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怡陵
释义

在河北涞水,横垣着规模仅次于泰陵的清朝最大的王爷陵寝,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正蓝旗和硕怡亲王胤祥的王陵。这里叫云溪水峪,名字很美,有溪有峪,三面环山一面是水,涞水(拒马河)从东面缓缓流过,广阔的天际连绵着起伏的群山,堪舆家眼中的圣水宝地。石碑、牌坊、华表依次列开,守望着三百年的神道。

怡亲王园寝坐东朝西,整个神道长三里,从东始沿神道依次建有碑亭、火焰牌楼、五孔石拱桥四柱三门牌坊、平桥、华表二、佝偻桥、三孔桥、功德碑亭、神厨库、井亭、宫门。院内有焚帛炉、享殿、最后是宝顶。

怡陵处于丘陵地带,占地300亩,站在陵区远处的宝顶上看远山近水皆入景,高天厚土如有神,风景极佳;当年怡陵全部建筑物有30余座皆红墙绿瓦气势非凡,三里神道两侧遍植松柏,涛声瑟瑟古木参天,宝顶与陵墓环以围墙,墙外设园寝护卫军,陵寝重地戒备森严,陵地东西设两个营房,东营房驻马步军兵,西营房驻护陵旗族员,现仍有东、西营房村名延用至今,问了一下当地村民,发现有意思的是现在东营房仍多为汉人西营房多为满人,历史延续的脉络是清晰的。

他的陵寝却是超越一般王爷规制,在清朝王爷坟占地最大,规格最高。1935年在地宫被盗时,当地老乡见地宫的门框是风磨铜渗金的;当年大殿门窗四角的铜荷叶雕有二龙戏珠图案,各扇大门门钉硕如盈拳,外铜内锡,门锁尺余,可见雍正对这位弟弟的偏爱。

 沿三里神道前行,怡陵地表留存建筑目前还有

 神道碑,龙首龟趺,高5米,宽1.4米,碑身阳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怡贤亲王神道碑”15个大字,一边是汉字,一边是满文。看铁凝的《孕妇和牛》中这石碑还是躺在地上的,是文革时被推翻在地,这几年有满清后人(一说美藉华人)出资立起来。

 火焰牌坊,三门四柱,汉白玉石制,每门的上额枋上正中有一个火焰宝珠,造形精美,气势雄伟。现保存完好。

 五孔石拱桥,长38米,宽7米。桥体保存基本完好,桥洞上方雕有飸餮图案,桥身原有栏杆已被拆毁。

 三门四柱七楼汉白玉石牌坊,高10米,长25米,柱础和坊梁有雕刻图案,工艺精湛保存完好且建造得极其精美,可以算做石碑坊中的上上品。

 平桥,平桥顾名思义就是建在平地上的桥,虽有桥的形状,但却不是建在河上,桥身平铺,桥面石条有缺失,石栏已不存在。

 汉白玉华表,分列神道两旁高耸入云。柱础和柱体均呈八棱形,刻有大小腾龙48条,极为罕见,精美绝伦。

偻佝桥向西是三孔桥,现多已残破。两桥都为三孔,故疑前人在记载两桥名称时顺序颠倒,似应在月河上的桥为偻佝桥。

偻佝桥向西是一片废墟,空有宽阔的台基殿址、碎砖琉璃瓦被厚厚的积雪履盖,宝顶被公然盗掏的大坑赫然在目,王爷早已乘鹤西去,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先是在1925年,镇威军第一军副军长马瑞云强行砍伐了怡陵的松柏林,把伐得的木材运到各村强行拍卖,得来的银洋足足装了一大车,在运赃款到高碑店时,被当时另一支军阀石友三的三十五帅大刀队截获;1931年神道碑亭被人拆毁;1935年地宫被盗,这一次是宋哲元任河北省长时涞水县长王作舟派一个营的军队,押着80多个盗墓贼把墓挖开,将墓内珍物洗劫一空;抗日时有日寇曾有军队在怡陵与抗日军队发生激烈战斗,1944年八路军为了打击侵略者,将怡王陵拆除,砖瓦石片和木料用车拉走,至此怡陵地面建筑全部被拆毁。

文革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怡陵也未能幸免,红卫兵们想把牌楼推倒,推不倒就想用药炸,最后是当地的老乡跪下了,才只把石碑推倒完事。

前几年怡贤王陵华表上的一对望天吼前几年被盗,去年与军奔等西陵游时听说,有当地老乡看到一辆起重车停在地里,第二天发现望天吼没有了,虽然案子很快被破,但犯罪嫌疑人在逃,那一对望天吼也一直未安装,华表的上面现在还是光秃秃的。

十三子谦恭谨慎终年辛劳,刚过不惑之年就重病在身,雍正拨出“内帑”(私房钱)斋醮祈祷,要亲自看望被再三恳辞,每过十天半月胤祥还抱病入官晋见,病势加重后为了不让四哥为他担忧,搬到远离京城的西山居住。雍正八年五月,胤祥病情恶化,竟未等雍正从圆明园赶来见上最后一面就匆匆离开人世;他“悲情难遏”,辍朝三日亲临祭奠,还决定素服一月,为这位最亲密的手足致哀。并下旨不避圣讳,将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以示最大的褒奖。

安葬之日雍正亲往奠送,亲笔为十三弟撰写了多篇祭文、秣文、碑文等纪念性文章,情真意切洋洋干余言,对其为人称赞备至;六月谥号贤,赐“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于贤字上。

在碑文中,雍正回忆了从小教授十三弟学习算术,“晨夕聚处,感情甚笃”,十三弟“抱病以来,朕萦于怀,无刻稍释,商榷医药,默祷神祗,以翼沉疴顿起。乃今医药罔效,祈祷不灵,天何夺我忠诚辅弼之贤王若此之速耶?!王抱恙时居住在交晖园,与圆明园相近。朕闻欲亲往看视,王再三恳辞而于一旬半月之间必力疾入圆明园与朕相见。及王病势渐加,力不能支,唯恐朕心忧烦,则称交晖园乃起病之所,暂且移避,遂疾于西山。无非与圆明园相远,令朕不深悉其病状,可以安慰朕心也。乃王回城中府弟,朕于乞雨回宫前月得雨之后,王屡次奏请朕幸圆明园。是王但恐以病状烦劳朕心,而于己身之生死全不计及也。闻病势沉笃,朕方欲命驾临视,乃王闻之,即脱尘而去。盖王不欲以永诀伤朕之怀,是以显此刚诀之相!”

“援笔写心”谁能不为这一份真挚感情所动容?这字里行间的深情,非以一般的君臣、兄弟能理解!

听说雍正在怡亲王的棺中放了自己用过的“血泪巾帕及所配香囊”,(野史稗记未及查明)而他在十三爷死后的当天就开始为自己安排后事,其中一道旨意是说“朕万万年之后”要将怡亲王所留遗物——玻璃鼻烟壶放入梓宫中随葬。

下面录入一些与怡亲王园寝有关的谕旨:

【录入】谕大学士张廷玉著与管志宁等悉心办理怡亲王兆域之地

雍正八年五月初六日

雍正八年五月初六,大学士张廷玉奉上谕:怡亲王在日曾奏请涞水县水东村之地为兆域,朕已俞允。今王仙逝,其一切营建事宜,尔可与通晓堪舆之主事管志宁悉心计议,俟高其倬到京之日,再同详细商酌。海旺著一同协办,绘图呈览。钦此。

出处: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 第五册 一二三

【录入】谕大学士张廷玉著管理天平峪工程之保德等办理怡亲王填茔

雍正八年五月十三日

雍正八年五月十三,大学士张廷玉奉上谕:修造怡亲王坟茔,著管理天平峪工程之保德、鄂尔奇办理,其迁移售买民地,一切与百姓交易之处,悉照天平峪之例加倍给予价值。尔传旨与哈达、博第,将王当日派往相度地势之人,令其与保德、鄂尔奇一同办理。仍令哈达、博第不时察看,倘再有需用人员之处,著仍将王府谨慎精细直人再行选派。钦此。

出处: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 第五册 一二四

【录入】谕内阁著设立守备千总等弁兵守护涞水县怡亲王园寝

雍正八年五月二十二日,内阁奉上谕:怡亲王园寝在涞水县水东村,现在兴工修造,著设立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兵丁五十名,永远守护。守备等官著总督提督拣选补授,拒收天平峪副将管辖,其兵丁五十名,记著该督等招募补充,其营建营房屋宇等处,著交与保德等料理,地势著管志宁悉心相度。钦此。

出处: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 第五册 一二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3: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