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阌乡县 |
释义 | 阌乡县城是一座古老的城池,1954年撤销建制,后与灵宝合并。它南依秦岭,东靠函谷关,西连潼关,是古时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贯通东西铁路、公路和南北水路的交通大动脉,还是商贾云集、货物繁阜的聚散地。 阌乡概况古老的阌乡县,是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据《阌乡县志》记载,阌乡县史称湖县,北周更名湖城县,隋朝为阌乡县。1954年6月21日撤销阌乡县并入灵宝县,拥有3000年的文明历史。 古阌乡的十二景观,鼎湖霞烟,黄河白帆,黄帝骑龙升天,女娲炼石补天 ,抟土造人;九孔阌莲;贵妃醉酒等优美的传奇均出自阌乡。美丽富饶的古阌乡县,孕育者一代又一代淳朴善良勇敢智慧的阌乡人民。 1956年国家修建三门峡大坝,根据国家政策阌乡县城搬迁,一部分搬迁到县城东南5里,行政划分归灵宝市西阎乡管辖,取村名“阌东村”,有人也叫“东迁建”,另一部分搬迁到阌乡县城西南5里, 行政划分归灵宝市阳平镇管辖,取村名“阌乡村”也叫“阌西村”还有人叫“西迁建”。很多人把“阌”字写成了错别字“闵”或着“文”。于是有了“文乡村”和“文西村”之说。 根据词义“阌”字读“wén”,是阌乡县的地名专用字。她代表着阌乡人民3000年的古老文明历史,是阌乡人民智慧的结晶。“闵”字念“mǐn”,姓氏用字,另一个意思为疾病死丧。而“文”字广义是“文明,文化,文学,文献,文物,文言”。 阌乡始末在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阌西村边的310国道旁,有一座精美的牌坊,牌坊下的石刻上记载着古老阌乡县风貌的史料。碑文如下: 阌乡县原名胡。秦初为胡关地。前汉在胡关地置胡县(以水的名),此为阌乡有县之始。武帝建元元年(前一四〇年)更名湖,属京兆尹(在今西安市)。后汉建武十五年(三九年)属弘农郡。三国、魏、晋仍旧。南北朝时期,元魏改湖县为湖城县。北周明帝二年(五五八年),在原湖城县旧址置阌乡郡,领阌乡县。隋开皇三年(五八三年),废阌乡郡。开皇十六年(五九六年),省湖城县入阌乡县,移治于湖城。义宁元年(六一七年),复置湖城县,仍置阌乡县。唐武德元年(六一八年),改凤林郡(原弘农郡)为鼎城(以阌乡之皇帝铸鼎原名之),移治阌乡。贞观八年(六三四年),阌乡县属虢州,宋、辽、金时期,湖城、阌乡改属陕州。元代至元二年(一二六五年),省湖城入阌乡(县治在阌底镇)。明代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年),阌乡属河南府,继改属陕州,隶河陕汝道,阌乡县移治于唐湖城县旧址。清代,阌乡县隶属陕州。中华民国,阌乡初属豫西道。后废道设区,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属河南省第十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阌乡县属陕州专区。一九五二年撤销陕州专区后,属洛阳专区。一九五四年六月,灵宝、阌乡两县合并,阌乡县不再存在。阌乡县城成为乡镇所在地。一九五九年黄河三门峡水库拦洪蓄水,是老县城属于海拔三三三米以下的淹没区,阌乡人响应国家号召,一支移民敦煌(一九五六年移出),一支移至阌东,大部分移至今地阌乡村。 为纪念阌乡老县城曾经的辉煌历史,激励后来人,故立此碑以记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