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凫源村
释义

凫源村地处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城东南部50多公里,山多田少,信息闭塞,交通极为不便。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845元,全村贫困户74户,206人,低收入户194户,608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1%,农民生活普遍困难,村级债务近5万元。2003年11月,凫源村被列为黄山市重点贫困村,2006年又被县政府确定为整村推进重点村。

介绍

经过近三年各级党委、政府和市县两级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全村广大干群艰苦奋斗,现在的凫源村呈现出了一个新的面貌。新建了一条全长17公里,路基宽6.5米,路面宽4.5米的通村主干道,改变了原来全村仅有一条与外联系的羊肠小道; 全村282户,户户用上了自来水,90%户接上了有线电视,180户安装了程控电话,全村有摩托近200部;村内铺设了水泥路,建起了垃圾池,对穿村而过的河道进行了清淤,以前垃圾满地、污水横流的脏乱现象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文明卫生的新环境;创办了凫源有机茶叶加工厂和木竹加工厂,村级负债由5万元化减到不足1万元;800亩得到改造的茶园,已经成为凫源村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2005年全村茶叶人均增收260元。今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3200元。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变成黄山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凫源村两委紧紧抓住第一要务。在围绕农民增收,做强“山”文章上下功夫。凫源村茶叶具有很好的高山、生态优势,由于面积小,产量低,加工粗糙,亩均效益低,为使茶叶的资源优势变为市场优势,凫源村积极引导群众在调整品种结构,扩大茶叶生产,提高制作技术上下功夫。2004年,村里拿出1万元从浙江购进优质茶苗10万株,发放给贫困农户;建立了优质良种茶苗繁育基地,到2005年已发展新茶园220亩,改造老茶园420亩;组织了村民前往休宁县流口镇学习“得雨活茶”制作技术,并依托凫绿公司,创办了凫源茶叶加工厂;2005年仅茶叶一项人均增收260元。现在凫源村有茶厂两家,农民卖茶不再难,且价格较高,带动了农民增收。

资源

毛竹是凫源村得天独厚的资源。为发展毛竹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村两委将毛竹作为主导产业来抓,积极争取项目实施。2004年毛竹垦复面积400余亩,新栽毛竹100亩;2005年,又垦复毛竹500余亩,新栽毛竹200亩,每年还进行春冬两季禁笋。现在,每根毛竹比2004年增加2-3元。

在做好主导产业的同时,凫源村还实施了草原项目,种草面积近1000亩;组织村民学习养羊技术,拿出资金近万元,帮助3户农户发展山羊养殖;推广了中药材种植、蛇类养殖、菊花种植、水稻抛秧、油茶免耕等技术,涌现了大批依托资源谋发展,依托科技抓生产,勇闯市场求致富的专业农户。

要想富,先修路。制约凫源村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问题,就是通村主干道问题。开通乔山至凫源村至凫峰乡政府的公路,成为凫源村群众几代人迫切的愿望。在市、县、乡的鼎力支持下,总投资850万元,全长17公里,路基6.5米宽,路面4.5米宽的四级通村主干道,已于2005年10月底全线开通, 终于让凫源村人这一夙愿变成了现实,圆了几代人的梦想,凫源村从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路通后,电信部门投入30万元,对凫源村电话进行了扩容,装机容量300门。扶贫办安排了整村推进扶贫资金22万元,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村两委多方筹措配套资金,建起了村两委综合办公楼,建设了标准化的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医疗室,添置了办公设备。改造了村自来水,让村民喝上干净卫生自来水。修通了两条到组道路,修建了灌溉水渠2公里,新建了沼气池25口。

凫源村既是整村推进重点村,又是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从贫困村到示范村,是一个质的提升,村两委不等不靠,积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发放了致农户一封信,召开了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户长会,群众参与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市建委等帮扶单位的支持下,邀请了市规划设计院对凫源村村庄建设进行了规划。目前,凫源村已编制了全村经济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公益事业建设规划。开展了村内绿化、亮化、硬化工程建设。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农村建设热潮正在凫源村逢勃兴起。凫源村正朝向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4 3: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