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懿德太子 |
释义 | 人物简介懿德太子李重润(682-701年),中宗李显与韦皇后之长子,高宗和武则天之嫡孙。本名重照,为避武则天讳,改为重润。重润幼时深得高宗的喜爱,立为皇太孙。文明元年(684年),其父中宗失位后,被废为庶人。重润素以信义为本,以孝道闻名于世。风神俊朗,年华正茂,年仅19岁即死于非命,深为时人惋惜。 史籍记载本名重照,避武后讳改焉。帝为皇太子时,生东宫,高宗喜甚,乳月满,为大赦天下,改元永淳。是岁,立为皇太孙,开府置官属。 帝问吏部侍郎裴敬彝、郎中王方庆,对曰:“礼有嫡子,无嫡孙。汉、魏太子在,子但封王。晋立愍怀子为皇太孙,齐立文惠子为皇太孙,皆居东宫。今有太子,又立太孙,于古无有。”帝曰:“自我作古若何?”对曰:“礼,君子抱孙不抱子,孙可以为王父尸者,昭穆同也。陛下肇建皇孙,本支千亿之庆。”帝悦,诏议官属。敬彝等奏置师、傅、友、文学、祭酒、左右长史、东西曹掾、主簿、管记、司录、六曹等官,加王府一级,然卒不补。将封嵩山,召太子赴东都,以太孙留守京师。 中宗失位,太孙府废,贬庶人,别囚之。帝复位,封邵王。大足中,张易之兄弟得幸武后,或谮重润与其女弟永泰郡主及主婿窃议,后怒,杖杀之,年十九。 重润秀容仪,以孝爱称,诛不缘罪,人皆流涕。神龙初,追赠皇太子及谥,陪葬乾陵,号墓为陵,赠主为公主。 死因之争关于他的死,一种说法是中宗从放逐的房州被召回复为太子后,武则天为了防止李、武两族之间的矛盾激化,订了李、武和好的誓文并铸成铁卷。曾经钻营太子位置的武承嗣和李家积怨极深,他德文儿子,即重润的妹夫武延基,与重润愤争斗殴,两人被一同处死。 另一种说法,是他俩同永泰公主私议张易之兄弟为何受宠入宫一事,被武则天下令杖杀。 死后昭雪中宗复位后,于神龙元年(705年)追为皇太子,号懿德。灵柩由洛阳迁葬乾陵,号墓为陵,并聘国子监裴粹亡女为冥婚,与之合葬。懿德太子墓在历史上曾被盗掘。1971年发掘时发现,墓道长108米,宽3.9米。由墓道、过洞、天井、前后甬道、前后墓室等8个部分组成,存放文物1730多件。墓内未设置墓志铭,只有玉质哀册,并在字画之间填金,这是与帝王等级相同的礼仪。墓内壁画40余幅,十分壮观。 懿德太子墓内,最大的看点是里面的壁画。据了解,懿德太子墓壁画450多平方米,石雕线刻画54平方米。墓内壁画比较完整的有40幅,分别绘在墓道、过洞、天井、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墙壁上。题材有仪仗队、青龙、白虎、城墙、阙楼、乐伎、男仆、宫女等,显示出李重润的显赫地位和特殊身份。 这些壁画内容丰富,色彩绚丽,生活气息浓郁,充分展现出盛唐皇室气势和环境,对研究唐代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也向人们展示了唐朝画师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将近一千三百年前中国已高度发展的绘画水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