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勐遮镇 |
释义 | 勐遮镇是傣、汉、哈尼、拉祜、佤等多民族杂居的农业大镇。它的地理优势,产业化调整使得经济发展快速。 介绍勐遮镇地处勐海县中部偏西,地跨东经98°28′—100°10′,北纬21°62′—21°91′之间,距县城22公里,东邻勐海镇,东南连勐混镇,南与打洛镇交界,西南和西面与巴达、西定乡接壤,北依勐满镇,是云南省较大的坝子之一。最高海拨2147米,最低海拨1172米,镇政府驻地海拨1255米,海拔相对高差975米。年均气温为18.4℃,年均最高气温26.1℃,年平均最低气温13.3℃,极端最高气温36℃,极端最低气温-5.8℃,年平均降雨量1201.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761.6毫米,雾日约100天,相对湿度80%,冬春少雨,夏秋多雨,森林覆盖率为43.9%。坝子四周有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17座,素有“滇南粮仓”、“版纳粮库”、“渔米之乡”之称。 全镇总面积462平方公里,其中坝子面积15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3.77%。辖13个村民委员会,169个村民小组,5个镇属站所,22个县驻镇双管单位。镇内驻有黎明农工商联合公司和英茂糖业有限公司景真糖厂。全镇共有人口11171户52206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3. 7%,农业人口10333户50442人,农村劳动力35528人,是一个以傣民族为主体,哈尼、布朗、拉祜等多民族杂居的农业大镇。人口自然增长率5.72‰,辖区内人口密度为113人/平方公里。 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粮、蔗、茶是勐遮镇的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全镇共有耕地面积123247亩,其中水田面积85143亩,旱地面积38104亩,农业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26亩。200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144185 亩,其中:粮豆播种植面积95244亩,总产量达3843.9万公斤, 人均占有粮762公斤;完成甘蔗种植总面积27628亩,甘蔗农业产量11.73万吨;茶叶种植总面积22978亩,产干毛茶11384公担,全镇农业总产值18659 万元。亚麻种植面积3549亩,总产量达145.39万公斤,云麻种植面积1242亩,交售干麻皮14820公斤,“两麻”总收入171万余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7204万元;地方税收收入达26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17元。 全镇有乡镇企业510家,从业人员达1355人,其中骨干企业28家。有集贸市场7个,其中:村级农产品交易市场5个。境内有42公里沥青油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全镇共有中学2所,九年制学校2所,共有25 所小学校,其中:完小16所,高小4个,校点5个。有中心卫生院1所,医护人员36人,共有村级卫生室15个,乡村医生 45人。 历史勐宛傣语称“勐宛”,意为太阳照耀的地方。东汉归永昌郡哀牢县,唐南诏时属永昌节度,宋属大理金齿。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麓川思氏部酋兴起,在勐卯(今瑞丽)统一了几个部落,随之兼并勐宛(陇川),建立麓川王朝政权。元至元十三年(1276),在麓川统辖范围置麓川路、平缅路(置首府于今陇川坝北)。至顺元年(1330)置麓川军民总管府,统管原麓川地。至正十五年(1355),在姐兰(今缅甸南坎附近)置麓川平缅宣慰使司。“三征麓川”后,明正统九年(1444)撤麓川平缅宣慰使司,立陇川宣抚司,辖今陇川、瑞丽、遮放及缅属高丽等地区。 公元450年,居住在保山卡斯洼的傣族部落首领法赛练率367户,迁徙到今陇川坝尾南宛河旁定居。法赛练氏部落统治勐宛480年,传19代。900余年,德昂族首领莽达良率众征服勐宛,在雷基(今洋人街)建立德昂王城。莽氏家族统治陇川304年。1233年,勐宛被勐卯王混贺罕兼并。元至元六年(1340)思可法立为勐卯王,迁都“姐兰”,建立麓川王国,并开始向德宏及保山地区扩张。明王朝为巩固其统治,派兵“三征麓川”,于正统九年(1444),立陇川宣抚司(正四品)。1447年,明朝庭废恭项,立原同知多歪孟为陇川宣抚使,沿袭28代,执政503年。 清沿明制民国时期,1912年设弹压委员,划入户撒、腊撒两司地。1916年改为行政委员,行署旱季住章凤,雨季住杉木笼。同年,户撒划归干崖,腊撒归勐卯。1932年改设陇川设治局,隶属云南第一殖边督办。(出处) 1950年5月陇川解放。1951年12月21日成立陇川县各民族联合政府,隶属保山专区管辖。同年10月,瑞、陇两县合并,称瑞丽县。1959年9月,瑞、陇分开,重置陇川县,隶属德宏州。1969年建人民公社。 1993年修复“洋八”公路,县委、县政府正式迁到章凤挂牌办公。1998年3月20日,陇川县城正式搬迁至章凤口岸;4月2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将陇川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城子镇迁至章凤镇。2001年原驻老县城各机关相继完成搬迁工作。 文化教育镇内有文化服务中心1个,现有职工9人。多年来,勐遮镇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文艺生活为目标,不断加强文体队伍建设,先后组建成立了镇民间三跺脚协会、新闻协会、赞哈协会等群众文艺团体。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通过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节庆表演等形式。镇每年都举办一次遮坝杯足球赛,其中,一只参赛队组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足球队,队员披着加沙踢球,成为足球场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曾被中央电视台以“和尚踢球也疯狂”为题编成宣传片,在《体育人间》栏目中播放。老年协会和老年体协活动在县内开展的也是有声有色,13个村委会中已有7个成立了协会。2002――2005年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农民体育协会、云南省体育局、农业厅、民政厅、教育厅、文化厅等部门,授予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云南省体育特色乡(镇)”、“云南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云南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有11个村民委员会9797户安装有线电视9797台,电视覆盖率94.81%。 精神文明精神文明逐步提高,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创新精神文明活动的载体,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大力开展一系列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提高农村的文明水平和农民素质以及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有省级文明单位1个,州级文明单位5个,县级文明单位19个。宣传、文化、工青妇、农业等部门通力协作,多管齐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文化、科技、卫生等“三下乡”活动和各种素质教育培训和技能培训。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行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竞聘上岗制,积极对部分困难学生实行减免、资助,采取各种措施“控辍保学”,巩固普九成果。辖区共有2所县级中学(勐海县第三中学、黎明中学)及25所学校(其中:2所九义、10所完小、1所幼儿园及12所高小点)。教职工556人(其中,小学339人、中学217人)。有初中生3518人,小学生4858人,幼儿学前班711人。小学入学率99.8%,升学率98.7%,初中毛入学率100%,年巩固率98.8%。2006年10月,“两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人文地理勐遮,系傣语地名,勐,意为平坝或区域.。遮,意为水浸泡过的平坝。勐遮,古代称为“爹米牙腊他”。传说,此地为湖泊时,曾有龟魔、蛇魔、雕魔盘踞,残害生灵,地无人迹,傣族勇士“召底咩”游经该地,与恶魔相斗,“召底咩”用宝剑杀死了诸魔,将尸体浸泡于湖中。一帕召(佛祖)云游到此地,闻到尸体发臭,便用袈裟扇尽了腥臭味。帕召又用佛杖在坝子中一划,开出一道大河,名叫“南哈”(意为臭水河)。有了河,湖泊中的水流干了,坝子显露出草地,这时来了狩猎人,放火烧草,火烟飘到远方,人们沿着火烟方向迁来定居。 傣族―是勐遮的主体民族,有“水”、“旱”傣之分,水傣为世居,旱傣多自景谷勐班迁来,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住房为杆栏式竹楼。男性好戴礼帽,善纹身。女性身着筒裙,多系银腰带,喜镀金牙。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又称巴利语系佛教,小乘佛教),丧葬多行火葬,个别土葬或水葬。节日主要有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三大节日。每年傣历6月24至26日(公历4月13日至15日)都要欢度傣历新年节,届时以村寨为单位活动,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举行泼水、敲象脚鼓、跳孔雀舞、放高升、丢包等“赶摆”活动。佛教斋戒期开始俗称关门节,固定在傣历年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期满日称开门节,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斋戒期间,人们听经拜佛,不事嫁娶。 拉祜族―境内的拉祜族寨有10余寨,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历史上都是以刀耕火种,轮歇游耕的农业为主。妇女多穿黑布开襟长衣衫,长到脚面,开岔至腰部,衣领和开岔处都镶绣彩色花边和银泡,下穿长裤。男子穿黑色对襟短衫,下穿大长裤。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崇拜万物有灵,喜歌善舞。民间有“对唱曲子”、“跳笙”等娱乐歌舞习俗。主要节日有“拉祜扩节”等。 景真八角亭:座落于勐遮镇景真村委会境内,是当地的主要佛寺建筑物,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傣族史书记载,此亭系景真高僧厅蚌叫在傣历1063年(公元170年)主持建造的,由座、身、檐、面、顶五个部分组成。高21米,底直径10米,傣族“干栏”建筑形成,砖木结构。亭身分8个大面,31个小面,交成32个角。24面墙壁构成亭室,室内供有一尊释迦牟尼的铜像。东南西北各立门户,正门有木梯和石阶与地面相接。台阶两侧雕龙塑狮,形象生动传神。12棵10米长的横梁托着10层别致的八角状亭面,上盖金黄色的琉璃瓦,逐层收缩,汇聚绝顶。顶冠上是一具铝制的莲花形华盖,华盖上面立一根4米长的铁竿,铁竿顶端置一面三角形小旗,亭座浮雕有象、牛、马、虎、狮等各种动物图像,亭门上雕有太阳花和交尾龙,风檐板间嵌着色彩鲜艳的奇花异草,楼阁上挂铜铃数十个,微风吹拂便传出隐隐铃声。 该亭造型独特,工艺精细,综合地反映了傣族民间的建筑艺术。 曼瓦瀑布(傣语:回大曼瓦):位于勐遮坝北,曼洪村委会曼瓦寨旁的山林中,距勐遮镇政府9公里。瀑布由一道大瀑布和几道小瀑布组成,其中的一道小瀑布象S形,瀑布水面宽约2米,高约7——8米。大瀑布水面宽约6——7米,高约20余米。 乌龟山大榕树(俗称大青树):被誉为勐遮坝大榕树之王。据傣族文史资料记载和民间传说,此树已有1002岁,是一个名叫召树力牙哈的瑞丽傣族头人,从德宏带来的树种,在“勐遮大佛塔”建塔前种下。大榕树直径3米,高30米,如今尚根深叶茂,四季常青。 乌龟山战斗:1950年(傣历131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3军37师副师长吴效闵和38师114团政委赵培宪指挥的114团两个营(实力4个加强连,约500人),在追歼敌人时和师主力失掉联系后,发现敌第8军107师509团流散一股约800人与第26军93师278团残部会合共1500余人窜过墨江、澜沧江向中缅边界逃跑,准备在南峤坐飞机逃台。 发现敌人的动向后,吴效闵和赵培宪率领部队昼夜追击。连续9天走了1400多里路,经思茅直下车里。边纵9支队政治部主任唐登岷也率领机动营配合这次追歼战,同时,支队电令在镇源作战的42团急返普洱,南下车佛南,又令在缅宁、澜沧阻敌的43团顺江南下到南峤合围歼敌。2月9日,114团两个营到达小勐养与驻守勐养的车佛南整训部队汇合,又沿澜沧江直下橄榄坝,力争在澜沧江东岸和江边歼灭敌人。2月10日清晨,部队赶到橄榄坝时,敌人已在4小时前渡过澜沧江逃离橄榄坝,往佛海南峤方向逃窜,但江对岸还留有后卫部队防守。278团残部由93师师长叶植南指挥,14日到达南峤,并在乌龟山修筑野战工事,派出1个营到勐阿方向巡逻。14日拂晓,追击部队乘着黑幕和浓雾,渡江成功,立即日夜兼程,向佛海、南峤方向追歼残敌。15日下午,部队到达佛海县的黑龙潭,了解到敌已全部集中到南峤,准备乘飞机逃台,即改道勐混、直插南峤。16日下午部队到达景真寨子,指挥部设在景真土司刀廷荣家。吴效闵、赵培宪、唐登岷立即研究部署攻打敌南峤县政府和敌93师司令部所在地——乌龟山。 乌龟山一仗,击毙敌70多名,俘敌500多名,缴获各种武器1000余件,弹药和其它物资一批。南峤乌龟山战斗结束,西双版纳全境解放。 基础设施全镇共有13个村委会,169个村民小组。有143个村小组已通自来水,村民小组全部通电。境内有42公里沥青油路,村村通公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有供电所1个,自来水厂1个,有线电视覆盖率为91.24%,广播覆盖率100%。 全镇有汽车208辆,微型客货两用车43辆,微型客车21辆,小汽车101辆、摩托车9479辆。程控电话遍布全镇,邮电通讯覆盖全镇,方便快捷。13个村委会169个村民小组通电话,有程控电话7503部,手机(包括小灵通)670部。 镇内有中型水库2件、小(一)型水库2件、小(二)型水库17件,总库容4600万立方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万亩,水利化程度53%。 建有足球场、门球场、篮球场、戏台等多位一体的多功能民族体育广场1块;集放映、演出、开会为一体的民族小礼堂1个;有水泥篮球场26个11700平方米,足球场4个10800平方米,门球场1个300平方米。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并取得实效。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省政府实施“富民兴边”战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市场流通、招商引资等各项建设投资力度明显加快,并取得实效。完成国家投资3279万元的坡改梯项目1972.51亩。受益4个村1763户29046亩的土地整理项目全面启动,新增耕地率3.1%。积极争取农业开发项目资金240万元,完成了曼杭混、曼根、曼短的机耕路建设;投资400余万元建设勐邦水库东西干渠“三面光”引水灌溉工程(属大型灌区第四期工程)。投入资金9万元,新建水库灌溉沟渠工程1件。投资566万元,完成了曼洪村辽原、曼海、曼旺傣、曼旺迈小组,曼令村坝波、曼回、曼令大寨、先往新寨,南楞、安乐10个村寨的人畜饮水工程,使550户2525人用上了自来水,极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投资41万元对勐遮大街进行了维修和绿化。完成曼岭、曼勐养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逐步驶入“快车道”。2006年5月起,按照中央、省、州、县关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及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建设“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的发展目标,切实加强领导,在充分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完成了2006年州级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村的曼根曼庄小组,曼洪村曼洪、曼养坎小组,曼恩村曼杭混、曼拉麻、曼恩小组的建设规划和勐遮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申报了曼令、南楞人口较少聚居民族项目专项资金。抓住县水利局开发勐邦水库的有利时机,完成了曼弄村勐邦小组旅游度假村可行性规划。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在抓好试点村工作的同时,注意抓好整体推进,认真实施农民增收、新型农民培训、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六大工程,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并取得明显成效,逐步驶入“快车道”。 特色产业粮、蔗、茶是勐遮镇的三大传统经济支柱产业。多年来,勐遮镇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技为动力,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稳定粮食生产,调整产业结构,走科技兴农之路,不断推广应用新技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农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农业生产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迈进。 一、粮食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引进优质水稻品种和调整种植结构,把种植优质稻作为主要发展项目,使粮食产业朝着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2007年粮豆播种面积95244亩,总产量3864万公斤,其中,水稻种植面积87000亩(其中,优质稻滇屯“502”面积3.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40.2%。),总产3700万公斤,平均单产430公斤。引进超级杂交稻“准两优527号”试种成功,亩产高达786.25公斤,改写了我州水稻单产最高历史纪录。 二、甘蔗产业现有甘蔗面积2.86万亩,其中,下田甘蔗1.33亩,旱地甘蔗1.53万亩。有百亩连片蔗园31片。,按照“提高单产、甘蔗下田、确保总产”的方针,大力推进“吨糖田”建设,积极发展甘蔗生产。认真抓好良种推广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落实和指导农民抓好种植及病、虫、鼠、害等中期管理工作。06/07榨季甘蔗农业产量10.33万吨,工业产量7.5万吨。 三、茶叶产业把茶叶种植与退耕还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云抗10号”、“云抗15号”为主的优良品种推广种植。抓好低产茶园改植换种,建设无公害茶园,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现有茶园面积19082亩,其中,可采摘面积15117亩,茶叶产量12039公担(红毛茶290公担,绿毛茶11749公担)。全镇有茶叶初制所156户,精制加工厂7家,为我镇群众打开了原料收购渠道,同时解决部份人员劳动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得到一定的转移。 四、畜牧业畜牧业不断发展壮大,大牲畜存栏14016头,生猪存栏36223头,出栏17556头,家禽存笼195450羽。不断提高产业升级,以曼燕大牲畜交易市场为依托,培植养殖示范村、养殖大户、重点户和营销大户。加快生猪品种改良和牛冻精改良步伐,促进和带动全镇畜牧业的发展。 五、蔬菜产业利用距州、县较近和冬闲田多的优势,大力发展冬早蔬菜、瓜果种植。2006年种植15707亩,总产1059.2万公斤。小米辣、苦瓜、鱼腥草、青菜等有特色。 六、水产养殖加快水产业的发展,水产品养殖面积达29407亩,产量3091吨。推广田、沟、路配套的“稻鱼工程”建设,稻田养鱼面积达2.6万亩,产量2116吨。在曼扫村委会成立了稻田养鱼协会,形成独特的稻鱼发展模式。 资源环境气候勐遮镇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由于受来自勐加拉湾的潮湿气候和干暖的西风支急流的季节交替和控制,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多雾日,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四季如春”的特点。全年平均气温18.4℃,平均最高温26.1℃,最低气温13.3℃,极端最高气温36℃,极端最低气温-5.8℃。年平均降雨量1201.9毫米,雾日约100天,相对湿度80%。年平均日照时数1980—2330小时。冬春少雨,夏秋多雨。 勐遮土地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水稻、甘蔗、茶叶、玉米、蔬菜、豆类、薯类、油料等农作物。全镇有林地16.6万亩,森林覆盖率43.9%。 鱼米之乡境内有仙人脚、南双岭、广涩撞、曼弄山、广塔香勐等山梁。水资源丰富,坝子四周有中型水库2件、小(一型)水库2件、小(二型)水库17件、坝塘59件、鱼塘遍布,适宜发展水产养殖,素有“滇南粮仓”、“版纳粮库”、“鱼米之乡”之称。主要河流有南哈河,与南开河交汇后称流沙河,属澜沧江水系。 动植物资源丰富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植物有樟、松、椿、刺考、毛叶青冈、毛木荷、榕树(大青树)、菩提树,还有人工种植的按树、铁刀木(核心树)、台湾相思、银桦、龙竹、蕃木瓜、蕃石榴等。动物有野鸡、野鸭、野猪、野猫、马鹿、麂子、野牛、穿山甲、乌龟、布谷鸟、油雀、山雀、喜雀、白鹭鸶、画眉鸟、八歌、莽蛇等。有草鱼、鲤鱼、鲢鱼、罗非鱼、泥鳅、本地江鳅、黄鳝、螃蟹、螺蛳等水产。有甜笋、小苦笋、黄笋、刺竹笋、大竹笋等食用竹笋。野生菌类有大红菌、奶浆菌、米汤菌、鸡枞、菇堆菌、扫把菌、木耳、磨菇等。有丰富的锰、铁等矿藏资源待探和开发利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