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基本信息

读音:zhēng zhèng

郑码:SRXB,U:8BE4,GBK:DABA

笔画数:8,部首:讠,笔顺编号:45355112

释义

zhēng

<动>

假借为“争”。争论;争讼 [argue]

王凤为平理诤讼。——《后汉书·刘玄传》

诤,讼也。——《苍颉篇》

彼诚以天下之必无仙,而我独以实有而与之诤,诤之弥久,而彼执之弥回。——晋·葛洪《抱朴子》

又如:诤讼(争论);诤论(争论);诤薮(争讼的渊薮);诤辞(争讼之辞);诤诉(诉讼)

争奇;竞争 [contend;forestall]

虽时时与师友有诤有讲,然师友总不以我为嫌者,知我无诤心也,彼此各求以自得也。——明·李贽《与河南吴中丞书》

又如:诤治(竞相采取治国之道);诤心(争高低之心);诤竞(竞争)

通“争”。争夺[contend;vie;strive]

有两虎诤人而斗者。——《战国策·秦策二》

阘茸勇敢于饕诤。——《晋书·王沈传》

zhèng

<动>

(形声。从言,争声。因与言论有关,故从言。“诤”字本作“争”,“诤”是后起字,意思是强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程度比“谏”重。本义:直言规劝) 同本义(尤指友谊诚挚的劝告) [admonish]

诤,谏也。——《广雅》

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孝经·谏诤》

又如:默诤(背地里直言劝告);诤谏(以直言劝止他人的过失);诤臣(能谏诤的臣子);诤戒(告诫)

诤言

zhèngyán

[forthright admonition] 直言规劝的话

屡进诤言

诤友

zhèngyǒu

[a friend who will give forthright admonition] 能够直言劝谏的朋友

zhèng

ㄓㄥˋ

谏,照直说出人的过错,叫人改正:~谏。~言。~臣。~友(能直言规劝的朋友。亦作“争友”)。

〔~人〕古代传说中的矮小人种。亦称“靖人”。

纷争,争:~紊(争论是非)。

佛学知识

【诤】

‘诤’在佛典中有二义,其一指烦恼,为梵文ran!a之意译,有时也包含有‘触动、损害、随增’诸意。此词之用法,多用在‘有诤’一词中,而与‘有烦恼’、‘有漏’同义。

然‘诤’之一词,在佛教中应用较广者,仍系指‘论诤、异论’,亦即指人与人之间之意见论诤。由于僧团是多数佛教信仰成员的集合,因此,诤论之事在所难免。在律典中,这种诤论被归纳成四种,谓之‘四诤’,即指︰言诤、觅诤、犯诤、事诤。消除这四诤的方法有七种,谓之‘七灭诤’(参阅附录‘灭诤’条)。

此外,自义理上以观察佛法,亦可分别为‘诤法’与‘无诤法’二类。佛典中之方便说、分别说,属于可诤法;而般若法门之核心义理即为善灭戏论之无诤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2: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