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蕃女怨·万枝香雪开已遍
释义

《蕃女怨·万枝香雪开已遍》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创作的一首小词。全词三十一字,写女子触景伤怀,思念远征在边塞的丈夫。

中文名称:《蕃女怨·万枝香雪开已遍》

类别:闺情词

创作年代:晚唐

作者:温庭筠

文学体裁:词

出处:《全唐诗》

作品原文

蕃女怨

万枝香雪开已遍⑴,细雨双燕。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⑵。雁门消息不归来⑶,又飞回。

注释译文

⑴香雪:指春天白色的花朵,杏花或梨花均可。《花间集》中用“香雪”一词共五处,三处是指花如白雪,如:温词中“万枝香雪开已遍”,《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两处是指女子白肤如雪:张泌《满宫花》“娇艳轻盈香雪腻”,魏承斑《渔歌子》“蛟绡雾縠笼香雪”。

⑵“钿蝉筝”三句:言双燕飞于画梁之上,又见到了女主人的钿筝金扇。钿蝉筝:筝上用金片作蝉妆饰。金雀扇:绘有金雀的扇子。画梁:彩绘的屋梁。此处指燕栖的地方。

⑶雁门:指雁门关。《山海经》:“雁门,雁飞出于其间。”旧址在山西省代县西北雁门山上。《代州志》:唐置关于绝顶,两山夹峙,形势雄险,自古为戍守重地。这里泛指西北边塞。消息:指远征夫君的音信。

作品鉴赏

《蕃女怨》一调是温庭筠的首创,不过写来并不见一点“蕃”味,仍是一般的思妇词。这首词写飞燕双双还巢,引发了思妇的离愁别恨。女子在杏花开放的日子里,于细雨中看到旧时双燕又嬉戏于梁间,于是想到她远征在边塞的丈夫。“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写一个春天已经来临,浓郁的春意,自然反衬出思妇的寂寞。“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意在突出女主人公的青春美丽,加强怀念之情。思妇正当难耐寂寞,一会儿拨弄着镶嵌着金蝉的筝,一会儿把玩着画着金雀的扇子的时候,旧日的燕子双双飞回到画梁上的旧巢。思妇为此受到极大的触动,于是发出深深的慨叹:“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这对燕子去年还在梁上的时候女主人公就盼着丈夫回家,此时燕子去了又飞回,而征人一点消息都没有。如此,词中的杏花闹春与空闺寂守,燕燕双飞与人影独立,燕子还巢与人不归家等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思妇之怨也就是从这几重对比中体现出来的。

作者简介

温庭筠

(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彦博裔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生活放浪,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因薄其有才无行得罪宰相令狐绹,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公元859年(大中十三年),出为隋县尉。徐商镇襄阳,召为巡官,常与段成式、韦蟾等唱和。后来,归江东,任方城尉。公元866年(咸通七年),徐商知政事,用为国子助教,主持秋试,悯擢寒士。竟流落而终。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温庭筠精通音律。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然题材狭窄,多写妇女离愁别恨之作,简洁含蓄、情深意远,但伤之于柔弱秾艳。在词史上,温庭筠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