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囿 |
释义 | 基本信息拼音:yòu 注音:ㄧㄡˋ 部首:囗,部外笔画:6,总笔画:9 五笔:LDED 仓颉:WKB 郑码:JDGQ 笔顺编号:251325111 四角号码:602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56FF 详细释义囿: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园林形式。通常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诗经·大雅》中记述了最早的周文王灵囿。秦汉以后,囿都建于宫苑中。 名1、形声。字从囗(wéi),从有,有亦声。“囗”即“围”,指围墙、围栅。“有”意为“以手持肉”,引申为“具备兽肉”。“囗”与“有”联合起来表示“狩猎场”。本义:皇家狩猎场。说明:囿也可以简写为“有”。《诗·商颂·长发》“九有有截” 中的“九有”就是“九囿”。《路史》引《春秋命历叙》:“人皇氏依山川地土之势,裁度为九州,谓之九囿。(人皇兄弟九人于)九囿各居其一而为之长。人皇居中州以制八辅”。于引文可见“九囿”即“九州”。辨析:苑和囿。“苑”字中的“夗”意为“敞开的”、“敞口的”。由此可知“苑”是指“开放式的动植物园”。“囿”则有明确的边界符号“囗”,显然是封闭式的动植物园。《字林》说“有垣曰苑,无垣曰囿。”正好说反了,是错误的解释。 2、同本义。 囿,苑有垣也。——《说文》 有垣曰苑,无垣曰囿。——《字林》 囿有林池,从从木有介。——《国语·周语》 王在灵囿。——《诗·大雅·灵台》 古谓之囿,汉家谓之苑。——《周礼·囿人》疏 启县囿卖酒,游人沓至。——洪迈《夷坚丁志》 又如:囿苑(饲养禽兽的园囿);囿人(官名。主管苑囿禽兽);囿游(帝王的离宫别苑) 泛指四周有栏挡的菜园、果园〖garden〗 〖正月〗囿有韭。——《大戴礼记》 事物的萃聚之所〖centre〗 游乎六艺之囿,驰骛乎仁义之涂。——汉·司马相如《上林赋》 动拘泥。 识不通广曰囿,犹言拘墟也。——《正字通》 又如:囿于成见;囿于一隅 《康熙字典》记载《丑集上》《囗字部》 ·囿 《唐韵》于救切《集韵》《韵会》尤救切《正韵》爰救切,音右。《说文》从囗有声。苑有垣也。一曰禽兽有囿。《诗·大雅》王在灵囿。《疏》囿者,筑墙为界域,而禽兽在其中也。《周礼·地官·囿人》掌囿游之兽禁。《注》古谓之囿,汉谓之苑。《孟子》文王之囿。《注》古者四时之田,皆於农隙以讲武事。不欲驰骛於稼穑场圃之中,故度闲旷之地以为囿也。《初学记》囿犹有也。有藩曰园,有墙曰囿。 又九囿。《通鉴外纪》人皇氏,依山川土地之势,财度为九州,谓之九囿。 又《司马相如·封禅文》遥集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礼乐之场。 又《左思·魏都赋》聊为吾子,复玩德音,以释二客,竞於辨囿也。 又识不通广曰囿。犹拘墟也。《尸子广择篇》列子贵虚,扬子贵别,囿其学之相,非也,皆弇於私也。 又《集韵》于九切,音有。义同。 又《唐韵》于六切,音哊。《诗·大雅》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又《刘向·九叹》莞芎弃於泽洲兮,瓟蠡橐於筐簏。麒麟奔於九臯兮,熊罴蔒而逸囿。 又叶于愧切,音位。《张衡·东京赋》悉率百禽,鸠诸灵囿。兽之所同,是谓告备。 又叶于诡切,音委。《司马相如·驺虞颂》般般之兽,乐我君囿。黑质白章,其仪可喜。 相关词语1. 文囿 解释: 1.文章园地。 2.指文学之士。 2. 自囿 拼音: zì yòu 解释: 1.自己束缚自己。 3. 花囿 解释: 1.花圃。 4. 俗囿 解释: 1.世俗的局限。 5. 囿于成见 解释: 1.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6. 囿于见闻 解释: 1.拘泥于所见所闻。 7. 书囿 解释: 1.犹言文章园地。 8. 评囿 解释: 1.指学术领域。 9. 玄囿 解释: 1.仙人的园囿。 10. 诗囿 解释: 1.诗的园地。 11.囿于 解释:1.局限于。 同“有” 12.困囿 拼音:(kùn yòu) 解释:陷了麻烦之中,陷内困境之中,走不出来之意。 13、苑囿 yuànyòu 畜养禽兽的圈地 数学术语对一个空间中什么是“有界集”进行的规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