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藿香正气丸 |
释义 | 藿香正气丸具有治疗暑湿感冒,头痛身重,呕吐恶心,泄泻肠鸣,纳谷不香,口中黏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的丸剂中成药。方剂来源于《和剂局方》,原为藿香正气散。方中藿香,芳香化湿,辟秽化浊,解表祛暑,除四时不正之气,为主药,以主药和功能得名。 药品简介药物名称: 藿香正气丸 药物别名: 藿香正气水丸剂、藿香正气冲服剂、藿香正气酊水剂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Huoxiang Zhengqi Wan 说 明: 广藿香、紫苏 叶、白芷、白术。陈皮、半夏、厚朴、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 生姜、大枣。 功用作用: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扶正祛邪。用于感冒、呕 吐、泄泻、霍乱、湿阻等病。其基本指征是:恶寒发热、头身困重疼痛、胸院满闷、恶心呕吐或泄泻、 舌苔白腻、脉濡缓。现代多用于胃肠型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肠胃炎等。 歌诀: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岚瘴并能驱。 用法用量水丸剂:9g/袋,9g/ 次,2次/日;⑦冲服剂:10g/袋,10g/次,2次/日,开水冲服;③酊水剂:5—10m1/次,2次/日,用时 摇匀。丸剂:一次8丸,一日3次 作用类别本品为暑湿类、感冒类非处方药药品。 贮藏条件密封。 规格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克 医案附录:管香病愈未一月,其兄伟卿大令,在都候选,忽有友人招饮,醉饱之余,又苦炎热,自恃气半咆西瓜一颗。臣后觉腹中绞痛,吐泻并作,夜已四更,遣人招余。余询其由知为霍乱,命服藿香正气丸,不必往视也。其家人逼之不已,疑予深夜懒行,因随之去。见伟卿呻吟不已,腹膨膨如鼓。余笑曰:西瓜作怪也。问小便利否?曰否。乃命其家人循腹极力推下之,不十度,腹中漉漉有声,溺下数碗,而痛少止矣。因仍使服藿香正气丸。次午衣冠来谢曰:西瓜如此可恶,余当与绝交也。为之一笑。 功能分析夏季炎热,经常会出现头痛发热、胸闷腹胀、呕吐、泻痢等症。中医认为,暑热病邪是引起中暑的外因,而正气不足则是导致外邪侵袭而发病的内因。藿香正气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多用来治疗发热恶寒、头痛、胃痛、胸满恶心、呕吐腹泻等,为夏秋季节常用的中成药。藿香现在被制作成各种剂型的中成药产品,目前市售的藿香正气类中成药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口服液、藿藿香正气滴丸等剂型,虽然同属藿香正气类中成药,但由于剂型不同而使功效略有差异,临床应辨别使用。 方中藿香发表解暑,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为主药。紫苏叶、白芷解表散寒,和中去湿,为辅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行气宽中;陈皮、半夏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补脾益气,利湿和中,共为佐药。生姜、大枣既能调和营卫,又能调和脾胃;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解表祛暑,化湿和中之功。 主治暑湿感冒,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困重,呕吐恶心,胸膈满闷,脘腹胀痛,泻泄,便下清稀,肠鸣腹痛,湿滞中阻,胃呆不饥,口中黏腻,舌苔白腻,脉象濡缓者。西医诊为胃肠型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肠胃炎及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等均可用此药。 剂量用法此药有水丸制剂,每袋装9克;蜜丸制剂,每丸9克。水丸剂成人每服6克,每日两次;蜜丸剂成人每次1丸,每日两次。此药原为大蜜丸制剂,主治暑湿为患,但因丸中之蜜有助湿敛邪之弊,现已少用。后制成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等,较之蜜丸疗效更佳。藿香正气水,每瓶10毫升,成人一次口服5~10毫升,一日2次。儿童酌减。阴虚火旺者忌用此药。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 临床应用l.婴幼儿腹泻:用本方加减:藿香5-10g,大腹皮5-10g,紫苏4-6g,白术5-15g,白芷5-10g,茯苓5-5g,厚朴5-10g,半夏4-6g,陈皮5-10g,桔梗5-10g,甘草3-5g。日1剂,水煎至80-100ml,分3-5次口服。水样便多者加猪苓5-10g,无热者去白芷、桔梗、苏叶,无呕吐者去半夏、白芷、苏叶、桔梗。高热、呕吐频繁者给适量肌注安痛定、爱茂尔,脱水明显者给一次性静脉补液。治疗婴幼儿腹泻96例,其中男46例,女50例;小于6个月3例,6个月至3岁93例;伴发热者21例,伴呕吐者34例。结果:发热呕吐止,粪便形态恢复正常,小于6个月婴儿每日排便少于4次,6个月至3岁婴幼儿少于2次为治愈。其中于药后12-48小时止泻者8例,48-72小时止泻者24例,痊愈85例,有效6例,无效5例,治愈率为88.5%,总有效率为94.7%,平均7日治愈。 又有报道用本方制成片剂,每次1-8片,用纱布包煎成20ml,日服3次。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64例,年龄最小者6个月,最大者2岁;病程最短半日,最长6日。结果:止泻天数与对照组间呈显著性差异。表明用该煎剂治疗止泻效果快。 2.急性酒精中毒:用本方加减:藿香、苏叶、半夏各12g,白术、茯苓、大腹皮各15g,厚朴10g,生甘草、白芷各6g,桔梗10g,生姜3片,大枣5个,砂仁、木香各10g,葛根30g。日1-2剂水煎服。治疗急性酒精中毒61例。结果:有效56例,无效5例,有效服药剂数1-4剂,平均2剂。 3.急性胃肠炎:用本方制成冲剂治疗急性胃肠炎组150例,男67例,女83例;其中成人104例,儿童46例。另设本方水剂对照40例。所有病例皆经中医辨证属外感风寒,内伤湿邪者。治疗方法:成人每次1袋(5g),每日2次,儿童酌减。3日为1疗程。结果:临床痊愈(呕吐、腹泻、腹痛症状消失,大便检验正常)95例,占63.3%;好转(呕吐、腹泻次数明显减少,恶心、腹痛等症状减轻)55例,占36.7%;无效为0;总有效率为100%。水剂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5%。 4.急性食物中毒:用本方加减:藿香15g,苏叶、白芷、陈皮、半夏各9g,白术、茯苓、厚朴、大腹皮各12g,桔梗、甘草各6g,生姜3片,大枣4枚。日1剂水煎,分日3次服或频饮。呕吐甚加黄连3g;泻痢频数量多有脱水时,加用螅缵壳6g,并采用口服补液辅助治疗。治疗急性食物中毒33例,对照组29例以西药(庆大霉素24万单位加入液体静滴为主,部分病例合并土霉素、痢特灵等药物常规口服,并据需应用安痛定、柴胡注射液、癫痂、爱茂尔等)治疗。结果:两组全部治愈,治疗治愈时间中药组为52小时,对照组为56小时,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在解除发热、头身痛、腹胀、腹痛等症状及病后恢复方面,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平均退热时间37小时,对照组为52小时(P<0.01),有显著性差异。 5.痱子:用本方制成水剂,用温水洗净,试于患部,局部搽涂藿香正气水。每日3-4次。治疗痱子30例。结果:治愈27例,3例因局部继发感染成痱疖转用他药治疗。 药理作用主要有解痉,镇痛,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抑菌等作用。 1.解痉:藿香正气丸对兔离体十二指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对抗拟胆碱药所引起的肠痉挛;对拟胆碱药引起的狗及兔在体肠痉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对抗水杨酸毒扁豆碱引起的肠痉挛,其效果与阿托品对肠痉挛的作用相似。对离体肠平滑肌的自发活动有抑制作用,又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肠痉挛,故对肠管平滑肌尚有直接的抑制作用。藿香正气水对离体豚鼠、兔十二指肠的自动收缩及对组胺、乙酰胆碱、氯化钡所致的回肠收缩均有良好的解痉作用;并可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小鼠子宫收缩。低浓度的藿香正气丸对离体兔小肠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而高浓度则完全呈现抑制的作用,且能拮抗乙酰胆碱。 2.镇痛:藿香正气水对醋酸刺激性疼痛反应(扭体法)有明显镇痛作用。对热板法致痛,90分钟痛阈值提高10%。 3.胃肠蠕动推进作用:藿香正气水对小鼠胃肠道输送机能有显著影响,给药组推进速度比对照组缓慢,表明对在体胃肠道平滑肌蠕动有抑制作用。 4.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用硫酸镁致腹泻造型的小鼠,经用藿香正气丸治疗,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渗入3H-TdR指数增高,而对照组比正常组(不致泻)低,给药组则接近正常组水平。揭示藿香正气丸能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并能促进受损伤的肠段修复。 5.增加胃肠道的吸收功能:腹泻造型的小鼠经用藿香正气丸治疗后,其血液及肝组织中的葡萄糖和水分的吸收增加,使动物止泻后又可恢复胃肠道对糖类的吸收功能。 6.抑菌:藿香正气水对藤黄八叠球菌等8种细菌均有抗菌作用,尤其对藤黄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强。并对甲、乙型副伤寒杆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大脑状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及皮炎芽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注意事项(1)素有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脏病、肝病、肾病等严重慢性病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应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婴幼儿、年老体虚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患者服用三天后,症状无缓解,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4)连续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5)除非在医师指导下,否则不得超过推荐剂量使用。 (6)该药应放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 (7)过敏体质者慎用。 (8)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饮食宜清淡。 发展演变藿香正气水是液体剂型,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疗效虽明显,但由于口感较差而使得应用受到限制。服用时可先将药水倒在杯中,再冲入约30毫升左右的热水趁热饮服,10分钟后再饮1杯热水。服后要避风,让身体微微有汗时最佳。服药时要忌食生冷、荤腥、油腻、酸辣等食物,对酒精过敏或不能饮酒者应慎用或改用其他剂型。 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口服液是中药的新剂型,比丸剂和散剂吸收得快,容易服用、口感较好,对害怕药味的儿童和吞咽困难者较为适宜。但是同样存在起效相对慢,制药过程中挥发性有效成分流失的弱点。 藿香还有一种新的剂型———藿香正气滴丸。在诸多的藿香正气成药中,藿香正气滴丸可以说是一枝独秀。藿香正气滴丸是天士力集团在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科学实验研制开发而成的高科技新药剂型,克服了以往剂型内在质量不可控的缺陷,提高了疗效。保证了每个滴丸药物含量都是一致的,口服后5—6分钟即可发挥作用。滴丸容易吞服,对胃肠道无刺激。气味淡香而不再刺鼻难闻,携带方便,几乎克服了所有以上剂型的不足,使得这一中药良方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藿香正气作为中国医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千古良方,藿香正气滴丸属于全新的藿香正气产品,将其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身边常备藿香正气滴丸,炎热的夏季居家、出行都有了贴心的保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