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崧厦 |
释义 | 简介崧厦,地处宁绍平原北部,位于杭州湾南岸,是虞北地区的中心城镇,全国闻名的“中国伞城”,素有“只乱天下,不乱崧厦”之美称。全镇面积84.8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人口11万,是上虞市人口第一大镇。1998年2月,崧厦被列入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1年又被列入浙江省中心镇,2002年10月被中国轻工联合会命名为“中国伞城”,2003年被上虞市委、市政府列为上虞城市“副中心”,2004年,崧厦列绍兴市工业经济综合实力二十五强第22位,列浙江省百强镇第59位,同时跻身全国千强镇之列,位列第258位,位居上虞市首位。 崧厦建镇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600年以前的东晋。时任吴郡内史的袁山松兼辖崧厦,因抗流寇战死沙场,乃建袁公祠以纪之,并称其所筑之城为“嵩城”。后又改称嵩下市、嵩城市、嵩镇、嵩厦街,至1936年,《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记载为崧厦镇,一直沿用至今。古老的崧厦,有着深厚的历史印记,与历史的源远流长相映照的是,崧厦历朝以来人才济济,名人辈出。崧厦既得越地文化之熏染,又有崧厦人独特禀赋,两者悄然合一,自是代有人出。宋时俞氏三相;明时有俞廷玉与子通海、通源、通渊,皆为明之大将,建奇功、封都侯,又俞大猷为明抗倭名将;清时工商业家连仲愚兴水利、济乡邻,夏同善进士出身,升任尚书,号称“青天”;现代有教育家夏丏尊,地理学家屠思聪,革命志士严红珠、章辅;当代则有儿童文学作家金近,原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 崧厦,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是虞北地区23万人口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崧厦东接沪杭甬高速公路,329国道又沿镇南而过,杭甬运河贯通东西,萧甬铁路、104国道、上三高速近在咫尺,行车至宁波北仑港和杭州萧山机场仅50分钟车程。正在规划建设中的绍兴跨海大桥南北大通道纵贯全境,不久,经杭甬高速、上三高速至国际大都市上海的车流将在崧厦的土地上穿梭不息。 自晋以前,崧厦原是荒芜的海域,但世代崧厦人与海争地不息。历代崧厦人秉承先人战天斗地、自强不息的精神,抗外敌,精耕种,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构筑了一道风景。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智慧的崧厦人审时度势,面对机遇与挑战,敢于“吃螃蟹”,开拓新领域,通过自己的吃苦耐劳,以风雨无阻的劲头,曝日淋雨的毅力撑起了伞业、建筑两大行业。在中国伞业市场中,崧厦制造的伞件已是“四分天下有其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伞城”;建筑行业同样业绩惊人,从沿海大都市到西部重镇,从国内到国际,崧厦人精心打造城市楼宇,为“建筑之乡”增光添彩。 古老而年轻的崧厦,以其淳朴的乡土民风及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投资者。省级伞业工业专业区更是呈现出勃勃生机,在不断壮大伞业块状经济的同时,造福着崧厦人民。总投资8亿元的“中国伞城商业广场”,是浙江大型多功能复合式现代商务基地,囊括了主题式商铺、产权式酒店公寓、大型超市以及服务休闲连锁等多种业态,全方位服务杭州湾、华东乃至全国市场。崧厦正成为全国伞品研发、品牌集聚、销售汇集的中心。 崧厦镇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1999年被命名为省级教育强镇,2006年被命名为省级体育强镇,2007年创建成绍兴市文化示范镇和生态镇。镇域内现有省级重点中学、省示范初中各1所,省农村示范小学2所,绍兴市农村示范小学3所。镇内还有50多年历史的上虞市第二人民医院,政法、工商、财税、金融、保险等办事处及站所一应俱全,有力保障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深入开展十大“平安建设”系列活动,连续几年被上级评为平安建设先进集体。计划生育实现优质服务,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2‰以内,被绍兴市评为“十五”期间计生工作先进集体。慈善公益事业不断推进发展,现有公益基金11个,总额达4800万元,涉及教育、文化、治安、养老、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妇幼发展等多个方面,年均发放救助奖励款100余万元。 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11万崧厦人充满激情,在“崧厦精神”的感召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业中,用行动印证着“崧厦精神”,用行动拓展着“崧厦精神”,用行动书写着新时期下的“崧厦精神”,披荆斩棘,奏响发展的主旋律,共同谋求崧厦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 历史沿革崧厦镇古称嵩下市。据《上虞县志》与《崧厦志》记载,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吴国内史左将军袁崧为御孙恩筑城,次年袁崧兵败殉职,后人为纪念袁崧,称其所筑之城为“嵩城”,并为其建造忠介袁公祠。后嵩城及袁公祠年久废弃。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里人重建袁公祠于现址。祠北有街名嵩下市(见明倪元璐嵩城庙碑记)。袁公祠俗称嵩城庙,解放前后一直称为崧城庙。清朝以后的地方志中嵩下市逐渐改为嵩城市、嵩镇、嵩厦街、松厦镇、崧厦镇等字样。1936年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记载为崧厦镇,至解放初已不见有别名出现,统一称为崧厦镇。崧厦于1949年5月解放,6月建立红色政权崧厦镇人民政府。1956年5月改组为镇人民委员会,1958年为崧厦人民公社城镇大队(不久即改为城镇管理区),1959年恢复镇人民委员会,1961年又与崧厦公社合并成立崧厦镇人民公社,1965年与崧厦公社分开,恢复崧厦镇人民委员会,1968年改称崧厦镇革命委员会,1981年恢复崧厦镇人民政府。1992年4月撤区并乡扩镇,原联丰乡、华镇乡、新建乡、崧厦镇合并,重新组建崧厦镇人民政府。2001年11月,根据市委,市府的区域调整规划,又将沥东镇的四埠片、三联片(即原四埠乡、三联乡)划给崧厦管辖。现今的崧厦镇范围,实际就是原来的一镇五乡。 行政区划面积:80平方千米 人口:11万人 代码:330682113 邮编:312365 现辖3个社区、38个行政村:祝家街社区、顾家弄社区、跃进桥社区、行政村:章家村、吕家埠村、雀嘴村、蔡林村、新下湖村、严巷头村、西华村、陆家村、共何村、前庄村、时华村、丁泽村、潘韩村、联胜村、东上湖村、三华村、双埠村、金中村、庙川村、新光村、杭郭村、舜源村、任谢村、东凌湖村、祝温村、章黎村、万湖村、黄家堰村、港联村、杨凌湖村、内五甲村、外五甲村、联海村、联塘村、勤联村、寺前村、福海村、三友村。镇政府驻伞城大道。 2003年底,辖97个村(居)委会,人口108881人,面积42平方千米。 2006年4月18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崧厦镇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12号),同意崧厦镇的行政村由97个调整为38个:撤销章家街村、联兴村、章家村、临江村,合并设立章家村,村委会驻原临江村内;撤销裕丰村、西家村、新塘村、赵村村、东家村,合并设立吕家埠村,村委会驻原西家村内;撤销星旗村、长丰村、东进村、常青村、长征村、海丰村、朝阳村、海涂村、海胜村,合并设立雀嘴村,村委会驻原新建乡政府内;撤销蔡东村、蔡兴村、美满村、渔业村,合并设立蔡林村,村委会驻原蔡东村内;撤销下湖村、老楼屋村、金冯刘村,合并设立新下湖村,村委会驻原下湖村;撤销伟民村、唐嘉桥村、严巷头村、朱家村,合并设立严巷头村,村委会驻原伟明村内;撤销西华村、群力村、新华村、共建村,合并设立西华村,村委会驻原西华村内;撤销陆一村、陆二村、陆三村,合并设立陆家村,村委会驻原陆三村内;撤销何家村、西洋湖村、大江村,合并设立共何村,村委会驻原何家村内;撤销汤家埠村、五龙庙村、前庄村,合并设立前庄村,村委会驻原汤家埠村内;撤销三朋桥村、东华村、裴家村,合并设立时华村,村委会驻原三朋桥村内;撤销丁家埠村、华泽村,合并设立丁泽村,村委会驻原丁泽小学内。撤销韩家村、潘家村,合并设立潘韩村,村委会驻原韩家村内;撤销张湖村、曹江村,合并设立联胜村,村委会驻原张湖村内;撤销上湖村、东湖村,合并设立东上湖村,村委会驻原东湖村内;撤销蒲家村、友爱村、红旗村,合并设立三华村,村委会驻原友爱村内;撤销浙海村、勤俭村、沈家村,合并设立双埠村,村委会驻原浙海村内;撤销达浦村、钟家村,合并设立金中村,村委会驻原钟家村内;撤销庙下村、川下村,合并设立庙川村,村委会驻原庙下村内;撤销喻光村、镇中村、先锋村,合并设立新光村,村委会驻原喻光村内;撤销郭家村、杭家村,合并设立杭郭村,村委会驻原杭家村内;撤销官杨村、宅阳村、大坞村,合并设立舜源村,村委会驻原官杨村内;撤销涂谢村、滁庄村,合并设立任谢村,村委会驻原涂谢村内;撤销后凌湖村、东联村,合并设立东凌湖村,村委会驻原后凌湖村内;撤销祝马村、后桑村、温泾村,合并设立祝温村,村委会驻原祝马村内;撤销黎兴村、章家沥村,合并设立章黎村,村委会驻原章家沥村内;撤销万丰村、湖光村,合并设立万湖村,村委会驻原万丰村内;撤销黄家堰村、三兴村,合并设立黄家堰村,村委会驻原三兴村内;撤销前朱村、下洋村,合并设立港联村,村委会驻原前朱村内;撤销前凌湖村、杨家桥村,合并设立杨凌湖村,村委会驻原前凌湖村内;撤销内五甲村、曙兴村,合并设立内五甲村,村委会驻原曙兴村内;外五甲村、联海村、联塘村、勤联村、寺前村、福海村、三友村等7个行政村暂不作调整,维持原状。? 经济产业崧厦镇已形成伞业、建筑、冶炼、电器等四大支柱产业,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4家,规模以上企业73家。全镇现有省级名牌产品3只、省著名商标4只、绍兴市名牌产品7只、绍兴市著名商标7只及国家免检产品3只。伞业块状经济作为特色产业,现有伞件企业1200多家,伞业特色村18个,从业人员4万余人,年产各类成品伞5亿把。2007年,伞业产值超5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2.2%,在中国伞业市场中,崧厦制造的伞件已是“四分天下有其一”。建筑业整体实力强劲,全镇现有建筑特级企业2家,一级企业1家,从业人员近万人。2007年实现建安产值115亿元,占上虞市的五分之一强。 人文艺术崧厦镇不仅经济繁荣兴旺,而且文化建设成果丰富,已成功创建为绍兴市文化建设示范乡镇、浙江省东海明珠文化工程。镇内共有214只文化项目列入上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4只被列入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崧厦霉千张、蔡林乌金纸两只项目正在申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吕家埠背敲 ·章家耙棒会 ·蔡林乌金纸 ·崧厦霉千张 著名人物何振梁 金近 屠思聪 夏丏尊 连仲愚 袁崧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