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岫岩玉 |
释义 | 岫岩玉引(Xiuyan jade)又称岫玉,以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广义上可以两类,一类是老玉(亦称黄白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称作河磨玉,属于透闪石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岫岩碧玉(亦称瓦沟玉引)属蛇纹石类矿石,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至湖水绿,其中以深绿、通透少瑕为珍品。 历史中国对岫岩玉的认识和开发利用有悠久的历史,在距今约6800年-7200年的辽宁沈阳新乐文化遗址就出土有用岫岩制作的刻刀。发现于辽宁朝阳和内蒙古赤峰一带、距今约5000年的红山文化遗址亦出土有用岫岩玉制作的手镯等。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大量玉器和河北满城西汉早期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的玉片,也都有一部分是用岫岩玉制作的。《毛传》(《毛诗故训传》)有“琇莹,美石也”的记载。汉初《尔雅·释器》载有“东方之美者,有医无(巫)闾之珣玗琪焉”。普郭璞对其注释为:“医无闾,山名,今在辽东。珣玗琪,玉属。”上述“琇莹”有可能是岫岩的古称,或由“岫岩”的同音转换而来,或以地名称玉石,故说“琇莹,美石也”。既然“医无闾”为辽东山名,“珣玗琪”又为“玉属”,无疑作为“东方之美者”的“珣玗琪”就是辽东玉石“琇莹”了。 北京明代十三陵中的定陵也出土有蛇纹石玉制品,由于其物质成分、工艺美术特征等均与岫岩相似,故其玉石来源很有可能为岫岩玉。 清代及近代用岫岩制作的艺术品则更为丰富,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就有其收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于1957年在岫岩县北瓦沟一带建立了国营矿山。在生产过程中,北瓦沟露天采区于1964年自动滑落出一块体积为2.77×5.6×6.4米,重约260.76吨,以草绿色为主,透明度较高,有一半被滑石包裹着的巨大而完整的岫岩玉块,其制品“玉王岫岩玉大佛”现陈列于辽宁鞍山市玉佛苑。 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辽宁省地质矿产局、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对岫岩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迄今岫岩玉的年产量约占全国玉石总产量的50%~70%,供应全国20多个省、市、区约200个玉雕厂使用。用岫岩玉制作的各种首饰和玉器不但销售于全国各地,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良好的销路。1983年在海城小孤山仙人洞人类洞穴遗址中,出土距今1.2万年前的3件岫岩透闪石玉砍斫器,为迄今人类最早制作使用的玉制品。《中国古代玉器》一书载:“中国最早玉器出现于距今约7500年的辽宁阜新查海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内”、“作为岫岩玉的故乡,辽宁阜新查海和内蒙古兴隆洼率先揭开了中国古玉文明的篇章。”岫岩玉远古开发利用的顶峰是在距今5000至6000年的红山文化时期,其中最著名的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被称为“中华第一玉龙”。《中国文物鉴赏·玉器卷》载:“几千年来,我国人民使用岫岩玉,从没间断过,最具代表的辽西出土新石器进期红山文化玉器用料全部为岫岩玉。从商周、春秋、战国到西汉,一直到今天,岫岩玉制品已随处可见”。 基本特征成分岫岩玉物质成分复杂,物理性质、工艺美术特征等亦多有差别,因而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玉种。按矿物成分的不同,可将岫岩玉分为蛇纹石玉、透闪石玉、蛇纹石玉和透闪石玉混合体三种,其中以蛇纹石玉为主。据红外吸收光谱曲线图显示出蛇纹石玉组成,并含少量纤蛇纹石、胶蛇纹石。透闪石主要由透闪石组成,绿泥石玉主要由叶绿泥石组成。通过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等手段亦可将岫岩玉分段划分为蛇纹玉、花色玉、绿泥玉三种。 蛇纹玉的矿物成分不尽一致,例如:①绿色蛇纹玉,主要由利蛇纹石组成;②黄色蛇纹玉,主要由利蛇纹石组成,也含有纤蛇纹石、叶蛇纹石;③白色蛇纹玉,主要由叶蛇纹石组成。 花色花色玉可分为花斑玉、花玉两种:花斑玉指在其白色中有较多的绿色斑块,绿斑由叶绿泥石组成,白色部分为透闪石。花玉指在其白色中有灰、黑、蓝紫色斑带,这种斑带由黑色矿物和菱镁矿组成,白色部分为叶蛇纹石。 绿泥玉呈墨绿、绿、浅绿色,主要由淡斜绿泥石组成。 结构由于不同石的矿物成分及其成因、粒度大小、共生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岫岩玉的玉石结构亦颇有特色。经偏光显微镜观察,其中最重要的为细均粒变晶结构,如蛇纹石玉的纤维鳞片变晶结构、透闪石的纤维柱状变晶结构、绿泥石玉的鳞片变晶结构等。交代结构在岫岩玉中亦普遍发育,其中常见的有交代残余结构、交代环边结构、交代溶蚀结构等。但据电子显微镜观察,岫岩玉主要为交织结构,其中的矿物相互穿插、交叉和镶嵌。如果这种结构发育得越好,矿物质粒度愈细,愈均一,则岫岩玉的硬度就越大。岫岩玉的构造主要为致密块状,优质玉石尤其如此。那些呈脉状穿插构造、片状构造、碎裂构造的玉石,质地较差或完全不符合质量要求。 颜色岫岩玉的颜色有深绿、绿、浅绿、黄绿、灰绿、黄褐、棕褐、暗红、蜡黄、白、黄白、绿白、灰白、黑等色。如此丰富颜色的存在,常使岫岩玉有极其美丽的“巧色”。颜色的深浅与铁含量的多少有关,含铁多时一般色深,反之则色浅。玉石还有强烈的蜡状光泽、玻璃光泽,有的显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秀明。其透明度与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有关。当岫岩玉全部由蛇纹石组成时,其透明度高。如果其中有杂质含量达5%~10%,则透明度差。当岫岩玉中铁、镁含量高时,其透明度往往较差;反之则透明度会增高。折射率1.49~1.57。硬度为4.8-5.5,密度为2.45~2.48克/厘米3 。研究表明,其硬度与它本身的结构有关,平行纤维的切面比垂直纤维的切面硬度大。例如,其中的蛇纹石玉平行纤维方向的硬度为5.82,垂直纤维方向为5.61;绿泥石玉平行纤维方向的硬度为2.91,垂直纤维方向的为2.86,等等。不仅如此,岫岩玉的硬度还与其化学成分有关,如铁的含量愈大、镁的含量愈小,其硬度愈高。在中国的已知玉中,岫岩玉为中档玉石,少数质地特别优良者属于中高档玉石。 化学成分在化学成分方面,由于岫岩玉中不同玉种的矿物组成及其共生组合的不同,因而其化学成分也有较大的差别(表12-30,据辽宁省地质矿产局七队):蛇纹石玉相对富镁、富硅、贫铝。透透闪石相对富硅、富钙、贫镁,绿泥石玉则相对贫镁、贫硅、富铝。蛇纹石由于与之共生的脉石矿的不同,因而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一般质纯的蛇纹石玉的化学成分常接近蛇纹石矿物各种组分的理论含量,而共生有较多脉石矿物的质地较差的蛇纹石玉各种组分的含量则变化较大。如果富含硅酸盐矿物,则SiO 2 、CaO含量增高,MgO含量降低。例如,含透闪石的透闪石蛇纹石玉含SiO 2 56.8%,MgO 24.36%,Cao 12.70%,Al 2 O 3 0.51%,H 2 O 1.20%,等等。研究表明,以上蛇纹石玉、透闪石玉、绿泥石玉的化学成分分别与叶蛇纹石、透闪石、叶绿泥石的单矿物理论组成分含量接近,特别是透明度好的蛇纹石玉则更接近叶蛇纹石的理论含量值。至于岫岩玉中的微量远素,蛇纹石玉以近矿的蛇纹岩、菱镁岩含硼高(10~20倍)为特点。在其他可以检出的微量元素中,明显大于克拉克值的有砷、锑、镉、锗、银、锌,其含量与近矿围岩相近。总的变化趋势是,硼、铬、铜、锌的含量从矿体向围岩逐渐降低,其中明显地小于克拉值的是铬少三倍,镍少1倍,钴少1倍。 (一)蛇纹石质玉(岫玉、花玉等)性质:硬度:4.5~5.5度密度:2.61克/立方厘米耐火度:1500~1600度颜色:绿、黄、白、红、黑等成分:氧化镁(MgO)42.1%二氧化硅(SiO2)43.8%氧化钙(CaO)0.15%结晶水(H2O)11.7%三氧化二铁(Fe2O3)0.64% (二)透闪石质玉(老玉、河磨玉、石包玉)性质:硬度:6.36~6.46度密度:2.91~3.1克/立方厘米折射率:1.60~1.62颜色:黄白、绿、青、黑、糖色成分:二氧化硅(SiO2)61.28%氧化镁(MgO)24.25%氧化钙(CaO)11.56%氧化铁(FeO)0.39%三氧化二铝(Al2O3)0.86%氧化钠(Na2O)0.16% (三)蛇纹石质玉和透闪石质玉的混合体(甲翠)性质:硬度:4.91~5.83度密度:2.66克/立方厘米颜色:白绿相间成分绿色成分:二氧化硅(SiO2)42.38%氧化镁(MgO)43.60%氧化铁(FeO)2.16%三氧化二铝(Al2O3)0.18%白色成分:氧化镁(MgO)27.42%二氧化硅(SiO2)56.89%氧化钙(CaO)13.22%氧化铁(FeO)0.37% 资源分布岫岩玉所在地区位于中朝地台辽东台隆营口-宽甸古隆起的西端,区内古老地层发育,构造复杂,变质作用强烈,为岫岩玉矿床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条件。玉石矿体主要成透镜体状,赋存于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的富镁碳酸盐岩层中,受一定的层位控制,特别是其中的白云石大理岩-菱镁矿层为最主要的含玉层位。矿床在成因上属于层控变质热液交代型玉石矿床。 产量现知岫岩玉在辽东半岛分布较广,产量较大。仅以岫岩县而论,其著名的北瓦沟矿区即为资源相当丰富、开采时间较长、年产量甚大的矿区。除此之外,在岫岩县境内还发现有10多处矿床或矿点。其他如宽甸、凤城、丹东等地也有岫岩玉矿床、矿点或矿化线索发现。其含矿地层亦均为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的富碳酸盐岩层。 国家标准GB/T16552-1996“ 珠宝玉石名称” 中“ 岫玉” 名称,专指带有地方性名称概念岫岩县产出的岫岩玉。岫玉产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的哈达碑镇,距县城21 公里,分布在北瓦沟、王家堡子一带。 1992 年哈达碑乡发现一块重达260.76 吨的岫玉块体,辗转运抵鞍山市,1995 年10 月,以精湛工艺雕成玉佛,1996 年占地2 万平米的鞍山玉佛苑正式竣工,成为著名的旅游景观。1996 年6 月18 日哈达碑镇瓦沟村瓦沟山半山坡,发现一块露头高25 米,最大直径30 米,体积约2.4 万立方米,重约60000 吨的岫玉,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的岫玉。河流中的岫玉卵石称河磨玉,是一种品质上乘的玉料。 历代岫玉据考古发现,岫岩地区在距今 1 ~ 2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在距今4000~5000 年的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遗址的岫玉古玉器,辽宁建平县出土的“ 玉猪龙” ,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 玉钩龙” ,原始社会“ 勾云形器” 均以岫玉为代表。历代留下的岫玉文物十分丰富,夏商周时期的“ 鸟兽纹玉觥” 、“ 玉跪人” ,战国时期的“ 兽形玉” ,秦汉时期的“ 玉辟邪” ,东晋时期的“ 龙头龟钮玉印” ,南北朝时期的“ 兽形玉镇” ,唐宋时期的“ 兽首形玉杯” ,元代的“ 玉贯耳盖瓶” ,明代的“ 龙头玉杯” ,清朝的“ 哪吒玉仙” 。1968 年在河北满城陵山汉墓中出土的2498 片岫玉“ 金缕玉衣” ,北京博物院珍藏的夏家店文化的两件出土岫玉玉器“ 碧玉螭佩” 、“ 青玉鸟兽纹柄形器” 。江苏、浙江一带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器,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700 余件玉器,相传清朝皇太极刻有“ 皇帝奉天之玉” 的传国玉玺、乾隆皇帝刻有“ 国朝传宝记” 的玉玺,都是用岫玉雕制而成。 岫玉的地质产出特征辽东地区下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地层以巨厚的白云石大理岩建造为特征,原岩系海相富镁碳酸盐沉积建造,厚度392~604 米,岫玉主产于三段中—— 上部,含矿岩系还有白云质大理岩、透闪石白云质大理岩、菱镁矿岩、滑石岩、透闪石岩、方解石大理岩。 在中生代时期由于地壳运动岩层产生褶皱隆起,同时伴有岩浆岩体侵入,大量含SiO2 的热液沿层间构造渗透交代,岫玉的主要成矿带赋存于白云质大理岩、菱镁矿岩中,属热液蚀变产物。 岫玉的矿物岩石1 、矿物组合叶蛇纹石、纤维蛇纹石、胶蛇纹石,滑石,菱镁矿、透闪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绿泥石、水镁石、褐铁矿、水云母。 2 、矿物参数叶蛇纹石 成分: Mg(OH) 8 Si 4 O 10 晶系:斜方 光性: 2V(-)20-90° Np=1.555-1.564 Nm=1.562-1.573 Ng=1.562-1.575 C/Z : b// Nm , c// Np , a// Ng Ng= 浅绿,Nm 、Ng= 无色、浅黄绿色 晶形:片状 H=3.5 ,D=2.5 纤维蛇纹石 成分: Mg 6 (OH) 8 Si 4 O 10 晶系:斜方 光性:2V(+)10-90° Np=1.542 ,1.532-1.552 Nm=1.543 Ng=1.555 ,1.545-1.561 C/Z : b// Nm , c// Np , a// Ng Ng= 微黄绿,Nm 、Ng= 无色、浅黄绿色差 晶形:片状 H=2.5 ,D=2.4 胶蛇纹石 成分: Mg 6 (OH) 8 Si 4 O 10 晶系:非晶质状 光性: 2V(+)10-90° N=1.500-1.570 晶形:胶状,围绕叶蛇纹石四周 岫玉的岩石特征1 、蚀变蛇纹岩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四周,有时可见隐晶状胶蛇纹石分布。蛇纹石含量还98% ,岩石多呈绿色、黄色及黄、绿参杂,透明度高,具蜡状光泽。 2 、蚀变透闪石蛇纹岩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四周透闪石有时呈束状纤状分布,时而密集,时而疏散,颜色黄、绿及黄、绿参杂,不透明——半透明状。 3 、蚀变菱镁矿蛇纹岩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中有菱镁矿的残余,并可现菱形残晶结构,颜色黄、绿及黄、绿参杂,不透明- 半透明状。 4 、蚀变白云石蛇纹岩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中有白云石的残余,并可现菱形残晶结构,颜色黄、绿及黄、绿参杂,不透明—— 半透明状。 岫玉品种岫玉的品种主要根据其产地进行划分。 1.岫岩玉 是产于辽宁省岫岩县的蛇纹石玉,历史悠久,量最多,市场上所见的岫玉大多产自此地。岫岩玉是以豆绿色为主色的多色玉石,属蛇纹石的变种闪化辉绿岩。岫岩玉质地细腻,硬度高。白色的岫岩玉称“白岫玉”,黄色的岫岩玉称“黄岫玉”。 2.酒泉岫玉 产于甘肃省祁连山地区,又称祁连玉或祁连山玉。是一种含有黑色团块的暗绿色蛇纹石玉。酒泉岫玉多呈里绿色、黑色条带状,半透明至徽透明,硬度较小。 3.信宜岫玉 又称南方岫玉、南方玉,产于广东省信宜市境内。此地所产岫玉表面有深浅不一的绿色花纹,大多呈黄绿色、绿色,玉石表面有蜡状光泽。 4.陆川岫玉 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玉石表面有浅白色的花纹。 5.台湾岫玉 产于台湾省花莲县,常含铬铁矿等包裹体。玉石表面有暗绿色的条纹。 岫玉民间玉种:绿玉:绿色单一,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透明度好,是制作玉镯的极佳材质。墨玉:黑色单一纯黑块体很少,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不透明,是制作饰品小件。黄玉:黄色单一,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透明度好,是制作玉镯的极佳材质。褐玉:褐色单一较少,多呈浅褐、浅黄褐,质地细腻、性坚、不透明,多制作饰品小件。 花玉:浅绿、绿、暗绿、黄、黄绿、黑、浅褐、浅黄褐、灰白互相混杂,或以某一种或二种色为主.甲翠:蛇纹石质玉和透闪石质玉的混合体,颜色由白色和绿色(或黄色)混合而成,一般利用其俏色来雕刻大型玉雕,如常见的佰财。 历史悠久的岫岩玉1983年在海城小孤山仙人洞人类洞穴遗址中,出土距今1.2万年前的3件岫岩透闪石玉砍斫器,为迄今人类最早制作使用的玉制品。《中国古代玉器》一书载:“中国最早玉器出现于距今约7500年的辽宁阜新查海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内”、“作为岫岩玉的故乡,辽宁阜新查海和内蒙古兴隆洼率先揭开了中国古玉文明的篇章。”岫岩玉远古开发利用的顶峰是在距今5000至6000年的红山文化时期,其中最著名的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被称为“中华第一玉龙”。 岫岩主要有透闪石质玉(老玉、河磨玉、石包玉)、蛇纹石质玉(岫玉、花玉、黄玉等)和透闪石质玉与蛇纹石质玉混合体(甲翠)三大类。岫岩玉晶莹温润,玉质细腻,颜色多样,有耐高温性和搞腐蚀性,可雕性和抛光性好,适合雕刻大中型玉件。岫岩玉远景储量约300万吨,居全国之首,实行限产后,年产量仍占全国总产量的60%。特别是岫岩的玉石王、井中玉王、河磨玉王和重约6万吨巨型玉体“四大玉王”相继出世以来,产生轰动效应。1960年7月玉石王被发现后,周总理亲自批示:“这是稀世国宝,不可多得,一定要保护好玉石王。” 工艺精湛的岫岩玉雕 岫岩近古玉器生产初起于清乾隆年间,兴于道光、咸丰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岫岩玉进入繁荣发展的新阶段,岫岩玉雕产业不断兴盛和发展壮大,岫岩也随之成为世界一流的产玉大县。现代岫岩玉雕工艺技术,深得京派玉作名师的真传,既借鉴南方工艺精华,又熔铸北方制玉特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玉雕风格。岫岩玉雕工艺饰品,已享誉和畅销国内外。 岫岩玉雕工艺品造型生动传神,雕工细致圆润,能运用多种技法化瑕为瑜。用岫玉雕刻的“华夏灵光塔薰”在中国第五届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比中获得最高金杯奖,被评为国家珍品;巨型浮雕——沧桑辽宁成为昆明世博会辽园一道亮丽风景线;巨型玉雕《孔庙——孔子生平》是用十余吨岫玉精料,花费4.5万个工时而完成的玉雕杰作,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玉雕作品,被评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开放的中国》入世纪念品——玉壁,作为国礼,于入世第一时间在全球赠送给各国政府首脑、国际工商界领袖等世界名流。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中央政府将岫玉雕琢而成的“九九月圆图”赠送给澳门特区政府,象征着中华家庭大团圆。 岫岩玉雕产业改革开放后,岫岩玉产业迅速得到复苏。岫岩相继建起了“玉都”、“荷花玉市场”、“东北玉器交易中心”、“玉雕精品园”、“万润玉雕园”、“哈达玉器一条街”六大玉器市场,国内外玉器收藏、经销者云集岫岩。岫岩当地政府为大力发展岫岩玉特色经济,成立了岫岩玉管理局,从资源、加工、市场、技术进行规范管理。同时组建了行业自律组织——岫岩宝石协会。 “家有片玉抵万金”,收藏鉴赏和使用玉器已经成为新的时尚。投资现代玉器,特别是精品、珍品、上品玉件的保值、增值已是广大爱玉者的共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岫岩玉加工产品的档次和产值都在稳步提升,在国内玉雕业中加速崛起,并占据了重要的地位。2001年,岫岩县岫玉产业年产值达4亿元,创造利润2000多万元,产品远销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五”期间,岫岩创建了3个世界之最:即世界最大的玉雕工艺品销售集散地;世界最大的“巨型玉体”开发旅游胜地;世界最大的玉雕工艺品博览中心,为蓬勃发展的岫岩玉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岫岩玉真伪的鉴别玉器价格昂贵,挑选技术要求很高,绝大多数消费者都难以辨别其优劣、真假,稍有不慎就容易购买到劣质品或假货,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市场上销售的玉器店家很多,玉器一般分为软玉和硬玉两大类。硬玉又叫翡翠。从化学业成分来说,软玉是含钙、镁和铁的硅酸盐;硬玉是含钠和铝的硅酸盐。下面介绍玉器的优劣、真假辨别方法:水鉴别法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伪劣货。手触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一摸,有冰凉润滑之感。视察法 将玉器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就是真玉。舌舐法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涩的感觉。放大镜观看将选购的玉器放在放大镜下观看,主要是有无裂痕,无裂痕者为上乘优质玉,有裂痕者为次之。即使是真玉,有裂痕的其价值亦大减,裂痕越多越明显的,价值也就越低。 保健功能玉乃稀世之宝,玉石含有人体所需的硒、锌、镍、钴、锰、镁、钙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这些元素散发的启动波和人体细胞的启动波是同一种波动状态,人体细胞随着从玉石散发出的波动产生共鸣和共振,使人体细胞组织更具活力,并促进血液循坏、增强新陈代谢、及进排除体内废物。其中占40%的镁元素是形成叶绿素的主要成分之一,镁元素也存在人体细胞中。玉能使生活饮用水和自然水变成活性水,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 玉对人体的医疗健身作用很早就补人类所发现。我国著名的中医药巨著《神农本草》、《唐本草》、《本草纲目》中都有过著述。《本草纲目—金石部第八卷》中记载,玉具有:“除胃中热、喘急烦懑、滋毛发、滋养五脏、柔筋强骨、止渴、润心肺、助声喉、安魂魄、利血脉、明耳目”等疗效。根据玉对人体的保健功能,运用传统中医经典理论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研制的玉枕、玉鞋、玉手球、玉项链、玉座垫、靠背和通过ISO9002国际体系认证的保键玉石床垫,补公认是举世公享、造福人类、具有“世界意义”的发明创造。它的保健机理是: 任何一种物质所能发射和吸收的电磁波的波长都是相等的,人体能发射和吸收的红外电磁波的波长一般在8-10μm,波峰在9.4μm处。光谱测量分析表明:岫岩玉的特殊分子结构使其发射人体能很好吸收的红外线电磁波(如图所示)。波长刚好在8-10μm的范围内,波峰在9.9μm处。这种作用通常叫做共振吸收,或叫做偏匹配吸收。这种叫磁波能产生极好的生物作用,即改善循环,剌激再生,酶活性提高,生理功能恢复,加强细胞吞噬功能和抗体的生成。故岫岩玉对人体有极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