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邳州市港上中学
释义

校史沿革

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邳州市港上中学是一所拥有五十年建校历史的农村初级中学。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几代港中人秉承“以人为本,以德立校,文化关怀,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辉煌港中

张希营,男,汉族,1962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1984年8月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中学高级教师。连续13年任高三毕业班语文课和班主任,历任铁富高中年级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铁富初中校长、党支部书记。现任港上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

张希营任邳州市铁富高中校长办公室主任期间,协助领导创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负责筹建校史馆,整理创建档案,该校顺利通过三星级高中验收。2002年2月起张希营任铁富初中校长,仅仅两年时间,该校四星级重点高中升学人数翻了两番,超过120多人,进入邳州市综合考核前三名,使这所从前位居中游一直徘徊不前的邳北老校焕发了青春,一跃成为邳北名校、强校、大校。

2004年8月起张希营任港上中学校长。当时的港上中学,教学质量在邳州市处于中下游,骨干教师纷纷外流,同时学校还面临着危房改造、联中撤并、学校扩建、“六有”工程建设,许多工作千头万绪,未来是个未知数,前途未卜,荆棘丛生……他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接下“军令状”。他不畏艰难,敢为人先,敢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情,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他结合当时形势,振臂一挥,提出了“弘扬长征精神,创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的奋斗目标。他带领全体教职工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学校于2005年12月高标准通过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验收,为港上镇六万老百姓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张希营坚持学陶师陶,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滋养当前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学校也被申报为江苏省第四批陶行知实验学校。他十分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主持承担了一项国家级陶研课题《农村初中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他提出了“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战略,为使学校走在全市课程改革的前列,他积极投入到教研教改活动中去,深入到课堂教学中听课、评课,率先在全市推行集体备课。

张希营提出“细节决定成败、落实重于一切”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到港上中学后,他打破以往吃“大锅饭”的管理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激励机制,严格奖惩,对各岗位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职工评优晋级、奖惩的主要依据。在精细化的管理下,港上中学中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三年迈出三大步:

正是我们对教学进行了严格管理,教学质量开始大幅度攀升,仅以2005年中考为例,港上中学有88名学生的中考总分超过720分,录取运河中学的学生达64人,进入邳州市前十名,挤入第一方阵。2006年中考稳中有升,继续在邳北保持绝对领先优势;2007年中考四星级高中进线人数突破百人大关,位居邳州市前列。

近年来,张希营先后荣获省市“先进教育工作者”、“青年名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称号,是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他先后参加了江苏省农村校长培训班、徐州市骨干校长提高班进修培训。1992年起,他连续两届当选为邳州市政协委员。2006年7月他光荣地出席了邳州市第11次党代会。2007年他荣获邳州市“教育骄傲”年度人物,2011年邳州市荣获“江苏省绿色学校”的评估验收。

在张希营的领导下,港上中学三年来连续荣获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徐州市“十佳文化校园”、徐州市“优秀家长学校”、徐州市“教育科研成果奖”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迎接省、市领导检查,赢得了社会各界和港上镇老百姓的广泛赞誉,树起了农村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被誉为绽放在大沂河岸边的“金花”。

学校领导

校级领导

党委书记: 张希营(正科级

党委副书记 业务校长 杨柏柱

副校长 曹恩华

工会主席 钱居明

二级领导

校长办公室 主任 刘清国(副科级)

教务处 主任 胡新岭

初一年级 主任 薛云飞

初二年组 主任 冯维

初三年级组 主任 石海峰

宿舍 主任 冯波

继往开来

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集人文特色、地方特色、艺术特色于一体,既有整体统筹安排,又注意局部精雕细刻,让每一处、每一点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作用。具体特色表现在:一、注重人文特色为让师生走进校门便置身于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从而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促进身心健康,我们的校园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处处体现着积极向上的主旋律和亲切的人文关怀。1、优化和激活校园环境,赋予建筑物特殊含义和称谓,发挥其积极作用。如东西两条水泥路分别命名为“智慧大道”和“成才大道”。办公楼综合楼为“敬业楼”,两幢教学楼分别为“立德楼”、“启智楼”。在建筑物的醒目位置上悬挂人文化的“校长寄语”――对老师的寄语是:“成功的教育在于用心。用心去感悟教学,才能总结得失,精益求精;用心去感悟学生,才能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心去反思自己,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做有思想的教师,让我们共同用心吧!”;对学生的寄语是:“珍惜你在校的每一天,在这里,我们将为你的人生铺设一条金色的阳光大道,为你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里,我们将为你插上一双坚强有力的翅膀,让你信心百倍地飞向你的理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人生之路上,让我们共勉前行。”2、鼓励师生设计出特色鲜明的室训,以树立他们自豪感和责任心。这里举几个例子略见一斑,如党员活动室:“立德、立言、立行,慎权、慎欲、慎独”;教务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办公室:“博爱、敬业、尚研、创新”;阅览室:“你轻轻的来带来安静,你悄悄的走带走知识”;食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3、校园里不同地点的文字牌设计一些公益广告、名言警句,让师生时时受到美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智慧大道旁有“今天我以港中为荣,明天港中以我为荣”;操场边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花园里有“花儿无声,请你精心呵护”;自来水龙头旁“请不要在无人的时候让水龙头哭泣”;楼梯口“慢步轻声,更能显出您的温文尔雅”……二、突出地方特色港上镇是天下银杏第一镇,银杏是港上镇的第一张名片,国家银杏博览园的主景点就矗立在沂河东岸的港上镇,那里有历经千年的银杏姊妹树和流传千年的传说。雄壮的姊妹树和凄美的神话传说相得益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银杏树同时也是港上中学校园的特色景观。我们实施了“千株银杏进校园,银杏文化进课堂”等两大举措。这里既有历经沧桑的百年古银杏,也有蒸蒸日上、茁壮生长的新生苗。我们选编了以银杏为主题的校本教材《家乡的骄傲——银杏》、《历代诗人咏银杏》,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古今名家的银杏诗词在墙上随处可见。滔滔不息的沂河水哺育了港上镇的这片沃土,也孕育了港上中学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全国中语会、中国校园文学研究会评为“全国十佳文学社团”的“大沂河文学社”就深深地扎根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三、彰显艺术特色学校整体布局遵循科学性、艺术性原则,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三区分明,东西花园遥相呼应,文化广场五色彩砖编织精美图案。走在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上,两旁的萋萋芳草、似锦繁花定会让您驻足流连。放眼望去,挺拔雄壮的教学楼,晶莹剔透的喷泉假山,傲然屹立的“点睛石”,郁郁葱葱的翠竹林,典雅别致的蘑菇亭……简直就是一幅幅巧夺天工的艺术作品。这里,魅力无处不在;这里,活力无处不在;这里,和谐无处不在。这里,处处皆景点,处处蕴文化,处处寓教育,处处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新世纪的港中人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的背景分析

一、 学校办学的优势:

(一)初步形成了团结向上的港中精神和“人和文化”。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人和校兴”成为学校的精神底蕴。港中人一直有着“五朵金花”的情结。新一届领导班子都深知办好学校的三个境界:即第一层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第二层次,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第三层次,文化领导、共创愿景,持续发展。毫无疑问,第三层次是最高的境界。目前,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文化关怀”而创建示范初中是港中人共同的愿景,可使港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学校发展,德育为先。德育工作已成为学校工作的基石。长期以来,学校十分强调师德建设,重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多种活动为载体,拓宽德育渠道,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等有机结合的德育网络。近年来学校还开展诚信教育、责任教育等。处处以江苏省德育先进校为标准,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抓实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学校历来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强调“重学习、练内功、树形象”。着眼“校本培训”,尝试“三级集体备课”,即第一级范例讨论,专家引领;第二级集思广益、集体讨论、资源共享;第三级二次备课、张扬个性。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相当数量的教师挑起了教育教学的大梁。

(四)学校发展赢得新的机遇。近年来,省“三新一亮”、“危房改造”、“六有工程”、“实验设备赞助”等工程补助使学校获得了发展的契机。港上镇党委政府与教育局达成共识,省“实验幼儿园”、“省实验小学”、“省示范初中”一条龙创建是对学校最大的支持。

二、学校发展的社会环境分析及面临的挑战。

(一)学校地处天下银杏第一镇港上镇,港上镇各项工作都名列邳州市前茅,银杏产业使港上镇人民生活富裕,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为港上中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二)但是,百姓富裕对港上中学的生源却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百姓手中有钱,纷纷把孩子送往县城读书,严重影响了港上中学的生源特别是优生的生源

(三)近年来邳州教育的飞速发展使各校生存空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邳州市41所初中,运河中学、明德中学、红旗中学、铁富中学、邳州六中、碾庄中学等一直是初中传统强校,像港上中学好则冲进前八,差则退居中游的学校有十余所,邳州教育的集团优势使得任何一所学校都是不进则退,退则挨打。

第二部分: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一、 指导思想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我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认真领会和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素质教育的一系列精神,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现代化人才。

深刻体会和实施李源潮书记、徐鸣书记等省市领导的讲话,将依法治校和学校主动发展结合起来,在法律基础上学校不断改革发展,并体现人本思想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

二、 学校的办学理念

学校以“以人为本,文化关怀,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和谐发展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化,是我校对素质教育的实践,对全面发展的具体诠释。

学生要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必须具备多种素质和能力,同时这些素质和能力在具体的人身上应该体现出和谐统一。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必须全面发展,各方面和谐发展。这样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较充分发展得到了统一。

我们并不奢望学生各种素质都优秀,各种能力都具备,而是希望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能够在学校创造的环境中,得到自己的最佳发展,使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较快的提高。譬如就文化学习来说,对于尖子生,我们以“木桶理论”和田径十项全能运动员允许有他的强项但绝不允许出现弱项等道理引导他们,让他们在保住强科的同时,坚决把弱科补上来,以提高总分的竞争力。对于中等生,我们旨在提高他们的强项科目。而对于学困生,我们认为学习困难的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学习自信心差,学习积极性差。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他们都经历了学习过程的失败。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通过帮助学生成功使之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使学生从反复失败的恶性循环演变为反复成功的良性循环。“成功是成功之母”,对未成年的孩子,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坚信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是可以提高的,探索新的方法使学生得到提高,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提高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特别是全国出现“一中”现象(资源好、生源好、师源好)的今天,农村初中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提高,任务更加艰巨。

学生能否和谐健康的发展, 取决于学生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校园是否发展。近年来,我校贯彻“和谐发展”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在积极创建教师和谐发展平台,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基础上,努力创建学生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在今后的学校教育中,我们将努力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发展每位学生的特长,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价值,健全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以人为本,文化关怀,和谐发展”必须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个人,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任何停顿、懈怠乃至倒退都是没有意义的。这里的可持续发展有师、生、校三层含义:一是学生并不以考上四星级高中为终极目标,学校更关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关注掌握多种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培养。二是教师也必须可持续发展。在港中工作的教师应该是伴着教育教学成长的教师。校长要有人格魅力,要做学者型、专家型校长,要有善于发现优点的眼睛。要有思想,懂业务,会管理,可以领导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应努力创设一个个连续的台阶,让教师不断成长发展,最后让大批的教师成为科研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和特长型教师,让教师在港中创造自己职业中的辉煌,感受到伴随事业发展而来的成就感、幸福感。在教师和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也不断向前持续发展。学校的发展应是不以校长的更换为断续,而是人文精神的延续和升华,以内涵不断丰富、特色愈加鲜明、管理不断进入更高的层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为特点的。这种发展是高目标、高起点的、渐进的、可持续的,越是发展学校越有生机和活力。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的目标

一、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学校通过三年的努力,成为一所整体管理规范、教育质量高、学生发展和谐、社会信誉较高、学校特色鲜明、邳州市名列前茅、在苏北较有影响的一流示范初中。巩固省级示范初中创建成果并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二、 阶段目标

第一年发展目标(2007、1——2008、1)(完善阶段)

完善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包括《教学奖励方案》、《教师考核方案》、《教师管理条例》、《课堂教学常规及教学评价》、《初三备考方案》、《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奖罚条例》等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管理。加强班子建设,强化目标管理;加强队伍建设,重点在培养教师团结协作精神和爱校意识、服务意识;推行“开放的课堂和学生自主学习之研究”,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强调不要浪费时间,勤奋学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以读名著、名人传记为主的读书活动,建立多个宣传栏,宣传师生中的好人好事,特别是勤奋好学,成绩优秀的学生,树立学生中的典型;进一步规范课外活动,努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中考成绩稳步提升,办学效益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

第二年发展目标(2008、1——2009、1)(稳步阶段)

建立健全适应学校发展的管理体系;完成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着力加强校园文化的软件建设;建成一支具有战斗力,有一定科研素质的教师队伍,校风、教风、学风有较大的进步,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开放的课堂和学生自主学习之研究”取得显著成效,学校教育教学步入良性运作阶段。中考成绩大面积提升,多项考核位居邳州市前列,办学效益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第三年发展目标(2009、1——2010、1)( 提升阶段)

建成一支不怕苦、品德优、业务精、能力能、勇于进取的高素质的科研型教师队伍,形成精神团队;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形成办学特色,在人文教育、教育科研、实验教学等方面特色鲜明;形成课堂教学模式——分组合作教学;构建学校的评价体系,保证规划实施;完成学校的整体建设,搞好后勤保障;中考成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位居全市前十名,跨进第一方队。办学效益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赞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