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圩东村
释义
1 广东兴宁市刁坊镇下辖村

江苏省盐城市草庙镇圩东村地处大丰市东南部黄海之滨,截止至2002年底,该村占地面积5.2 平方公8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469户,1378人,耕地面积4180亩,有林地面积1140亩。1998年全村工农业产值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3662元,曾荣获国家绿化委员会授予的“全国绿化造林千佳村”称号。另有广东省兴宁市刁坊镇圩东村等同名村。

地理位置

圩东村位于刁坊镇东西部,东部隔河对岸是新兴村,南部是刁坊镇府所在地,是镇政治、文化、交通、经济的中心,间中是长征村,西北连接罗坝村。

行政区划

村内所辖细布岭陈屋,上下黎屋,大塘唇黄屋黎屋,新黎屋,雪光岭新老刁屋,沙圳上新老陈屋共三队,高屋廖屋,新廖屋、刘屋、棉祗坝丘屋,曾屋、蓝子黄,1956年合水移入村南面移民房八栋屋移民房共有3个自然屋住点。

姓氏分布

截止至2005年底,该村共有村民小组23个。总农户565户,总人口2217人。村中有黄、陈、黎、刁、廖、高、刘、李、练、丘、曾等十一个姓氏杂在其中。

自然状况

2005年该村有851亩水田,旱地120亩,山畲地500亩。全村西沟、兴将公路从北向西南贯穿其中,把村民分为西沟东和西沟西两部分。

历史沿革

村委会在兴将公路开发区旁,便于村民联系方便为村民办事,解放后统称罗坝乡,1978年以后改为圩东大队,1984—1987为圩东乡。1987年四月改为村民委员会,1989年9月统改为管理区办事处,1999年四月按选举法选出第一届村委会。

农村经济

1、该村春夏两季主要种植水稻为主,改革开放主要靠常规种植,费时、费力,投资大、成本重、产量低。改革开放以来,采用科学种田,培育良种、机耕操作。塑盘抛秧、科学管理,产量大增,实现吨谷村。除主粮外一年四季早熟与迟熟相间,主粮与杂粮(蚕豆、雪豆、小麦、粟类),花生、黄豆相间,瓜果相配,村中龙眼耀眼西沟,柑橙遍布山岭。

2、工副业也应运而生,2005年该村有劳动力1040人,除经营好自己的承包责任田外,还加工纺织或修理农用具,或自养猪、牛、羊、鸡。

3、引资、筑巢,招商成为重要任务。

基础建设

1、水利:20世纪70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全村共开了5条主要排灌沟,挖了截洪沟,修筑了高灌沟,农田耕作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

从2000年起,连续三年,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采取农田农户出,农业大家帮的办法,很快集资10多万元,搞了水沟三面光的工程,计有1000米长,但由于地处低洼,电排站毁坏,还有一部分农田不能旱涝保收。

2、乡道建设:全村有主道2.5公里,虽属主道,但仍是差,泥地质、品位低。1996年后实行公路硬底化,该村集资30多万元铺筑水坭乡道。兴将公路贯穿南北,又有沙刁路、沙雪路、还有高廖屋门前的水泥硬底的道路。

3、学校布局:村中有一所镇中心小学解决本村适龄儿童入学主要问题,但村边远地还有几个生产队的小孩要进入过去双岗小学读书,跨村不方便,学校又破烂,经村与村协商,政府出钱,商贤投资,村民出力共同把双岗小学建设好,便于儿童入学。

4、计生工作:全村上下认真贯彻基本政策,突出重点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工作,推广“三为主,三结合”的承包责任制,出生率逐年下降。

历届领导

时间 村别 书记

1976-1978 圩东 李道金

1978-1992 圩东 黎胜招

1992- 圩东 黄思明

名人乡贤

廖鸣欧 烈士将军

陈清涛 广州海关关长

陈梦涛 海南报社正处级

陈汉良 华南工学院教授退休

刘光平 深圳公安局处长

陈振强 广州军区某部副团级

陈锐鹏 副厅级,退休

黄思源 兴宁公路局副局长

2 江苏大丰市草庙镇下辖村

基本概况

圩东村利用海堤、圩堆、青坎、河坡、沟边大搞植树造林,拓植经济林果,全村现有成片造林面积700亩, 农田防护林网覆盖全村,所有耕地全部实现经济林网化,林木覆盖率达40%,初步形成了“河堤圩堆树成林,道路两旁树成行,农田沟边树成网”的圩东绿化生态经济特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圩东经验”就是“科学规划,优选品种,加强管理,注重市场,以林兴村,以果富民”,已成为大丰市农田经济林网建设的典型。

农业概况

圩东村以前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经常遭受台风、雨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经过和研究拟定了“以林兴村、以果富民”的发展思路,并在全村形成了共识,确立了三种模式:

一是成片造林模式。在全村四周营造了700 亩成片速生丰产林,主要用于壮大集体经济。

二是农田防护林网模式。全村由东向西,每150米营造一条农田防护林,主要用于防风抗台, 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三是农田经济林网模式。以东西向每50米营造一条经济林网,主要用于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农民收入。

实施过程中注重三个结合:

一是成片造林与农田林网相结合,农田四周及村庄均为林木所防护;二是农田防护林网与经济林网相结合。

三是长短线相结合,并且村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实行一包到底硬上交的办法。以经济林网为例,以长度定株数,以株数定上交,树跟田走,田随人走,从根本上解决了“春天栽,夏天黄,冬天下灶膛”的现象,成片造林以意杨为主,防护林则以荫蔽较小的水杉为主,经济林以柿子为主,搭配杜仲、银杏,以长补短,长短结合。

同时,开展了三项服务:一是提供苗木服务。村划出20亩地,建立苗圃,做到自繁、自育、自栽,就地取材,既降低了苗木成本,又9保证了苗木质量。

二是提供技术服务。该村在林业部门的支持下,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来村讲课,主要传授果树栽培管理及病虫防治技术。

三是提供销售服务。凡外地来收购果品的商贩,优先提供经营场地,并帮助安排食宿。

与此同时,还注重培植自己的果品经纪人,并制定优惠政策,对销售本地果品达到一定规模的大户进行奖励。小型水利土方任务上,以资代劳,农忙季节村林业队组织劳力帮助解决后顾之忧。2002年该村已培养出果品经纪人8人, 并利用各种关系在南京、上海等城市建立销售网点4个,与广州等地6个商家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营造农田经济林网,促进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大幅度提高。1999年全村成片造林活林木蓄积量达1万多立方米, 每年为集体增加净收入30多万元。全村4180亩经济林网,共105条,总长52.5公里。1999 年全村3000多亩柿子林网折实亩产柿子3500多公斤,亩产值2100元,仅此一项可增加农民收入60多万元。 经专家测算, 每年可新增经济效益130.5万元,其中果品收入95.9万元,占73.5 %。

同时, 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水土保持效果,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田间小气候。圩东村生态农业、持续农业,已具雏形,从2002年起,被国家列为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试点村、生态村建设试点村,被省列为沿海平原水土保持试点村。圩东村2002年起先后投资60多万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实现了路、电、水、广播、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六通”。

盐城大丰草庙镇圩东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05人,总户数491个,总耕地面积4180亩。1995年获得国家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的称号,1996年又获大丰市政府命名的全市“经济林网第一村”,1998年该村被大丰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现代化示范村”。

该村在绿化造林中,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中型河堤营造防护林,农田条排沟栽植经济林,全村160多条沟堤,4180亩农田全部实现经济林网化。1000多亩柿子林网已经进入盛果期,亩平年增效益100多元,其余3000多亩林网均已进入挂果期。预计4180亩林网全部进入盛果期时,仅此一项收入,全村可净增收入60万元以上。此外该村近几年在江界河、场群河等圩堤营造的617亩速生丰产林,每年可为集体创造30万元的效益,到2008年全村集体林木蓄积产值将超过600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村办“绿色银行”。

圩东村积极兴办绿色企业,不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社会事业的进步。标准化农田滴灌工程、现代化住宅小区示范工程应运而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4:2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