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陬市镇 |
释义 | 陬市镇原名陬溪,后因此地为沅水木材集散中心之一,加之产桂花糖出名,集镇逐年繁荣,成为仅次于县城的集镇,逐改为陬市镇。 陬市镇辖下街、上街、解放街、兴盛街、李家洲、万家咀6个居委会;崇庆、酒铺、五桂、毛家桥、指防(口)、东林、高湾、高家岗、朱家岗、长乐、戴家口、李家岗、杨家巷、三里铺、畹田、郊区、茶庵、新堤、鸬鹚洲、竹林、畲田(坪)、塞水(庵)、鹿田(坪)、黄溪港、冯家垱、印山(庵)、神仙桥、土地坡、长岭、黄花(桥)、洋洲31个村委会。邮编:415701 历史沿革据《桃源县志》记载:陬溪在县东北四十里,源出安福县(今临澧)界,南经观音桥入沅。地名以陬溪命名。 陬,(zou)意为角落。所谓山陬海隅,即山之脚海之角的意思。 陬溪地名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很久以前的一天,八洞神仙中的张果老挑着一担水桶,来到洞庭湖北岸取水。他一担水挑起来,洞庭湖水竟一下子降了三尺。他正待离去,突然来了成百上千的老百姓。他们齐跪在张果老面前说:“大仙,救救我们吧!洞庭北岸一带,已经百日无雨,粮食无收,饮水也很困难了。”张果老放下担子说:“好吧,我给你们挑几担水去就是了!”百姓大喜:“谢谢大仙大仁慈爱民!可是,这么多水,装在哪儿呢?”张果老摸了摸脑壳:“有了!有了!”只见他显出法身,身子高入云端,扁担长约万丈,威武极了。他在洞庭北岸猛跳了八下,落脚处留下了十六个大坑。然后,将桶中的水分别倒入这十六个大坑中,坑坑都装满了。这就是现在的枫树上八湖(潭家湖、周家湖、草湖、童家湖、泥鳅湖、苏家湖、田湖、刘家湖)和陬市的下八湖(杨家湖、巴巴湖、太子湖、长乐湖、李家湖、戴家湖、何家湖、毛家湖)。虽然十六个湖装满了水,可是百姓们还是长跪不起。张果老莫名其妙了:“你们还要什么啊?”百姓们说:“大仙,这些水坑要是又遇上今年这么大的旱情,会干涸的,我们又上哪儿去找水呢?”张果老想了想说:“有了!”顺手将扁担一头点在洞庭湖中,随手一拖,弯弯曲曲的一道溪流开出来了,洞庭湖水哗哗倒流入上下十六湖。张果老笑着说:“今后你们就不用愁了!天干时,你们管好湖水;涨水时,让水流入洞庭湖。保你们年年丰收,岁岁太平!”百隆们叩谢张果老。张果老哈哈笑着说:“这条溪在洞庭湖一角,就叫陬溪吧!” 常德河洑犀牛岩是个有些神秘的地方。沅水河道在这里突然向内弯进一个半圆形的凹形,面积大约有一两千平方米吧。凹形的上方是一座小山包,下方是一片锗红色的砂岩,这就是著名的犀牛岩。沅水流过犀牛岩后,产生一个又一个的旋涡,连绵不断地向下流去。尤其在涨水季节,在犀牛岩这段水面上,直到河中央都是一个个巨大的旋涡。“洑”的字面意义中有“旋涡”的意思。《水经注·沔水》中记“又东为净滩,夏水急盛,川多湍洑。”称流水因急盛而产生旋涡为“湍洑”。这也许是“河洑”地名的一个由来吧。那片锗红色的砂岩从水面伸出,最高处大约有十来米高,水下有多深,谁也不知道。听老人们说,很久很久以前,当河水暴涨时,有人曾看到从这个凹形的水面底下冲出一只木桨,上面写有“四川娥眉”的字样。又传说犀牛岩这里出红尾红眼的鳊鱼,说是犀牛岩下面有一条暗河通到四川峨眉山,这些红尾红眼的鳊鱼就是从这条暗河里出来的。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叶,还真发生了这种事。大约是一九七五年前后,连续两年从犀牛岩口出了两次红尾红眼鳊鱼。据说第一次出了八千多斤,第二次出了一万多斤。两次都被河洑对面桃源木棠坪的一个生产队捕获了。还听说这个生产队的劳动日价值一下子从几分钱一天涨到几毛钱一天。这是一个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去探究的谜。 行政区划陬市镇下辖村: 崇庆村 酒铺村 五桂村 毛家桥村 指防村 东林村 高湾村 高家岗村 朱家岗村 长乐村 戴家口村 李家岗村 杨家巷村 三里铺村 畹田村 郊区村 茶庵村 新堤村 鸬鹚洲村 竹林村 畲田村 塞水庵村 鹿田坪村 黄溪港村 冯家当村 印山庵村 神仙桥村 土地坡村 长岭岗村 黄花桥村 洋洲村 人口数据陬市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53587 男 27232 女 26355 家庭户户数 15927 家庭户总人口(总) 53469 家庭户男 27155 家庭户女 26314 0-14岁(总) 10360 0-14岁男 5406 0-14岁女 4954 15-64岁(总) 38429 15-64岁男 19687 15-64岁女 18742 65岁及以上(总) 4798 65岁及以上男 2139 65岁及以上女 265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5068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