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òu

(1) ㄡˋ

(2) 故意惹人恼怒,或使人发笑,逗弄:你别~人了。~气(闹别扭,生闷气)。

按:著名词典学家、著名语言学家王光汉先生认为:“怄气”及“使怄气”的“怄”,本字当作“沤”。王光汉先生《词典问题研究-《现代汉语词典》词形三则》指出:

òu的写法很多。老舍《民主世界》:“房东得到通知,决定把房子卖出去,免得一天到晚的沤气。”张长弓《青春》十七:“有意见不说沤在肚里,不是我们革命战士的风格。”《红楼梦》第一O三回:“有甚么又不说,尽着在这里怄人。”《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一回:“这两天在南城外头只差了没把我的肠子给怄断了。”《水浒传》第十六回:“这畜生不呕死俺,只是打便了。”赵树理《登记》:“好孩子!不要呕了,快起!”《醒世恒言》卷四:“受了这班泼男女的殴气。”《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在家里时便要殴气。”

《现代汉语词典》只“怄”下立有“怄气”及“使怄气”二义,并将“呕”作“怄”的异体。新5版则只用“怄”。其排除“殴”的使用无疑是对的,因“殴”,音ōu,本义为击打,属音近借用。但确定用“怄”、“呕”,实亦未当。“怄”虽从“心”,字形似与气恼有关,但其义实际是“吝惜”,且于韵书中亦只“ōu”一个音。“呕”音ōu,本指小孩不会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音ǒu,则是“吐”的意思,于韵书亦未见“òu”音。所以无论是“怄”还是“呕”,都是与“òu气”的“òu”音不合、义不连的借用字。

òu,本字当是“沤”。“沤”,按《广韵》音òu。《说文·水部》:“久渍也。”亦即长时间浸泡的意思。明代李实《蜀语》言:“气郁不申曰沤。”意思是肚子里浸泡着不快之事,一口气出不来。从前引书例可以看出,òu多有缠、搅、磨人的味道,且常与“肠”、“肚”相连用,因而当可把它视为是“久渍”义的引申。

(3) 郑码:UHOS,U:6004,GBK:E2E6

(4) 笔画数:7,部首:忄,笔顺编号:4421345

详细注解

--------------------------------------------------------------------------------

[动]

(1) 逗弄 [tease]

老太太也会怄他,时常他弄了东西来孝敬,究竟又吃不多儿。——《红楼梦》

(2) 嘲笑 [ridicule]

奴才们背地里还怄姑娘不害羞。——《儿女英雄传》

(3) [方]∶故意惹人恼怒 [irritate]。如:你别故意怄我;怄人(使人生气,不愉快)

(4) 生闷气 [be annoyed]。如:你别怄了

常用词组

--------------------------------------------------------------------------------

怄气

òuqì

[sulk] 生闷气,心怀不满

不要怄气

怄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9: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