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斑文鸟
释义

斑文鸟(学名:Lonchura punctulata)是雀形目文鸟科的小型鸟类,体长10-12cm。嘴粗厚黑褐色,上体褐色,下背和尾上覆羽羽缘白色形成白色鳞状斑,尾橄榄黄色。颏、喉暗栗褐色,其余下体白色具明显的暗红褐色鳞状斑。是中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农田和村寨附近常见鸟类之一,种群数量较丰富。由于该鸟主要以谷物为食,对农业有一定危害,但该鸟小巧玲珑,易于驯养,又是很好的笼养观赏鸟。

中文学名:斑文鸟

拉丁学名:Lonchura punctulata

别称:花斑衔珠鸟,麟胸文鸟,小纺织鸟,鱼鳞沉香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文鸟科

属:文鸟属

命名时间: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Scaly-breasted Munia

英文名称:Nutmeg Mannikin

英文名称:Spice Finch

外形特征

斑文鸟雌雄羽色相似。额、眼先栗褐色,羽端稍淡,头顶、后颈、背、肩淡棕褐或淡栗黄色,每片羽毛均有淡色羽干纹和不甚明显的暗栗褐和淡褐横斑。两翅暗褐色,翅上覆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羽缘以及三级飞羽缀亮栗褐色。下背、腰和短的尾上覆羽灰褐色,羽端近白色具细的淡栗色横斑和白色羽干纹。长的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橄榄黄色,其余尾羽暗黄褐色。脸、颊、头侧、颏、喉深栗色,颈侧栗黄色,羽尖白色,上胸、胸侧淡棕白色,各羽均具两道红褐或浅栗色弧状横斑,形成鳞片状;下胸、上腹和两胁白色或近白色,各羽具两道暗灰褐或深栗色弧状横斑或‘U’形斑,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或皮黄白色;尾下覆羽亦具两道褐色弧状横斑,但常常被羽毛掩盖而不明显,腋羽、翅下覆羽亮棕皮黄色或红赭色。幼鸟上体淡褐或淡黄褐色,下体皮黄褐色或土褐色,无鳞状斑。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蓝黑色或黑色、冬季较淡,脚暗铅色或铅褐色。幼鸟上嘴褐色,下嘴黄色,脚淡褐色。

体重♂11.5-16.5g,♀12-17g;体长♂104-123mm,♀103-118mm;嘴峰♂11-12.3mm,♀10-12.8mm;翅♂51.3-58.2mm,♀50.5-57.8mm;尾♂34-48mm,♀37-46mm;跗蹠♂13-16mm,♀12.6-16mm(华南亚种)。

(注:雄性—♂;雌性—♀)

分布范围

世界范围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

中国分布

遍布于中国南部地区,自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南部,云南,贵州至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及海南。

生活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脚和平原地带的农田、村落、林缘疏林及河谷地区。在云南西部地区,也见于海拔2500m左右的田边灌丛和附近的混交林带。

生活习性

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多成群,常成20-30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活动和觅食,有时也与麻雀和白腰文鸟混群。多在庭院、村边、农田和溪边树上以及灌丛与竹林中,也在草丛和地上活动。群结合较紧密,休息时亦多紧紧集聚在一起,有时一棵树上聚集着上百只,若有惊扰,全群立即起飞。飞行迅速,两翅扇动有力,常常发出呼呼的振翅声响,飞行时亦多成紧密的一团。。主要以谷粒等农作物为食,也吃草子和其他野生植物果实与种子,繁殖期间也吃部分昆虫。

生长繁殖

斑文鸟繁殖期变化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在西藏墨脱,繁殖期4-8月中旬;在广西南宁,繁殖期5-12月。但多数在3-8月间繁殖,或许1年繁殖2-3窝。营巢于靠近主干的茂密侧枝枝权处,也有在蕨类植物上营巢的。常成对分散营巢,有时亦见成群在一起营群巢。巢呈长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圆球状,结构较庞大,主要用杂草构成,内垫较为细软的枯草。巢的长轴与地面平行,端部多作成瓶颈状,入口处有用草穗编织的檐。有时见两巢上下重叠在一起,呈二层楼状。营巢由雌雄鸟共同承担,雌雄亲鸟活动都很勤,每小时衔取巢材最多达51次,有时刮风也不休息,衔着巢材迎风飞翔挣扎,巢材被刮落多次,都再度重新拾起衔回筑巢,一个巢历时18天才能筑好。巢距地高多在2-4m,也有8-9m,甚至12m的。巢的大小据在云南测量的9个巢为外径15.7(13.0-20.0)cm,内径12.7(11.0-14.5)cm,高19.4(15.5-20.1)cm,深14.0(11.3-16.5)cm,出入口径4.2-4.4cm。在广西南宁测量的13巢为:外径13-13.2cm×14.5-17.0cm,内径9.4-10cm×11-12cm,高13-17cm,深11-12cm,出入口径3.85-4.7cm×5.7-5.8cm。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卵4-8枚。卵白色、无斑,椭圆形,大小据21枚卵的测量为16.5(14.5-17.5)mm×11.4(10.8-11.9)mm,重2.1(1.9-2.2)g。雏鸟晚成性,雌鸟独自育雏,幼鸟留巢期20-22天。

亚种分化

(4种)

1、斑文鸟藏南亚种(Lonchura punctulata subundulata

2、斑文鸟华南亚种(Lonchura punctulata topela

3、斑文鸟云南亚种(Lonchura punctulata yunnanensis

4、斑文鸟指名亚种(Lonchura punctulata punctulata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图片:概述图—图10、分布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7 5: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