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郪江 |
释义 | 郪江位于四川绵阳三台县,是三台文化的发祥地,境内有战国时代郪王城和传说的郪王墓,遍及全镇的汉代至两晋时期的崖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宋时代摩崖造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民、街道、寺庙和石桥,它们淋漓尽致地反映了郪江的悠久历史和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境内有锦江与郪江交汇,山清水秀,与古朴典雅的古镇互相呼应,是观光、度假、旅游休闲的绝佳境地。 简介云台观距郪江古镇二公里的巴蜀地区的第二大道教胜地。路边的一座古牌坊告诉人们云台观到了,两棵枝繁叶茂的古榕树向游人指明了上山的道路。这是一处在五十年代就被列为省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殿宇楼阁鳞次栉比,古树参天郁郁葱葱,诗文楹联笔走龙蛇,红沙条石砌就的登山小道蜿蜒曲折地出没在山林间,一切似乎还在述说着昨日的鼎盛香火。这里是古建筑摄影的绝佳场地,始建于南宋,至明、清两代仍在扩建。玄天宫、圈拱门、石华表、降魔殿、钟鼓楼、十殿、凉亭、三皇观、回龙阁等,绵延两三里,气势宏伟,无不透露出,古代先人们的高超技能。 远离了交通主干道,也就远离了繁华、喧嚷。地处僻静山区的古刹更萧然肃静,此刻站在这里,让人少了一分往日生活的纷扰,多了一分对生命的沉思。 云台观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一、五月十八、六月十九,是赶庙会的日子,届时四方八面的乡亲都将赶来朝会,那将是一幅生动的民俗风情画。 郪江镇位于三台县城南47公里处的郪江河畔,与中江县隔河相望。东邻建中乡,南与中江县交界,西连安居镇,北界观桥镇。1992年9月建制调整设单列镇,是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郪江镇历史悠久,为古代郪王城遗址,西汉至南朝齐为郪县治所。明朝因葬千总于此,故名千总坟,谐音千子坟。因有郪江从场镇南侧流过,镇由此得名。郪江镇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境内数以万计的东汉崖墓群系全国四大汉墓之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众多的古建筑、千佛岩和九龙桥都具有极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旅游价值.该镇1992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资源全镇总面积25.5平方公里,场镇面积0.7平方公里。有土地面积591公顷,耕地575公顷,人均占有土地0.68亩。主要河流1条, 郪江最大,全长12公里。旅游景点14个。植被面积802公顷,森林面积100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6.5%。地属深丘。年均气温17.1℃,降水量885毫米,无霜期280天左右。境内水资源丰富,与中江联办建有五星、红星2座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75千瓦。境内有鲁班水库鲁联干支渠系5.6公里,还有13个电力提灌站,可灌溉农田4600亩。 行政区划镇辖8个行政村,分别为1村到8村,场镇居民委员会1个,镇上卫生院1个,。全镇总人口12776人,3434户。 旅游郪江镇上接安居镇下联建中乡,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诸如西汉时代被称为郪王城的古汉墓,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曾经报道过,以及全国四大道观之一的云台观,穿过整个镇的是著名的江,这也是郪江得名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三台县内有名的九龙桥,是绵阳市乃至全四川省内有名的古镇旅游风景点。 郪江原名千子公社、千子乡,三十年代更名为郪江乡,1992年建镇,同年被命名为省历史文化名镇。 郪江位于四川绵阳三台县,是三台文化的发祥地,境内有战国时代郪王城和传说的郪王墓,遍及全镇的汉代至两晋时期的崖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宋时代摩崖造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民、街道、寺庙和石桥,它们淋漓尽致地反映了郪江的悠久历史和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境内有锦江与郪江交汇,山清水秀,与古朴典雅的古镇互相呼应,是观光、度假、旅游休闲的绝佳境地。 远离了交通主干道,也就远离了繁华、喧嚷。地处僻静山区的古刹更萧然肃静,此刻站在这里我少了一分往日生活的纷扰,多了一分对生命的沉思。 云台观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一、五月十八、六月十九,是赶庙会的日子,届时四方八面的乡亲都将赶来朝会,那将是一幅生动的民俗风情画。 郪江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但是它也经不住岁月的煎熬,在无可奈何中渐渐"褪色"。 封火墙还在,不过是断墙残壁。老屋还在,已然破旧不堪。古街还在,坑坑洼洼,阻人快步。石桥还在,却仿佛驮不动世道的沧桑。戏楼还在,更难承载百态人生…… 位置:位于四川绵阳三台县 云台观,距郪江古镇二公里的巴蜀地区的第二大道教胜地。路边的一座古牌坊告诉人们云台观到了,两棵枝繁叶茂的古榕树向游人指明了上山的道路。这是一处在五十年代就被列为省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殿宇楼阁鳞次栉比,古树参天郁郁葱葱,诗文楹联笔走龙蛇,红沙条石砌就的登山小道蜿蜒曲折地出没在山林间,一切似乎还在述说着昨日的鼎盛香火。这里是古建筑摄影的绝佳场地,始建于南宋,至明、清两代仍在扩建。玄天宫、圈拱门、石华表、降魔殿、钟鼓楼、十殿、凉亭、三皇观、回龙阁等,绵延两三里,气势宏伟,无不透露出,古代先人们的高超技能。 成都城北客运中心、荷花池车站、新南门车站、梁家巷车站、五桂桥汽车总站、茶店子汽车站、金沙车站均有车发往三台。再转车前往郪江。 郪江崖墓群郪江崖墓群位于三台县城南45公里的郪江镇。郪江镇先秦时为郭国王城所在地,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此建妻阝县。王城左带锦水,右邻郭江,东有鼓楼山,西邻天台山。 现以镇为中心的河湾山峦间,遗存数以千计的崖墓,有些地方鳞次栉比,密如蜂房。其中以金钟山、泉水坝、紫荆湾墓群最为集中,最富有特色。崖墓在时代上早晚不一,但以东汉墓为主。规模上大小不一。结构上,多室墓均在中轴线上,一般可分墓道、墓门、前室、中室、后室、侧室和耳室,墓内利用山岩凿有台阶、水沟、壁龛,灶案、柜、棺台、床等附属设施。很多墓有圆雕、浮雕、线刻等建筑装饰雕刻和画像装饰雕刻,还有一些墓内有红色涂料彩绘。画像装饰雕刻多在前、中室两壁和门壁上。浮雕画像的内容有:如舞蹈状而奋力撑顶岩石的力士、腾空的舞蹈人、托腮端坐人、推门探望人、执板说唱人、舂米人、人头面具像、狗咬耗子、猴子吃桃、白虎、朱雀、玄武、羊头、跑鹿、奔马、立羊、爬龟、肥猪、瓜果等,阴线刻画像有风阙、飞鹤、凫鸭,花草、武器(戟、矛、戈、盾)及架等。汉代以红色表示高贵吉利,故很多墓内部用朱红、土红涂抹和彩绘,一些床台、石棺也有此装饰。以上画像、彩绘装饰表现了避邪乞样的日常生活和民俗情趣,反映出了汉代的社会风貌。 郪江崖墓在历史上虽然多次被盗,但也有一些残存的随葬物品出土。陶制品中有较大量的墓砖。砖大小规格不一,装饰有素面砖和花纹画像铭文砖。 郪江崖墓群1991年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郪江镇1992年公布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 郪江古国风景区概述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郪江镇,位于郪江与锦江交汇之处。属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区内郪江汉墓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四大汉墓群之一。郪江镇历史文化悠久,四周群山环抱,自然条件良好,风景秀丽。郪江镇位于三台县南45公里,与中江县万福镇隔河相望,全镇幅员面积25.5平方公里,场镇面积0.75平方公里。全镇辖8个行政村,88个社,1个居委会。土地面积560公顷,人均占地0.65亩。植被面积826公顷,森林面积66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6.5%。郪江镇位于郪江锦江交汇之处。四周群山环抱,河水清澈,树木丰茂,自然景观极其丰富,自然条件良好,风景秀丽。 郪江镇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992年被评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名单。古镇境内历史名胜古迹众多,其中以郪江古汉墓群、云台观、古镇街场、郪王国遗址等最具代表性,且保留较为完整。 神秘古郪国郪江古镇的明清民居文化是汉民族民俗的重要传承。郪江崖墓群、郪江镇位于三台县南部,沿公路北距三台县城潼川镇45公里。郪江镇在春秋战国时为诸侯国郪国王城所在地。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以此地为治所设置郪县,三国蜀汉设置东广汉郡,亦以此地为治所。在郪江场为中心的河湾山峦间,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崖墓,有的地方崖墓鳞次栉比,密如蜂房。其中以金钟山、紫荆湾、泉水坝、松林嘴等地的崖墓最为集中最富特色。郪江镇已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镇内有明清古街,数十棵巨大的黄桷树,古戏楼,古驿道,镇外横跨郪江的古石桥名九龙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桥以九条高浮雕的龙为墩、20块相并的长方形平整条石为梁。九条龙形态各异,逆水而卧,造型生动,工艺精湛。郪江汉墓群不同于兵马俑、始皇陵、马王堆等一批秦汉文化遗存,它讲的是汉代汉民族老百姓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故事,反映了我们汉族人2000多年前的生活起居方式和日常行为习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四大汉墓群之一的郪江汉墓所展现的汉代汉民族文化。郪江汉墓数量众多,其独特的藻井、天花、斗拱、窗棂、栏干等造形在全国独树一帜,汉画石刻《狗咬耗子》、《春宫秘戏图》展示的汉民俗文化堪称国宝,而汉墓大量的灶台、水井、壁龛、灶案、壁柜、床台、台阶、水沟等石雕则生动地再现了2000多年前汉人日常起居生活习俗。整个郪江汉墓群可谓是一幅幅活生生的汉人生活长卷。 仙境云台观云台观的道教文化资源有宗教朝拜的天然优势。云台观位于三台县安居镇云台山,寺庙始建于南宋嘉定三年(公元1210年)。明成祖永乐年间(公元1413年)奉皇帝诏令重修,并被列为皇家道观和皇家园林,观内有皇室妃嫔宫眷、官员捐造铜神像和铜香炉等10余件。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寺庙失火,大部分建筑被烧毁,神宗皇帝令太监亲临监修和扩建,寺庙建成后又两次令太监前来颁诏书、赐牙笏和《道藏》。清代继续进行扩建,使之成为四川省道教著名寺庙。现在云台观为三台县开放的道教活动场所。寺庙现存主体建筑由坐北向南的三重四合院相连组成,均位于中轴线上。从西面玉带桥上山,沿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为三皇观、回龙阁、木牌坊(“云台胜境”坊)、木廊亭、石华表、三合门、阎罗十殿、券拱门、青龙白虎殿、降魔殿(拱宸楼)、朝经阙与藏经楼、钟鼓楼、香亭、玄天宫(真武殿)。其中,明代建筑有玉带桥、石华表、三合门、券拱门、青龙白虎殿和玄天宫。寺庙建筑面积共5550平方米,占地面积15127平方米。云台观是台湾全真教太一宗的祖庭,全省最大的游真武大帝道教,第二大道教圣地,每年到云台观朝山的海内外香客高达20万人次。云台观是汉族的原生宗教道教的重要道场,道教文化积淀极为深厚,景区周围上万株古柏、古榕与古道观交相辉映,是体验道教养生休闲文化的绝佳去处。 郪国(历史)在先秦时四川不但是有蜀国,巴国,巴子国,还有一个郪国,其地域在三台县,历史上也有一个郪县,现在那里还有一条江名叫郪江。杜甫有诗云,“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水滨”。还有《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的诗. 郪国也有和吴越一样古老的文明,像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等的文明程度很高,历史也久远。有专家宣称,他们甚至要比中原地区的历史还要早,要比中原地区的文明程度还要高。 早在西汉时期,位于郪江流域的郪国便逐渐形成,至东汉,郪国已空前繁荣。郪国人民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耕种养殖,打鱼狩猎,音乐舞蹈,说唱杂耍,既继承了祖先对“神”的崇拜,又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罕见的郪国文明。郪国人“面水而居,依山而葬”,在进入“天国”前都要为自己营造墓室,将自己日常生活用品大部分用土陶复制后放在墓室里。墓室简陋与豪华,便可以证明其主人的身份。随葬用品或鸡鸭猪狗牛羊,或车马青铜砖瓦。古人的这一随葬习俗,使今天的郪江流域汉墓遍布,闻名中外。现存的有郪江崖墓群 ,郪江古国风景区。 郪江地图郪江镇百度地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