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坭簕竹
释义

坭簕竹竿高10-18米,直径4—7厘米,尾梢近直立或稍下弯,下部略呈“之”字形曲折;节间长25—35厘米,幼时薄被白蜡粉,通常无毛,本种竹材坚实,常作棚架用材。农村常有种植以作绿篱。

中文学名:坭簕竹

拉丁学名:Bambusa dissimulator McClure

别称:簕竹、坭竹、猪坦腩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族:竹超族

属:簕竹属

基本信息

坭簕竹

种中文名:坭簕竹

种拉丁名:Bambusa dissimulator McClure

种别名 :簕竹、坭竹、猪坦腩(广东)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簕竹属

属拉丁名:Bambusa

国内分布:粤

中国植物志:9(1):060

亚属中文名:簕竹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Bambusa

族中文名:?竹族

族拉丁名:BAMBUSEAE Trin.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有时竿基部数节间可具黄白色纵条纹,竿厚壁;节稍隆起,无毛,偶有基部一、二节生有短气根;分枝常自竿基部第一或第二节就开始分出单枝,上方各节则为3至数枝簇生,主枝较粗长,竿下部的分枝上常具硬或软的刺。箨鞘早落,革质,背面近无毛,或被不明显的糙硬毛。干时纵肋隆起,先端呈不对称的拱形;箨耳不相等,常有皱褶,边缘被波曲状缝毛,大耳长圆形至倒披针形,宽4—5毫米,小耳卵形至椭圆形,宽3—4毫米;箨舌高5—7毫米,边缘齿裂并条裂,被白色短流苏状毛;箨片直立,卵状三角形至卵状披针形,背面无毛, 棕色小刺毛,基部近圆形或近心形收窄,且其宽度约为箨鞘先端宽的3/5-1/2,箨片边 缘近基部被波曲状继毛。叶鞘通常近无毛,或粗糙或密生短硬毛,但以后变无毛;叶耳 不存在或稍微发育,当存在时常为卵形,鞘口继毛少而细弱;叶舌低矮,先端截形,边 缘近全,缘而无纤毛;叶片线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7—18厘米,宽10—18毫米,上表面 无毛,下表面疏生短柔毛,尤以沿中脉两侧的毛较密,先端渐尖具钻状尖头,基部近圆 形或宽楔形。假小穗单生或以数枚簇生于花枝各节,披针形,形扁,长约3厘米;先出 叶具2脊;具芽苞片通常2片,卵形,先端钝;小穗轴节间长2—3毫米,近内稃一侧扁 平而无毛,另一侧则粗糙,顶端膨大而其边缘被短纤毛;小穗含两性小花4或5朵,顶 端另有2至数朵不孕小花;颖常1片或有时不存在,形似外稃而较短;外稃披针形,长 达12毫米,背面无毛,纵脉不明显,先端钝或急尖而具近钻状的短尖头,边缘近顶端有 时被短纤毛;内稃具2脊,脊于近顶端强折叠,被短纤毛或粗糙,先端常户、一小簇毛而 近呈画笔状,脊间5脉;鳞被3,近相等,卵形或倒卵形,先端钝或微凹缺,边缘被长纤 毛;花丝分离,花药先端钝,微凹;子房倒卵形或卵形,具柄,顶端增厚而被糙硬毛;花柱单一,极短,被毛,柱头3分。笋期7—8月,花期3—4月。

产地分布

产广东。多生于丘陵旷地或村落附近。模式标本采自广州。

药用价值

【药 名】:坭簕竹

【拼 音】:NILEZHU

【来 源】:为竹亚科植物坭簕竹的根和叶。

【功 效】:清胃止呕、解犬毒。

【主 治】:用于胃热呕吐、狂犬病。

【性味归经】:甘,寒,入脾、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一12克。外用:捣敷。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广州、限于番禹和增城两县。

【拉丁名】:Bam-busa dissemulator Mc Clure

【考 证】:始载于《岭南科学杂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