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斑翅林鹩
释义

斑翅林鹩属小型鸟类。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鼻孔裸露被有鼻膜。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短小而柔软,尾羽12枚。跗蹠强健,具盾状鳞,趾及爪发达。羽被柔软厚密,为褐色或灰色,翅膀和尾巴有黑色条斑。喜欢居住在潮湿的地方,在森林下部活动,主要以昆虫和蜘蛛为生。

中文名称:斑翅林鹩

外文名称:Bar-winged Wood-wren,Bar-winged Wood Wren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纲:今鸟亚纲

目:雀形目

科:鹪鹩科

属:林鷦鹩属

拉丁学名:Henicorhina leucoptera

命名者:Fitzpatrick,

命名时间:Terborgh Willard,1977

外形特征

斑翅林鹩是一种小型鸣禽,身长11厘米。成鸟的上体是浅棕色,有灰色的前额。在前额和眼睛的狭窄边缘是中性灰色。披风是酱色。下背部至臀部和尾巴覆羽是红黄色,眼先白色,白眉延续至喙基。黑眼睛周围有清晰的不完整的白色环。脸颊,颧骨和颏部都布满了大量黑色和白色的斑点。四白色条纹扩大到翕和颈部两侧。黑色颧纹宽大。下颏,喉和前胸近白色。两翼中间部分的羽毛是灰色和棕色。下胸部具不同的灰白色,腹部和肛周肉桂色,尾巴下面褐色。

大覆羽和中覆羽有条型白色滚边。主要覆羽为黑色,有白色斑纹。双翼几乎全黑具有很宽的白边。尾部羽毛黑色。尾巴略交错,外尾羽约11毫米,比两个中央尾羽较短。嘴长直更薄。虹酱色。下颌骨上层黑色,尖端为白色。腿是黑灰色。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栖息于多种类型的森林:松树和橡树混交林、柏树林、山竹丛、再生次生林、草丛与一些分散的灌木丛地区。但由于其领地面积小,仍然受到栖息地退化的威胁。这是一种活跃的鸟类,通常以家庭或小团体活动,完全定居。在接近地面的灌木丛做短距离飞行,喜欢将它的尾巴翘到背上,几乎和头部一样高。主要在地面和草丛中取食无脊椎动物,也吃浆果和蔬菜 。

生长繁殖

繁殖期是12月到次年的6月。雌雄共同建巢,鸟巢的结构是一个球形建筑,一般建于低植被,灌木或竹丛中,巢外壳由植物纤维和粗草一起加固,内衬植物叶子、头发和羽毛。繁殖期在。每巢产卵2枚,白色有斑点。雌鸟单独孵化19或20天。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4 23: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