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班级 |
释义 | 《班级》是导演Ilmar Raag执导的第三部电影,该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是一部聚焦校园暴力的影片。 中文名:班级 外文名:The Class 其它译名:校园枪击案 出品时间:2007 导演:Ilmar Raag 主演:Vallo Kirs, P, rt Uusberg, Lauri Pedaja 类型:剧情 片长:99min 上映时间:2007年3月16日 电影《班级》剧情简介来自爱沙尼亚的校园实录,由真实事件改编。一个被全班讨厌的懦弱衰脚男,天天被同学欺负;另一个偶发正义感的血性少年,却莫名被卷入这个比成人世界还要残酷可怕的同侪游戏,两人渐行渐近,成为并肩抵抗的生命共同体。16岁的Joosep在班级里受尽了欺负,同班同学Kaspar实在看不下去了,站出来为他主持公道,由此开始了一场2人对全班的战斗。而Joosep的父亲是名军人,家中留有武器…… 影评信息爱沙尼亚的影片这大约是看过的第一部。本片也是参选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最后候选之一。我估计是与最佳外语片无缘了。形式上采用了DV拍摄,并刻意分段成7天,每天打上小标题,用短短的一周时间表现一桩校园暴力引发的学生枪击案。与《大象》非常不同的是,枪手最后开枪都是颤抖且惊恐着的,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一并联系之前的剧情走向,会发现受欺负的学生一直在进行盲目而无效的反抗,其实求助于老师和家长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偏偏又拒绝。这样造成悲剧收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也许编导不想将原因简单归罪于学校、家庭或社会,于是在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所有学生都与学校管理层采取消极对抗的态度,孩子和家长无法相互沟通,班级同学竟然大部分都默许强者而不是同情弱者,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中,主人公假使不以极端的方式来反抗,似乎就只能忍受了。但如果进一步追问“是什么造成了这些情况”,影片中也没有答案,观众唯一能看见的只是开场中一群男孩欺负弱者,当有人因为“道义”而觉醒后,反而会遭受更严重的回击。 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校园暴力也罢,强者欺负弱者也罢,这个世界的现实本来就是这样的”。 影片当然是反对校园暴力的,但从拍出的场景来看,导演也没有提供任何原因或解决办法,这就是影片立意不够深入的。 汉语词汇基本释义【拼音】bān jí 【释义】 1、学校内将年级分成部分分别授课的单位(同“班”)。 例:~管理,~一周行事历。 2、学校里的年级和班的总称。 3、古代官位的等级,亦指官位。例:汉荀悦 《申鉴·政体》:“高下失序则位轻,班级不固则位轻。”《晋书·刘颂传》:“官久非难也,连其班级,自非才宜,不得傍转以终其课,则事善矣。” 唐刘禹锡 《代谢男师损等官表》:“下延胤息,叨践班级。” 词语来源来自于班级授课制。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形成了班级授课制的系统化理论。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则是艾拉斯莫斯。 一般意义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班级教学是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形态。一个班级通常是由一位或几位学科教师与一群学生共同组成,整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的目的,将年龄相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班级不仅是学生接收知识教育的资源、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资源、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资源。 英语翻译1.a class 2.a grade; a for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