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邿 |
释义 | 基本信息邿 拼音:shī 注音:ㄕ 简体部首:阝,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繁体部首:邑,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五笔86&98:FFBH 仓颉:GINL 郑码:BDY 笔顺编号:12112452 四角号码:473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0BF 基本字义邿 shī ㄕˉ 古国名,中国春秋时属鲁,在今山东省济宁市东南。 山名,在中国山东省平阴县西。 姓。 方言集汇 粤语:si1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1 [客英字典] shi1 [台湾四县腔] sii1 康熙字典【酉集下】【邑字部】邿 ·康熙笔画:13 ·部外笔画:6 《唐韵》书之切《集韵》《正韵》申之切《韵会》商支切,𠀤音诗。《说文》附庸国。《春秋·襄十三年》夏取邿。《注》邿,小国也。任城亢父县有邿亭。 又山名。《左传·襄十八年》魏绛、欒盈以下军克邿。《注》平隂西有邿山。 说文解字【卷六】【邑部】邿 附庸国。在东平亢父邿亭。从邑寺声。《春秋传》曰:“取邿。”书之切。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