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苻姓
释义

苻苻,读音作fú(ㄈㄨˊ),解放初期,国家施行文字改革,推广简化字,有很多符氏改为符氏改为付氏,历史上没有付氏,其中河南省太康县符草楼乡在正式公文及场合都曾被写为“付草楼”,当代符氏也分离开一部分为付氏。

基本资料

在符氏的发展历史上,有不少关键时期,约2240年前得姓,唐五代宋得以壮大,1500多年前融入苻氏,解放后分离也一部分为付氏。

当今国内符氏人口约为100多万人,约占国内汉族人口的10,海外符氏约30万人约占海外华人的1。综合符氏人口约排在中华姓氏的100——140位之间。

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羌族,出自古西戎分支氐族酋首苻洪,属于以宗教信仰为氏。

苻洪,生于西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其父亲怀归为其氐族部落的小帅,家族世为西戎酋长。

苻氏的祖先,初居武都,原无姓氏,当时众人以其家中池塘中生有蒲草,高五丈,五节,如竹形,称之为“蒲家”,因以为姓氏,称蒲氏。

三国曹魏时期,蒲家由武都迁于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秦安),世为部落小帅。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蒲洪因豪爽、公道,被宗人推为盟主,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公。刘曜建前赵国,在长安称帝,以蒲洪为宁西将军、率义侯,曾徙居于高陆(今陕西高陵),晋升为氐王。前赵国亡后,蒲洪退居陇山。

东晋咸和八年(公元333年),蒲洪降于后赵国石虎,拜冠军将军、泾阳伯。后蒲洪率氐、羌两万户下陇东,至冯翊郡(今陕西大荔),劝石虎徙雍州豪杰及氐、羌十多万户于关东,以实京师,被采纳,拜龙骧将军、流民都督,率户两万居于枋头(今河南浚县)。

晋永和六年(公元350年)春,蒲洪遣使至江左,东晋王朝任命蒲洪为征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川郡公。当时冉闵杀胡羯、关陇流民相率西归,路经枋头,大多归之,蒲洪拥众至十余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在祈告天神的祭祀中,得谶文“草付应王”, 又其孙蒲坚背上有纹如同草书付字,遂取“苻”为姓氏,改称苻氏。

之后,蒲洪被后赵国石虎的旧将麻秋毒死。其子苻健继统其众。苻健根据“民心思晋”的情况,在从枋头向关中进军的过程中,打着晋朝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壅州刺史的旗号,当年冬抵达关中后,又遣使向晋王朝称臣,直至其称帝建号后,才正式和东晋王朝断绝关系。

史书评价苻洪:“好施,多权略,骁武善骑射”,是十六国时期前秦国的奠基者。

苻洪的后裔子孙以先祖祭祀谶文为世传姓氏,称苻氏。

郡望

武都郡

周惠王十三年丁巳(公元前664年),齐国伐鄣。农历7月,国君胡公祥陈亡,城池失落,鄣国被灭。韅因兄亡邑,不得已逃至梁州定居。

天水郡

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

凉州

为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期改置为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其时辖地在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古各一部。

平凉郡

周郝王四十三年己丑(公元前272年),秦昭王灭义渠戎,置陇西、北地、上郡,平凉入秦国的版图,属北地郡。

历史名人

苻洪

(公元285~351年),氐族,字广世;略阳临渭人(今甘肃秦安)。西晋末年流民领袖,著名十六国时期前秦国奠基者,前秦国太祖惠武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50~351年为期一年,终年六十六岁。

苻健

(公元317~355年),氐族,字建业,苻洪之三子;略阳临渭人(今甘肃秦安)。著名十六国时期前秦国开国君主,前秦国世宗明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52~355年为期四年,终年三十九岁。

苻生

(公元335~357年),氐族,字长生,苻健之三子;略阳临渭人(今甘肃秦安)。十六国时期前秦国厉王,在位时间从公元355~357年为期三年,终年二十四岁。在位期间,前秦大臣被杀者甚多。他有一个残忍的嗜好:活剥兽皮和人皮,并听乐助兴,剥人皮时还要让人跳舞助兴。最终众叛亲离,被其堂弟苻坚所杀。

苻坚

苻坚(338——385),前秦第三代君主,氐族,字永固,苻雄之子,苻洪之孙,苻健之甥;略阳临渭人(今甘肃秦安)。著名十六国时期前秦国世祖宣昭皇帝,学识渊博,也很有作为,他灭掉了前燕(370),前凉(376),代国(376)。在他统治期间,任用贤相王猛,推广儒学,北方地区趋向安定。但他又盲目自大,不听劝阻,在淝水之战中惨败。加上对降将过度信任,还分散氐族人口到全国各地,使得氐族战斗力下降,最终淝水之战后北方又一片混乱。自己也在385年被降将羌族姚苌所杀。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即与他有关。在位时间从公元357~385年为期二十九年,终年四十八岁。

苻丕

(公元?~386年),氐族,字永叔,苻坚庶长子;略阳临渭人(今甘肃秦安)。十六国时期前秦国哀平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85~386年为期一年,终年岁数待考。

苻丕原为前秦长乐公,苻坚子,前秦内乱时在河北地区与鲜卑族慕容垂作战,曾得到东晋支持,但不久秦晋便不和,苻坚死后在晋阳(山西太原)称帝,但最终在386年被晋军所杀。

苻登

(公元343~394年),氐族,字文高,苻坚之族孙,苻敞之子;略阳临渭人(今甘肃秦安)。十六国时期前秦国高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86~394为期九年,终年五十二岁。

苻登,苻坚侄,苻坚死后在陇西抵抗后秦, 苻丕死后称帝,因为饥荒,曾让士兵吃“熟食”(战争中敌方士兵的尸体),引起后秦军的仇恨,与姚苌在新平、安定(陕甘两省交界处)一带拉锯作战(380年至394年),为人有勇无谋,但多有小胜利,394年,姚苌病逝后在马毛山(甘肃固原南)被姚苌子姚兴所杀。

苻崇

(公元?~394年),氐族,苻登之子;略阳临渭人(今甘肃秦安)。著名十六国时期前秦国末代皇帝。

苻朗

苻坚侄,前秦青州刺史。前秦内乱时投降东晋,被任命为员外散骑侍郎。好读书,喜欢谈玄论虚,游山玩水。但又十分愤世嫉俗,耻笑奸臣王国宝“人面狗心”,被王国宝所杀。

苻雄

(公元?~354年待考),氐族,字元才,苻洪之幼子;略阳临渭人(今甘肃秦安)。著名十六国时期前秦国丞相。少善兵书,多有谋略,好施下士,便弓马,有政术。苻健称帝后虽权侔人主,而谦恭奉法,被苻健视为周公。攻长安、破谢尚,均有功。后从太子苻苌帅众抵御桓温,大败于峣柳、白鹿原。后为拒桓温,呕心沥血,击退桓温后,不久病死,苻健哭之呕血。

苻菁

苻健侄,前秦将领,曾随苻健攻取关中。后不满苻生为太子,被 苻健所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9: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