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亳州电视台 |
释义 | 亳州电视台概况伴随着2000年亳州建市,亳州电视台在县级台的基础上组建市级台,经过十年的发展,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十七个市台的第二方阵。究其原因,亳州电视人认为,是我省“文化强省”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春风,唤醒和释放了电视台的文化生产力,从而在澎湃的春潮中扬帆奋进。 目前经营收入从当初的200万元,突破到2000万元以上;员工从70名,发展到216名;自办节目从每天30分钟的两档,到每天125分钟的八档自办节目。 2000年至2009年的10年间,亳州电视台真正实现了县级台向市级台的大跨越。 导向立台,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守住主阵地,始终是亳州电视台的立台之本。坚持‘导向金不换’的宣传理念,不断加强和提升舆论引导力,是电视台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根基。细致、生动地解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递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架起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之桥。只有形成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才能真正掌握话语权,才能与群众充分交流并达成共识。 节目设置亳州电视台于1985年9月18日正式开播,拥有新闻综合频道、农村频道两个自办频道和中央一套和安徽卫视两个转播频道。自办栏目六档,信号覆盖整个亳州(三县一区)和周口、商丘等周边地区。 播出节目分为转播节目和自办节目两大类。转播节目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自办新闻节目、专题节目。 新闻节目 我台自办四档新闻节目:1985年创办《亳州新闻》,每周播发一期节目,1990年改为每周三期,2000年更名为《亳州新闻联播》,每周播出六期,2009年改为每周七期(每天一期),时长也增至20分钟。现在《亳州新闻联播》是我台新闻综合频道黄金时段一档重要的电视时政新闻栏目,也是我市影响力最大的新闻栏目; 2000年创办《药都时空》,创办初期是每周播了一期节目,现在是每天一期的日播节目,时长增至30分钟。该栏目采取“说”新闻的方式,达到了理想的传播效果,是一档在我市收视率最高、最受观众喜爱的电视社会新闻栏目,目前也是我台的金字招牌; 2002年创办《走进农家》,初期也是每周播发三期,2004年,调整为每周一期,时长为20分钟。2007年改为每周两期节目,2008年再次改为每周三期,时长增至25分钟;2009年改为每周四期。《走进农家》是我台唯一一档农业专业化栏目,在皖北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 2000年创办《谯城报道》,初期每周播出三期,时长为10分钟,每周一、三、五首播,二、四、六重播,2006年改为每周六期,时长为10分钟。《谯城报道》是晚间第一档自办新闻资讯节目,是谯城区人民了解政府动态的第一平台; 专题节目 我台自办固定专题节目有:《药都人家》、《药都党建》和《廉政播报》。《药都人家》创办于2007年1月份,每周播出一期,每晚重播。该栏目以栏目剧的形式演绎百姓故事,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药都党建》于2003年8月8日开播,每两周播出一期节目,时长为10分钟,2009年改为每周一期,节目定位:汇集党建信息,展示党员风采;《廉政播报》2006年创办,每周一期,时长为15分钟,节目定位;关注廉政热点,反映百姓呼声。 我台还长年制作并不定期播出一些专题节目,如《百岁老人》、《亳州风姿 》、《河 溯 》、《魅力亳州》等等。 台站建设与主要设备亳州电视台建于1985年,当年获国家广电部批准, 9月18日正式播出。整体上划为地市级电视台之后,我台投入大量资金更新设备,购买了一批摄像机,充实了我台的硬件设施,2006年,实施了技术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工程,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先后投入300多万元,上马新闻非线性编辑系统,改造了500平方米的七楼演播大厅,新建了100多平方米的播控中心,扩容了我台农村频道10千瓦全固态电视发射机,实现了节目制作播出设备从前期拍到后期制作,从播出平台到传输系统的数字化改造,实现了硬盘播出、采编播一体化、办公自动化、非编工作站建立安立实施等创新。 现代媒体竞争的落脚点是技术设备的竞争,提升技术的含金量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我台员工的努力下,我台购置了大型六讯道数字电视直播车,使技术设备与众多城市电视台实现对接,也为丰富电视节目提供了硬件支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