄酒、赛龙舟外,雕龙头、偷神木、唱赞词、龙舟下水、龙头上红、朝庙、祭龙、祭屈等都有神秘的仪式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还留下了“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等许多端午民谣。观龙舟、回娘家、辞端阳、插艾叶、喝雄黄酒更有浓郁的地方含义。而且上述这些习俗和文化场景,自汉以来就有零散的文字记载,如在公元424年颜延之的《祭屈原文》、公元六世纪初吴均的《续齐谐记》及《荆楚岁时记》、《隋书﹒地理志》等均有描述。

走向世界的龙舟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受到了世界的关注。每年端午,台湾、香港、澳门、日本的新闻媒体常常以整版的篇幅进行专题报道,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英国、原苏联、韩国等多家电视台还以专题形式推介龙舟竞渡、屈原、屈子祠和汨罗江,特别是龙舟竞渡运动现已传播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独特的竞渡运动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纷纷驾起渔舟,赶往落水地点打捞抢救,并向江中抛洒竹筒饭和麦面它,以防鱼虾、绞龙吞噬屈原的躯体。此后,每年的端午节,汨罗江畔的人们就不断重复着这个“故事”,并由此形成相沿数千年的著名体育活动--竞渡。

东方人的“狂欢节”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盛典,是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符号,是来自历史深处不可磨灭的记忆。如果说近代西方人有自己的“狂欢节”,那么古老的端午节则是汨罗人创造的一个东方“狂欢节”。

千百年来,汨罗江边的人们表现出了对端午节的重视和狂热。端午这天里,小孩要穿上新衣服,大人长者要换上最隆重的盛装,姑娘媳妇们要穿上花衣服。上午龙舟竞渡,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少们便成群结队地赶往赛地。江中,锣鼓喧天,号子声震四方;岸上,喊声震地,欢歌笑语雷动。可以说,参与者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人们完全沉浸在竞渡的激烈竞争和狂热之中,各自的心为着自己的一方而跳动。中午,大办盛宴,对酒划拳,谈笑风生。下午,唱老戏、放鞭炮,锣鼓声、欢呼声、嬉闹声,闹成一团。整个节日,人们在喜庆中尽情狂欢。

长乐故事会

汨罗市长乐抬阁故事会源于隋唐,盛于明清,由元闹花灯中演变而来,是一项集惊、奇、险、巧于一体的传统民间杂技,并集表演、彩绘、历史、天文、地理、文学、民情、时代精神等融为一体的独特的、古老而又神秘的民间行为艺术。故事会分为地故事、地台故事、高彩故事、高跷故事四大类,分上、下市街故事会,其特点是以民间历史故事典型代表的突出人物、事件、画面为镜头,通过人与道具的完美结合,配以会旗、彩旗、横竖牌匾、彩灯、油筒、威风锣鼓、乐队等,再配以玩龙(彩龙、火龙)、舞狮、彩莲船、腰鼓等,通过上、下街的一来一往对垒,以“比”的形式来吸引观众。

2007年,长乐故事会参加岳阳市“社区乐万家、万民闹元宵”广场舞蹈邀请赛获“特别风采奖”。2008年,长乐故事会参加中国第七届山花民间艺术节暨飘色(抬阁)获银质奖。目前,长乐镇上市街与下市街都分别新建了故事会民俗博物馆。

荣誉:

1989年,汨罗市文化局授予长乐故事会“精湛艺术奖”;

1994年,湖南省文化厅授予长乐镇“群众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2006年,长乐故事会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

2006年,长乐故事会参加中国(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活动获“最佳表演奖”;

2007年,长乐故事会参加岳阳市 “社区乐万家、万民闹元宵”广场舞蹈邀请赛获 “特别风采奖”;

2008年,长乐故事会参加中国第七届山花民间艺术节暨飘色(抬阁)获银质奖;

2008年,国家文化部授予长乐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地花鼓

地花鼓属灯舞类,最初仅限于春节等传统佳节时与大闹花灯活动穿插进行,汇同“狮子”、“龙灯”、“彩莲船”一起进行表演,载歌载舞,情节生动,内容朴实,表演风趣,喜闻乐见。这种文化习俗后来逐渐进入人们日常生活领域,民间操办红白喜事也打起花鼓子来。

地花鼓多为两人表演,一旦一丑(扮成一对情人或一对夫妻),旦角自古来是男扮女装,后才发展为男扮男,女扮女;也有四、六、八人花鼓,男女成双。表演时丑执行折扇,旦执绸巾,不扮演人物,无情节贯穿,有小鼓、阴锣、大钵、马锣等击乐伴奏。锣鼓声中先由丑角出场,手持折扇,咏罢介词(登场诗),接着与锣鼓班子搭白,与观众交流,插科打诨,有固定的台词,也有即兴创作的,然后请出旦角边唱边舞。丑角表演诙谐、大方、旦角表演含蓄、羞涩。

地花鼓表演的内容大多是劳动和爱情生活,如“数花”、“探郎”、“奴在闺房闷沉沉”、“十二个月”、“五更”、“十爱”等,也有唱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如“乌鱼招亲”、“玉堂春”、“一出宝台面朝东”、“一进门来把脚跌”等,有的内容是恭贺、祝福之词,这类大多是即兴创作。

地花鼓舞蹈动作新颖,节奏明朗,动态优美,舞蹈性强,有固定传统佳节时步伐和造型。特点是下沉、扣胸、稍曲膝、扭腰、晃肩、绕扇花等。无论调度和造型,旦、丑角都相距很近,来往舞时“背靠背,面对面”,不能超过一条板凳的长度,所以表演不受场地限制,堂屋、稻场、屋场、阶檐均可演出。

元宵灯谜会

汨罗人对灯会特别热衷,每年总是早在元宵节前几天,各色灯笼就已在全市热销,成为小朋友的新宠。商家的感觉总是今年的生意比往年好,很多人都已经提早取购。

从大清早就有晨练的老人结队把五彩的花灯从头看了个遍;而从下午4时起,从四面八方涌来、手中拿着糖葫芦等各色小玩艺的市民更令汨罗街的灯会现场充满洋洋喜气;到了6时,灯会正式掌灯之时,随着千万盏大小彩灯瞬间打亮,千万颗礼花点亮夜空,欢呼着的人们才蓦然发觉,自己惟一的选择就是随着欢快的人潮向前涌动……

元宵灯会现场灯如海,人如潮,烟花散满天。汨罗的年味就是因此而更浓。

花鼓戏

汨罗的花鼓戏,群众称为本地戏,又称草台戏。花鼓戏角色以“生、旦、丑”为主,每个班子一般不超过10人,俗称“七紧八松”。市境内先后演出的有《打狗劝夫》、《打芦花》、《贫富上寿》、《陈光吉试妻》、《收羊下海》、《游西湖》、《刘海砍樵》等。剧目通俗易懂,很受群众欢迎。广大农村的业余戏班,逢年过节、农闲假日、婚丧喜庆,常常活跃于乡间舞台。

花鼓戏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

花鼓戏在地花鼓阶段,是从“两小”(小丑、小旦)到“三小”(两小加小生),再从“三小”发展到多种角色。但以“三小”为主,至今仍是长沙花鼓戏的重要特点。

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小戏和折子戏,是最有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小戏包括“对子戏”和“三小戏”。小戏大都是在山歌、渔歌、小调、地花鼓、竹马灯等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折子戏则是大本戏中经常作为单独演出的,都是长沙花鼓戏中最流行的剧目。建国后,依靠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的合作,对长沙花鼓戏的传统剧目进行了挖掘、改编。重点加工整理的有《刘海砍樵》、《芦林会》、《阴阳扇》、《南庄收租》、《刘海戏金蟾》等五十个剧本。 在音乐中属于“曲牌联缀体”,联缀的方法是根据塑造形象的需要和保持唱腔布局统一协调的要求,将同基调的多支曲牌联接起来,达到刻划人物、展现剧情的目的。但在表现手法上,辅以板式变化,以弥补曲调之不足。

花鼓戏的声腔分为“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三大类。前两类称为“正调”,有较固定的声腔格式、旋律特点;后一类的曲调旋律、节奏、调式都变化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来的民歌结构。长沙花鼓戏的过场音乐,曲调来源于民间歌曲和古典的曲牌。 长沙花鼓戏在“三小”的基础上发展了生、旦、净、丑诸行角色。但小丑、小旦、小生仍代表着本剧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小丑分为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烂布丑、奶生丑等。

花鼓戏的伴奏乐队,分文武场面。文场有大筒、唢呐。大筒是主要乐器,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制作,音色清亮而浑厚,伴奏时用于托腔保调;唢呐分大唢呐和小唢呐,主要用于吹奏过门。武场有堂鼓、大锣(苏锣)、大钞(汉钞)、小钞和小锣。击拍的是“可子”(即长方形的梆子)。

经济概况

2008年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7.8%,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1.9%、28.5%和14.5%,产业结构比为23.7:54.5:21.8。财政总收入过8.03亿元,增长3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6亿元,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亿元,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60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4937元,增长1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市域经济综合实力在中部百强中排名第86位,比上年跃升11位。

全年工业园全年完成产值60亿元,实现税收3.36亿元。乡镇工业逆市而上,再度红火,黄市、古培、城关、红花、大荆、长乐、城郊、弼时、李家、智峰等10个乡镇的工业税收均超过500万元,黄市乡高达1900万元。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净增39家,发展到176家,实现增加值50.7亿元,增长43.8%。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2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18.5%。实现进出口总额6255万美元,增长21.5%。

2011年综 合

2011年汨罗市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财政总收入过13亿元,增长1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增长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4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20元,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增长16%以上。市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十强,基本竞争力在中部百强中排名第70位。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2011年汨罗市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5.5∶57.3∶27.2调整为15∶60∶25。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229家,增加值增长26.8%;汨特科技在天交所成功挂牌;“九喜”、“现代美”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家;进入全省发展非公经济先进县(市)行列。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市),保持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市)地位;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6家。家电销售额增长20%;餐饮营业额增长23.5%;旅游总收入增长20.5%;房地产税收过亿元,增长54.7%;汨罗国开村镇银行正式营业,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被10多家中央媒体报道。

乡镇经济更趋活跃

弼时、长乐、高家坊、桃林寺等加工小区来势看好,特色板块逐步形成。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发展到79个,沙溪强农水稻种植合作社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火天金银花种植基地成为全国科普示范基地。黄市、天井、白水、火天、长乐、红花、新塘、原种场等乡镇场财税收入增幅超过50%,沙溪、黄柏、古仑、城关、城郊、新市、李家塅、屈子祠等乡镇税收过500万元,古培、弼时、长乐等乡镇税收过1000万元。黄市乡税收入库1.3亿元,成为岳阳市首个税收过亿元的乡镇。汨罗被评为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市)。

2011年汨罗市招商签约73个,到位资金2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30万美元;向上申报项目268个,到位资金7.2亿元,投资过亿元的重大项目达17个。同力电子、鑫祥碳素等产业项目如期竣工。穿京广铁路涵洞由铁道部批准立项,新市立交互通基本完工,201省道南延线、城关至三江公路开工建设,硬化乡村公路306公里,改造危桥7座。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1座,衬砌渠道180公里,新解决3.65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水利建设经验在全国推介。完成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第一批项目,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大荆110千伏变电站年内竣工,农村沼气池新增1036口。罗城路、屈原路、劳动北路年内完成改造,西湖公园一期工程扫尾,重金属污水处理厂、垃圾消纳场二期工程顺利推进。

投资环境

交 通

汨罗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汨罗地处在长沙市与岳阳市的中点,位于“长株潭一小时经济圈”内,交通便利,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武广高速铁路纵穿南北;汨罗江、S308线、湘慧线、省道201线横贯东西。

城区内建有汨罗火车站和武广高铁汨罗东站。城区与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均有专门连接线,距107国道6.6公里,距京珠高速24公里,距长沙黄花机场80公里,距岳阳城陵矶货运码头90公里。

通 讯

已全面开通国际国内电话、移动电话、特快邮件专递、interner国际互联网等业务。

供 水

全市全年淡水蓄饮提水量3亿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I型水库37座,小II型水库251座);贯穿城区的汨罗江常年不干涸;城区日供水9万吨。

供 电

全市拥有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10座。目前,全市用电量3.6亿度,具备吸纳大工业的用电容量。

供 气

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己落户汨罗,预计2008年可投入使用。

行政区划

Miluo Shi

430681

414400

市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汨罗市辖19个镇、15个乡。

现有人口69万人

城关镇

辖:老街、高塘、山塘、高泉、归义、友谊河、广场、营田8个社区;罗城开发区

汨罗镇

辖:夹城居委会;燎家山社区;甘坪、汴塘、九龙山、雁塘、童家、南托、北托、茶木、眠羊山、李家坪、大坪李、黄家坪、蟠龙桥、龙塘、鱼鳃15个村委会

新市镇

辖:老街社区;团山、新书、合心、八里、新桥、新利、团螺、福兴、元宵、丛羊10个村委会

古培镇

辖:栗桥、于临、杨柳、石牛、黄塘、大兴、水口、关山、大同、新合、古培、东港、月星、培塘、万福、俞家、大众、三合、课功、雨坛、明月、三港22个村委会

白水镇

辖:白水居委会;白水、群裕、石云、藕花、闵家、越江、清明、西长、高冲、双石、邓家、王家、关北、行建、双桥、石板、毛岭、大塘、白米、唐山20个村委

川山坪镇

辖:川山居委会;川山、联山、石桥、湖鼻、石陂、清泉、万家、西北、金井、天井、常公、梅林、盐井、玉麓、芭蕉、金华、城墙17个村委会

高家坊镇

辖:高坊一、高坊二2个居委会;船山、六丰、三姊、永安、杨桥、燕塘、万岭、狮岭、青江、松阳、仁里、新华、桥坪、周坊、永丰、沙河、达仁、凤形、高华19个村委会

弼时镇

辖:弼时居委会;汉山、大里塘、莲花、大陆、弼时、农科、上任、桃花、东影、共荣、福寿山、毛家坊、大田、坪塘、毛塘、大松桥、唐家桥、尖塘18个村委会

李家段镇

辖:铜盆、望麓、西影、清溪、打鼓、农科、龙山、新潘、松江、李家、新荣、画眉、南仑、明月、高燕、群合16个村委会

黄柏镇

辖:上游、云山、新民、黄柏、新西、新开、冷水、双丰、团山、树冲、沙丰、丰仓、凤凰、神丁、英桥、新龙16个村委

长乐镇

辖:长乐一、长乐二2个居委会;赤马、马桥、智源、青狮、估圣、长新、长南、隘口、江背、广联、白沙、水源、水府、水合、双旗15个村委会

大荆镇

辖:墩河、大仙、新塘、新联、乌龙、折桥、大荆、金星、桂花、段塘、界碑、长联12个村委会。

桃林寺镇

辖:桃林居委会;十龙桥、亦仁、来龙、三彩、青山、南林、五柱、段中、杨爷庙、三塘、双法、双墩、大托、东塘、唐坊、占乔、古塘17个村委会

三江镇

辖:湘平、洪源、隘口、花桥、风形、官仲、落马、十全、金桥、齐心10个村委会

范家园镇

辖:花乔、烟墩、青龙、道冲、程林、永青、伏家、金山、农科、范家、划船、侣仙、月形13个村委会

沙溪镇

辖:划江、划力、关山、兰溪、青联、双龙、双楠、双江、沙溪、大桥、苏溪、金鄂、农科13个村委会

营田镇

辖:余加坪、槐花、虎形山、青山寺、推山咀、小边山6个居委会;尚林、义南、千秋坪、新民、余家、三洲、荷花、新堤、玉湖、凰山、边山、港南、古湖、团湖、宝塔、大联、菱湖、北港、八港19个村委会

河市镇

辖:河市居委会;新悦、复兴、荻湖、三联、三合、和平、古罗城、永兴、星湖、洋湖10个村委会

屈子祠镇

辖:楚南、楚塘、翁家桥、金钩、朱山、枫树、农科、屈子祠、白水段、渔街市、周家垅、金沙、屈原、狄湖、栏湖、黄兴16个村委

城郊乡

辖:荣家路、南江2个社区;窑洲、大路、百丈、荣家坪、归义、城北、双托、城东、上马、汨罗、双塘、城南12个村委会

红花乡

辖:南寿、石仑、石鼓、刘花洲、叶家冲、京街、廖家段、罗滨、东冲、包塘、红花11个村委会

玉池乡

辖:鹤泉、高龙、鹤源、明华、鹤龙、双狮、玉明、望塔、大峰、梓洞、关山、安乐、安山、大龙、玉山15个村委会

黄市乡

辖:瑞灵、黄市、港口、托坪、大坪、关山、石堰、划塘、翁桥、干桥10个村委会

天井乡

辖:双龙、大旗、嵩山、白马、嵩华、天岭、群英、长岭、车田9个村委会

智峰乡

辖:桥头、双春、汉丰、青丰、广联、新铺6个村委会

古仑乡

辖:黄道、金河、农科、古仑、渡头、朱砂、盘石、仰山8个村委会

火天乡

辖:四塘、高丰、三桥、石浒、三龙、周公、静江、杨家、包山、农科、西塘、园艺场12个村委会

新塘乡

辖:玉后、新僚、徐塘、范塘、划林、光前、长塘、书林、冬冲、玉龙、磊石、丁园、拦江13个村委会

白塘乡

辖:双义、移风、赶洲、木屯、裘鸣、曹家、大塘、仁义、松塘、白塘、拦河、万红、高联、五塘14个村委会

磊石乡

辖:马厅、江南堤、长山、内夹、高台、闸南、闸桃、长湖、二沟、沙洲、汨岳、闸汨12个村委会

八景乡

辖:山阳、智丰、大同、三联、高华5个村委会

黄金乡

辖:大江、龙须、黄金、万兴、北洲、新联、团洲、汩江、小江、联兴、吴家棚、东滨、莲花、寺坪、金塘、禾鸡山、大湾、金盆、青洲、湾里20个村委会

琴棋乡

辖:青港、北港、八港、三星、凤凰、古湖、大湾、磊石、新河、永丰10个村委会

凤凰乡

辖:东干、横港、船江、春江、黄泥会、河泊潭、香游湖、汨江、新港、荞麦湖、兴隆、凤凰、福星13个村委会

原种场

辖:大华、华中、前进、全民4个村委会

范家园茶叶示范场

辖:新湖、新范2个村委会;一分场、二分场

社会事业

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155元,增长25%,增幅同比提高12.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市建成县乡公路12公里,建成通村水泥路87条265公里,修砌防洪抗旱渠道300余公里,兴建沼气池4700个,实施清洁家园6000多处。提前一年完成“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农村通讯“村村通”工程。教育继续保持全国农村县(市)领先水平,已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共免除71942名农村中小学生的杂费,免除18342名学生课本费,补助2000名贫困寄宿生生活费。高考保持岳阳市第一位。改扩建黄柏、弼时、红花3所乡镇卫生院,有26个乡镇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参合人数达43.6375万人,占农村人口73.5%,全面完成上级下达该市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建设计划。全市各类社保收入10300万元,支出11438万元,新增城镇就业5421人,新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36人。城市建设和经营管理全面加强,维修改造城市道路8条,美化亮化街道10条,新增公交线路1条,新增的士39辆,城市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2m?2,垃圾卫生填埋处理率100%,新建污水收集管网1200米,全年大气优良天数300天,继续保持全国县级卫生城市美誉。

汨罗教育

汨罗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以素质教育而著名。从1984年开始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探索 。

199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视察汨罗市教育,指示“汨罗经验非常可贵,要逐步在全国推广”。

1996年7月由原国家教委在岳阳召开的“全国构建督导评估机制推动素质教育”会议,汨罗素质教育经验推向全国。

2006年5月,中国教育报刊社、湖南省教育学会、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教育报刊社在长沙联合举办了“汨罗素质教育论坛”。

至2007年,汨罗市共有职业高中12所,普通高中6所,初中38所,小学14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普通高级中学(6所):

汨罗市第一中学(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汨罗市第二中学 (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汨罗市第三中学(岳阳市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以音乐为特色)

汨罗市第四中学(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 岳阳市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以体育为特色)

汨罗市第五中学(岳阳市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以美术为特色)

汨罗市第六中学 (民办)

国家级中职学校: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

高考补习学校:汨罗市楚雄中学

人文鼎盛

屈原

汨罗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晚年居住、写作和投江殉节之地。战国时期,楚国左徒屈原在遭奸佞诬陷被放逐江南后辗转来到汨罗江北岸的南阳里、玉笥山居住9年,创作了《天问》、《离骚》、《九歌》、《哀郢》、《怀沙》等光辉诗篇,这些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对中国文学艺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怀沙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节。当时,乡亲父老争相划船在汨罗江中,或以竹筒贮米投入江中,祭奠屈原亡灵,并藉此表达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这个习俗世代相传且演绎成汨罗江的龙舟竞渡,祭品也逐步形成品种繁多的箬叶包粽子。2000多年来,汨罗江畔一直流传着“向天公”、“五月端阳”、“月亮光光”、“汨罗江上水倒流”、“仙匠铸金头”、“十二疑冢”等数十个民间传说故事。屈原留下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索精神,已经和永远激励海内外炎黄子孙拼搏奋进,自强不息。

在屈原求索精神的鼓舞下,汨罗人才辈出。明代有辅佐过四个皇帝的户部尚书夏元吉和拱卫西北边疆有功的兵部尚书彭泽;清代有平息少数民族叛乱而功勋卓著的兵部尚书李星沅。在旧民主主义革命中,早期在日本参加同盟会的有仇亮、仇鳌、何绳床、王存度、胡国梁、任凯南、江海宗、彭兆璜、戴雪岑等人。他们回国后积极投身辛亥革命,继之参加“讨袁”,“护法”。仇亮任同盟会湖南支部长、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衔司司长,1914年被袁世凯逮捕,屡遭酷刑,坚贞不屈,在狱中赋成荡气回肠的《绝命诗六章》,后慷慨就义。

中共五大书记任弼时

汨罗又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任弼时的故乡。1904年4月30日,任弼时诞生于塾塘乡(今弼时镇)的唐家桥,并在这里度过了儿童少年时期。他4岁描红作画,7岁启蒙读书,先后就读于序贤和湖南一师等学校。1920年16岁时,即抱着“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的雄心壮志,走上革命道路。1921年春,进入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留学期间出席过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参加过列宁的荣誉守灵。1942年回国担任上海大学俄文教授,次年任团中央总书记。1927年“马日事变”后革命形势急剧恶化,于危机关头代表团中央递交《政治意见书》,批判党内错误思想。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六大”以后,任弼时先后两次被捕,经受过惨无人道的电刑,均被营救出狱。1930年后,他参加二、三、四、五次“围剿”战争,致力于苏区政权建设。1934年7月,为实现中央红军新的战略转移,任弼时奉命与萧克、王震一道,率红六军团拉开长征的序幕。10月24日在贵州印江木黄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团胜利会师后,机动灵活转战于湘桂川黔数省,开辟了湘鄂川、黔滇边两个革命根据地。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后改为红二方面军)在西康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不久,他十分敏锐地发现张国焘威逼调换两军领导人而召开两军联系会议的险恶用心,与贺龙、王震、萧克、关向应、朱德、刘伯承等人一道,与张国焘展开斗争,终于避免了再次分裂,使红军胜利到达革命圣地延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弼时出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他和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一道,挥师太行,指挥作战,并取得举世闻名的平型关大捷。1938年3月,任弼时回延安进入中央,主持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主持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代表中央负责领导西北局的工作,他竭尽全力协助毛泽东领导开展延安整风运动。解放战争时期,任弼时和毛泽东、周恩来一道,转战南北,成功地指挥了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为推翻 国民党统治,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9年3月随中央机关从西柏坡迁往北平后,他抱病参加西苑机场检阅部队;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央作长篇政治报告;他因病未出席开国大典,他在苏联养病半年后回国,1950年10月27日因突患脑溢血不幸逝世,终年46岁。叶剑英在悼文中说,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肩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者,是我们党最好的党员,是我们的模范。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积极投身革命的还不乏其人。1919年,任理、欧阳淑、刘瀛、彭明晃、黎常纪、任安昺等赴法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21年,任作民随任弼时赴苏联学习。1922年10月,任树德和毛泽东一道,参与并领导轰轰烈烈的长少泥木工人罢工,并取得了胜利。还有被鲁迅称赞的“沉勇而友爱”、“为中国而死的青年”杨德群女士,有被反动当局活活烤死的县委书记聂次荫和被残杀且开胸剖腹的女烈士蓝泽及革命烈士1000余人。

杨敬年

出生于湖南汨罗,著名经济学家、政治学家。 杨敬年1932年考入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行政系;1936年毕业后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1945年在牛津大学“政治学哲学经济学”专业(PPE)研究三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翻译出版了《英国议会》(商务印书馆,1958年),《白劳德修正主义批判》(三联书店,1962),《1815-1914年法国和德国的经济发展》(商务印书馆,1964年),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以及《不稳定的经济》、《美国第一花旗银行》、《垄断资本》、《银行家》《国富论》等大量著作

在建国前后,有与马寅初齐名被称之为“南任北马”的著名经济学家任凯南;有左翼作家联盟骨干并创作《怂恿》、《厄运》等小说12部的彭家煌;曾产生广泛影响的《我的两家房东》、《春种秋收》作家康濯;《青春之歌》作者杨沫、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以及从事高科技研究的专家谢宪章、杨桃栏、任萱、任邦哲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