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夔州歌·白帝夔州各异城
释义

作品名称:《夔州歌·白帝夔州各异城》

创作年代:盛唐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杜甫

作品信息

【名称】《夔州歌·白帝夔州各异城》

【年代】盛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夔州歌

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

英雄割据非天意,霸王并吞在物情。

作品简析

组诗《夔州歌十绝句》作于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夏,时杜甫寓居西阁,诗写夔州形胜、江峡之险、历史人物及当地风土人情。这是第二首。

夔州古子阳城(今仍称子阳城)下面的下关城是唐时夔州城的所在地,其下偏东南处是白帝城,它和古夔州城地界相连。由于白帝城和夔州城的营建时间相隔五百多年,这两个古城的地界早已淹没,看不出来了,所以诗中指出“各异城”,不是同一个城。

“蜀江楚峡混殊名”:蜀江的瞿塘峡旧称西陵峡,与荆州的西陵峡名称相同,所以说“混殊名”。

“英雄割据非天意,霸王(wàng)并吞在物情。”这两句是互文,是说“英雄割据”、“霸王并吞”都不是天意使然,而在于人心归向(物情,人心归向)。这两句概括了古往今来政治上的兴衰成败之理。

作者简介

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天宝中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