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锥花鼠刺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锥花鼠刺 拉丁名: Itea thorelii Gagnep. 所属属:鼠刺属(Itea Linn.) 所属科: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形态特征灌木,高约0.5—2.5米;小枝无毛。叶薄革质,倒披针形,长4—10厘米,宽(0.5)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反卷。具稀疏的腺齿,两面无毛,侧脉4—6对,在叶面极不明显,背面突起;叶柄长0.5—1厘米,无毛。总状圆锥花序顶生,长5—10厘米,无毛或密被短柔毛;苞片针状或线状披针形,长2—3毫米;花梗长4—6毫米,无毛或被短柔毛;萼齿三角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被微柔毛;花瓣白色至淡黄绿色,长披针形,长约5毫米,花时直立;雄蕊与萼片对生,长约3毫米;花丝无毛;花药卵圆形,背着;子房半下位,无毛或被微柔毛,2心皮,仅下部紧贴;花柱仅中部分离;柱头头状。蒴果长约5毫米,二心皮叉开成90°以上。 分布及生境本种为我国新记录。分布于滇东南(麻栗坡);生于海拔1000—1100米的密林中或旷地。老挝(琅勃拉邦),越南北部(山萝、和平),泰国也有分布。 相似种本种在外形上与河岸鼠刺 I. riparia Coll. et Hemsl. 十分近似,但叶较小,倒披针形;总状圆锥花序,与后者容易区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