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莺莺
释义

莺莺来源

崔莺莺,同一个人,却有两个身份,三种性情,因为崔莺莺是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里的现实人物和文学形象,她在文学里活了五百年。于是,有现实里的身份和文学里的身份 。现实里的崔莺莺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西厢邂逅恋人。

崔莺莺,《西厢记》主人公。崔相国之女,河北博陵(今河北安平人),母亲郑氏。才貌出众,品德双佳。精丝绣女工,擅琴棋书画。

诗歌人物

她出现在何其芳的诗歌《莺莺》里,一首恋人情歌绽放在少年懵懂的心上。一首恋人情歌让人痴让人醉!

文学中莺的组词

成语:

草长莺飞 莺歌燕舞 莺声燕语 莺歌燕语 莺俦燕侣 莺飞草长 蝶意莺情 莺歌蝶舞

莺飞燕舞 燕侣莺俦 柳莺花燕 歌莺舞燕 莺啼燕语 燕燕莺莺 莺吟燕舞 燕语莺声

莺闺燕阁 莺期燕约 莺吟燕儛 莺猜燕妒 莺巢燕垒 柳亸莺娇 燕舞莺歌 燕俦莺侣

燕约莺期 燕语莺啼 燕妒莺惭 迁莺出谷 蜂识莺猜 燕舞莺啼

莺莺燕燕 yīng yīng yàn yàn (1).莺和燕,比喻春光物候。 语本 唐 杜牧 《为人题赠》诗之二:“绿树莺莺语,平江燕燕飞。” 宋 朱淑真 《谒金门·春半》词:“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元 张可久 《寨儿令·忆鉴湖》曲:“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 (2).喻指众多的姬妾或妓女。 语本 宋 苏轼 《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诗人老去 莺莺 在,公子归来 燕燕 忙。” 王文诰 辑注:“ 李厚 曰:‘ 唐 贞元 中,有 张生 者,遇 崔氏 女於 蒲 ,小名 莺莺 ……’ 宋援 曰:‘《汉·外戚传》: 成帝 尝微行,出,过 阳阿主 ,作乐。上见 赵飞燕 而悦之。先是有童谣曰: 燕燕 ,尾涏涏, 张公子 ,时相见。盖帝每微行,尝与 张放 俱,而称 富平侯 家,故有 张公子 。’ 任居实 曰:‘或说 张祜 妾名 燕燕 。’” 清 雪樵居士 《秦淮闻见录》:“ 玉墀先生 题 罗两峰 《板桥遗迹图》云:‘谈罢 罗 家《鬼趣图》,去寻旧院影模糊,芦根瑟瑟如人语,中有 莺莺 燕燕 无。’” (3)现在常用来指围在某一共同目标身边较多的年轻女子。(多含贬义)

莺猜燕妒、莺巢燕垒、莺俦燕侣、莺飞草长、莺飞燕舞、莺歌蝶舞、莺歌燕语、莺声燕语、莺吟燕儛 莺啼燕语

莺猜燕妒

比喻遭人猜忌

莺巢燕垒

比喻妓院

莺俦燕侣

以莺、燕之成双作对比喻情侣或夫妇

莺飞草长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后以“莺飞草长”形容明媚的春景

莺飞燕舞

莺燕飞舞。象征春光明媚

莺歌蝶舞

同“莺歌燕舞”

莺歌燕舞

亦作“莺吟燕舞”。莺啼如歌,燕飞若舞。形容春光明媚,万物欢悦。亦喻形势大好

莺歌燕语

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莺闺燕阁

指妇女的闺阁

莺期燕约

比喻男女私情的约会

莺声燕语

莺声呖呖,燕语呢喃。多用以比喻女子婉转悦耳的语声

莺啼燕语

①莺啼婉转,燕语呢喃。形容春光明媚。②比喻女子悦耳的语声

莺吟燕舞

见“莺歌燕舞”

莺吟燕儛

见“莺歌燕舞”

燕燕莺莺

比喻娇妻美妾或年轻女子

草长莺飞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后来多用“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春天的景色

蝶意莺情

比喻爱恋春色的情意

蜂识莺猜

见“蜂迷蝶猜”

柳亸莺娇

柳丝垂,莺声娇。形容春景之美

燕俦莺侣

见“燕侣莺俦”

燕妒莺惭

形容女子貌美,燕见之生妒,莺对之自惭

燕侣莺俦

形容男女欢爱如燕莺般谐和相伴

燕舞莺歌

见“燕舞莺啼”

燕舞莺啼

燕子在飞舞,黄莺在鸣叫。形容春光明媚

燕燕莺莺

比喻娇妻美妾或年轻女子

燕语莺声

同“燕语莺啼”

燕语莺啼

①燕子、黄莺鸣叫。形容春天美景。②比喻年轻女子娇声谈笑

燕约莺期

比喻相爱的男女约会的时日

何其芳的爱恋

真情似一江春水,汩汩地流逝,带着数不尽的缠绵,绕着难忘的温情,脉脉地远去了!

无希望的爱是温柔的

莺莺》是一首融入民间传说,带有神话色彩的爱情诗。就其表达的浪漫故事本身,却如诗人自己所说:“那首诗的故事平庸。”古今中外,抒写“痴情女子负心汉”的爱情悲剧故事,数不胜数。何其芳沉迷于闻一多、徐志摩的诗风中,跃跃欲试之作《莺莺》被刊于《新月》三卷七期的瞩目地位,不是《新月》主编换了人,不懂诗而侥幸采用的。《莺莺》的成就,在于诗人借“痴情女子负心汉”平庸题材,表达了他对爱情本身的信念和执着。为了爱就是死也无怨无悔,因为真诚爱情的信念并不会随着有形生命的消失而动摇:“我相信他总要来到这村,/他来到的时候,/籍着那桃花的指引,/也很容易找到埋着的坟莹。”这种对爱情的执着信念在何其芳至友人的信中,也有表现:“即使是沙漠,是沙漠的话,/我也要到沙漠去寻花,/寻来伴我墓中的生涯,/即使一朵,一朵都寻不着呀,/总有风沙来把我埋葬吧”(《既使》)。

何其芳在1930年冬被清华大学开除后,滞留在“夔府饭馆”达半年之久,他一边补习功课,准备来年再考,一边读诗写诗,与表姐的重逢,尤其是频繁接触产生的情感,使何其芳苦闷的心又变得开朗了。他在与友人扬吉甫合办的小型期刊《红沙渍》发表的十二首诗,一扫《莺莺》情感的浮泛,而落在实处。“乡情”、“伤春”和“织梦”,共同织成“幼稚的欢欣”,成了他这时写诗的主旋律。对故乡的眷恋,是因为与表姐相逢而起,他乡遇故友,乡情自然会成为最初的话题。由此引发他与表姐对儿时的甜蜜回忆:

想起江南的夜曲,倾下屋檐,

夹着一网网雷声,一刷刷电,

楼上楼下,我在雨中走遍,

走过你的门前,不准你听见。

想起堤岸上,我们一排儿坐,

流金万点,是月影掉下江波,

你们挨次说,我静静的听着,

静静地睡着,望天上的天河。

想起你,想起你小小的温存:

半夜里醒来,一粒荧荧的灯,

悄悄地,恰象我梦里的灵魂,

是你,不是窗角儿的那颗星。

——《想起》

面对现实,诗人要织一个“美丽的梦”,希望“梦象歌一样有声”,“声声跳着期待的欢欣”。初恋的欢乐荡去了现实笼罩的阴影,何其芳沉浸在初恋的蜜饯里。《那一个黄昏》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的心情,渴望恋人的到来,久盼不至,于是一声声地呼唤恋人的芳名,一遍遍地抒写恋人的名字,在念叨中进入梦中,恋人的声音又出现在耳际。《昨夜》抒写的惆怅是恋人中常见的,这种失意中仍有挥不去的甜蜜和温馨。而写于当年七月份的《夜行歌》,却因诗人和表姐回家征求父母同意婚事受阻而改变了诗的色调,少了欢欣,多了沉重,纵然仍有“黑暗遮不了草的香”的信念在抗争,仍然笼罩着“黑暗”的阴霾。至此以后,《我也曾》、《我不曾》、《当春》、《青春怨》等诗篇,失落和伤感的词汇比比皆是。虽然何其芳心中没有完全屈服父亲的反对,却对自己与表姐的爱情结局渐渐丧失信心:“树上的桃花片片飞坠,/夹在书内的也红色尽褪。”(《我不曾》)“在你的青春里是不会开花。”(《当春》)“我的青春象花一样谢落。”(《青春怨》)何其芳现实生活中的爱情之花凋谢了。他为此痛苦过,更多的是对爱情、青春和生命的思索。他迥异于其它诗人的是,爱的失落并没有使它失望于爱情、青春和生命的本质,反而加深了对此的感触、过滤与净化,使之获得自己独特的美的体验。

后来,何其芳把描写自己爱情经历的诗篇,称之为“未成格调的歌”,把与表姐相爱受阻夭折的痛苦的体验,称之为“奇异的风”,正是这种“奇异的风”,才催生了他自己的光辉,“浮夸的情感变为宁静、透明了。”“一种新的柔和,新的美丽”开始了。何其芳认为他的成熟之作,至此以后才“真正的开始。”

事隔十二年之久,何其芳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了一长段路之后的1942年,仍然没忘记他曾爱过的表姐扬应瑞。在何其芳看来,一切自然的东西都会消逝,“但那些发过光的东西是如此可珍,/而且在自己的光辉里获得了永恒。”他在《想谈说种种纯洁的事情》里继续回忆道:

我又曾沉默地爱着一个女孩子。

我是那样喜欢为他做着许多小事情。

没有回答,甚至于没有觉察,

我的爱情已经如十五晚上的月亮一样圆满。

事实上,何其芳难以忘怀的女孩,如今早已做了母亲。但在他的心里,爱情的圆满与否,不在于形式的结合,而在于是否长驻心间。即使与扬应瑞的爱情之花未曾结果何其芳也未就此失望,爱情的真正含义在于身心的投入。他深爱过,并且对爱情本身依然满怀信心:心中有爱,地上就开花,天上就镶嵌了满满的星星。正因为诗人如此真诚地对待爱情,对待青春和生命,他的爱情诗就别具风味,在酸涩中贮满了甘甜。

崔莺莺

元代王实甫著古典戏剧《西厢记》中崔莺莺简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