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睾丸肿瘤
释义

睾丸肿瘤并不常见,仅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根据世界各地的统计资料,睾丸肿瘤的发病有地区和种族差异,欧美发病率较高,中国较低。

疾病概述

因为以下原因睾丸肿瘤受到特别重视。①70年代以后治疗上有突破性进展,使死亡率从50%降至10%左右。②是15~35岁青年最常见癌,因为年轻人所以能承受手术、放疗、化疗等严格的综合治疗。③有分化的倾向,自发的或治疗后由恶性变为良性,如转移癌经化疗后转为良性畸胎瘤。若能弄清其机制,有可能使恶性肿瘤分化为良性肿瘤。④肿瘤分泌标记物质,可以从血中查出,其他肿瘤不常见。

疾病病因

原发于一侧睾丸恶性肿瘤的病人对侧睾丸同样发生恶性肿瘤,这一现代已经得到广泛的认识。睾丸肿瘤的发病率极低,约为1/5万。在发生的睾丸恶性肿瘤中,对侧睾丸肿瘤的发生率为1.2%-5.8%。有人认为,由于近10年来含铂类药物化疗方案的应用使睾丸肿瘤治愈率提高,生存期延长,导致第二原发睾丸肿瘤发生率有增高的倾向。

在同时或非同时发生的双侧睾丸肿瘤中,病理类型以精原细胞类占多数,其他生殖细胞瘤则少见。非同时发生的双侧睾丸肿瘤发病年龄均较大,81.8%的患者发生于45岁以上,这可能与精原细胞瘤的患者容易被放射治疗或化疗治愈,生存期延长有关。腹腔或腹股沟隐睾是睾丸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当对侧睾丸增大时,必须考虑第二原发睾丸肿瘤的可能性,并做病理检查,明确组织学类型,以利进一步治疗。治疗和预后主要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学类型有关,与患者是否双原发睾丸肿瘤本身无关。在同时发生的双侧睾丸精原细胞瘤中,合并纵膈左锁骨上淋巴结和全身转移的患者,预后差,因此,双侧睾丸肿瘤的治疗选择和睾丸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一致。

临床表现

睾丸肿大

88%的患者,睾丸呈不同程度肿大,有时睾丸完全被肿瘤取代,质地坚硬,正常的弹性消失。早期表面光滑,晚期表面可呈结节状,可与阴囊粘连,甚至破溃,阴囊皮肤可呈暗红色,表面常有血管纡曲。做透光试验检查时,不透光。若为隐睾发生肿瘤多于腹部、腹股沟等处扪及肿块,而同侧阴囊是空虚,部分睾丸肿瘤患者同时伴有鞘膜积液。有的尚属正常或稍大者,故很少自己发觉,往往在体检或治疗其它疾病时被发现,部分病人因睾丸肿大引起下坠感而就诊。

疼痛

近90%的患者睾丸感觉消失,无痛感。所以一般认为肿瘤是无痛性阴囊肿块。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还可以见到急剧疼痛性睾丸肿瘤,但往往被认为是炎征,发生疼痛的原因是肿瘤内出血或中心坏死,或因睾丸肿瘤侵犯睾丸外的组织而发生疼痛。

转移症状

睾丸肿瘤以淋巴结转移为主,常见于髂内、髂总、腹主动脉旁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灶可以很大,腹部可以触及,患者诉说腰、背痛。睾丸绒毛癌患者,可出现乳房肥大,乳头乳晕色素沉着。

临床症状

睾丸肿大约有80%的患者在早期出现明显的睾丸肿大,不伴有疼痛,就是局部受压也不感到疼痛。但是,不要以为不痛就麻痹大意。睾丸坚硬摸上去象石块样质地坚硬,这与普通的睾丸炎时睾丸呈均匀性肿胀和质地并不坚硬有着明显的区别。睾丸有沉重感随着肿瘤的生长,重量会骤增,如用手托起睾丸,仿佛手里托着石块样。

阴囊及下腹疼痛。睾丸肿瘤在早期有时会发生阴囊或睾丸内出血、坏死,或因外伤导致破裂,肿瘤侵犯睾丸外组织,可引起阴囊剧烈疼痛,或者使睾丸下坠,牵拉局部神经而反射性地引起下腹疼痛。男性乳房发育或者不育,男性乳房发育或者不育也可能是因睾丸肿瘤的缘故,应引起注意。发现可疑症兆时,可平躺在床上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按在一个睾丸上,再从左到右捻动5—6次,以发现双侧睾丸是否大小对称。

病理改变

睾丸肿瘤病理分类方法较多,至1986年Morse等将各种常用的分类法总结归纳(表25-1),根据这个分类,睾丸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肿瘤中,又可分为生殖细胞瘤和非生殖细胞瘤,并特别将生殖细胞瘤中最常见的精原细胞瘤单独列出,这对指导治疗和阐明预后有独到之处。

睾丸生殖细胞瘤都是同一来源,受不同致癌因素的影响,可发生精原细胞瘤或胚胎组织和胚外组织肿瘤如胚胎癌、畸胎癌以及绒癌、卵黄囊肿瘤。

疾病类型

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如下睾丸肿瘤分类方法。

(一)生殖细胞起源的肿瘤:

1、精原细胞瘤 又分典型的、间变型的和精原母细胞瘤。

2、胚胎性瘤 又分成人型、婴儿型和多胚瘤。

3、畸胎性癌 又分成熟型、未成熟型和恶性变。

4、绒毛膜上皮癌5.多组织类型 包括畸胎癌(畸胎瘤和胚胎癌混合)、其他各种组织成分混合的肿瘤。

(二)非生殖细胞起源的肿瘤:

1、间质细胞瘤。

2、支持细胞瘤。

3、生殖基质癌。

4、以上肿瘤的混合性者。

(三)转移性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组织分类

(一)原发性肿瘤

1.生殖细胞肿瘤(1)精原细胞瘤

典型精原细胞瘤

间质型精原细胞瘤

精母细胞瘤性精原细胞瘤

(2)胚胎瘤

(3)畸胎瘤(有无恶性变)

成熟型

未成熟型

(4)绒膜上皮癌

(5)卵黄囊肿瘤(内胚窦、胚胎性腺癌)

2.非生殖细胞肿瘤

(1)性腺基质肿瘤

(2)间质(leydig)细胞瘤

支持(xertoli为)细胞瘤

(3)性腺胚细胞瘤

(4)其他类型肿瘤

睾丸腺癌

间质性肿瘤

类癌

肾上腺残留肿瘤

(二)继发性肿瘤

1.网状内皮组织肿瘤

2.转移性肿瘤

(三)睾丸旁肿瘤

1.腺瘤样肿瘤

2.附睾囊腺瘤

3.间质性肿瘤

4.皮质瘤

5.转移瘤

播散转移

睾丸肿瘤转移有以下途径:

1、淋巴转移

睾丸肿瘤以淋巴结转为主,约52.9%的病人在接受治疗时已经发生淋巴结移转。经淋巴经路,睾丸肿瘤骼、主动脉周围淋巴结,然后到纵隔和(/或)锁骨上淋巴结,其次是转移到肝、肺、胸膜、肾、肠道、膀胱、躯干骨等处。

2、局部浸润 肿瘤扩展穿破白膜到附睾、精索、阴囊皮肤等部位,然后到腹股沟淋巴结。

3、血行转移 机会很少。

并发症

睾丸肿瘤以淋巴结转移为主,常见于髂内髂总腹,主动脉旁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灶可以很大,腹部可以触及,患者诉说腰、背痛,睾丸绒毛癌患者可出现乳房肥大,乳头乳晕色素沉着。

疾病诊断

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无痛性睾丸肿大,伴有阴囊沉重感或轻微坠胀不适。睾丸肿瘤发生内部出血、坏死,则可发生急性疼痛,甚者剧痛难忍,类似于急性睾丸炎或附睾丸炎症状。肿瘤细胞发生转移时,有10%左右病人表现为转移灶的症状。如腰背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体检时,可发现睾丸质地坚实如石块状,失去其固有弹性,表面可出现结节。托起睾丸有沉重感,为其重要特点。

化验检查,一般化验:在病变晚期,可出现贫血,血沉增快,肝功能异常,黄疸指数增高,肾功能损害等。睾丸肿瘤标记:采用放射免疫新技术检测血液中微量激素在化验诊断肿瘤方面是一个突破。对睾丸肿瘤的诊断灵敏度高和较有特异性的有甲胎蛋白(AEP)和戎毛膜促性腺激素(HCG)。90%病人有一种或两种标记增高。CT及MRI:腹部CT可显示肿瘤三维大小及与邻近的组织的关系,鉴别睾丸肿块是囊性或实性准确率达到90%-100%,并能区别肿瘤中心坏死液化与囊肿。MRI对软组织的对比度较好,可显示血管结构,减少临床分期的误差达22%。尿的促性腺激素和尿液胶乳实验,如为阳性,则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妊娠实验:能确立诊断,估计预后,指导治疗。其阳性结果多发生于睾丸组织广泛破坏时,所以是较为晚期的辅助诊断方法。放射性同位素磷(32P)检查:由于肿瘤细胞内核酸成分增高,且与磷结合,因此32P检查,能获得早期诊断。实验证明,睾丸肿瘤磷含量超过健侧25%左右。一、诊断

(一)临床诊断

1、B超检查如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对诊断很有帮助。

2、尿HCG检查阳性,对判断睾丸肿瘤有无滋养叶成分参考价值。甲胎蛋白检查对判断胚胎性肿瘤有帮助。

3、X线检查,可了解有无肺、骨转移。

4、CT检查:CT检查,以其检查的全面性和清晰性,能更详细地准备地反应睾丸及全身各处的转移情况,对睾丸肿瘤的临床分期,科学的综合治疗,以及预后的指导等都有重要价值。

(二)临床分期

1、TNM分期方法(UICC,1974)

原发肿瘤(T)分期:

如未做睾丸切除术,则用T表示。

Tx:未能满足确定原发肿瘤范围的最低要求。

T0:未见原发性肿瘤。

T1:肿瘤局限于睾丸体部。

T2:肿瘤扩散超越睾丸白膜。

T3:肿瘤侵及睾丸网或附睾。

T4A:侵及精索。

T4B:侵及精囊。

区域淋巴结或邻区淋巴结(N)分期:区域淋巴结即主动脉旁及腔静脉旁淋巴结,在阴囊手术后同侧腹股沟淋巴结也包括在内。邻区淋巴结是指盆腔内淋巴结、纵隔和锁骨上淋巴结。

Nx:未能满足确定区域淋巴结范围的最低要求。

N0:无区域淋巴结受侵的征象。

N1:同侧单个淋巴结受侵,如在腹股沟应是可活动的淋巴结。

N2:对侧、双侧或多个区域淋巴结受侵或腹股沟活动的淋巴结。

N3:有腹部可触及的肿块或腹股沟固定的淋巴结。N4:侵犯邻区淋巴结。

远处转移(M)分期:

Mx:未能满足确定远处转移的最低要求。

M0:无远处转移的征象。

M1:有远处转移。

M1a:有隐匿的转移,根据生化和(或)其他检查确定。

M1b:某一器官的单个转移。

M1c:某一器官的多处转移。

M1d:多个器官的转移。

说明:限于睾丸体,有包括附睾。必须有病理学诊断,分为不同的组织学类型,恶性淋巴瘤不包括在内。有病理检查方为确定TNM的最低要求。否则用Tx、Nx、或MX表示。

T:须经临床检查、睾丸检查(在此代表活检)。

N:须经临床检查、淋巴X线造影、泌尿系统X线造影。

M:须经临床检查、胸部X线拍片、生化检查。

2.临床分期:

Ia期:肿瘤限于睾丸内。IB期:局部肿瘤属于Ia期,但腹膜后淋巴结清除中有癌浸润。

Ⅱ期:腹股沟、盆腔内、腹主动脉旁、横膈下的淋巴结有癌转移,但无远位脏器的转移。

Ⅲ期:淋巴结转移越过横膈以上,并有实质性脏器的癌转移。

(三)病理诊断

睾丸肿块论断不清时可手术探查。手术时先阻断精索血循环,作睾丸活检送冰冻切片检查,证实为肿瘤后,即可切除睾丸。

二、鉴别诊断

1、鞘膜水囊肿囊性、软而透光,抽出液体后可触到正常睾丸。丝虫病引起的睾丸鞘膜积液使阴囊皮肤与皮下组织浮肿,往往同时有橡皮肿存在。

2、阴囊血肿有外伤史,对阴囊血肿机化者应注意与肿瘤区别。

3、睾丸炎有炎症症状,急性发作时有红肿热痛。

4、附睾炎有炎症症状,睾丸正常。

5、附睾结核附睾串珠状结节,睾丸正常。

治疗措施

睾丸肿瘤的治疗决定于其病理性质和分期,治疗可分为手术、放疗和化疗。首先应做经腹股沟的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标本应作详细检查,最好行节段切片,了解肿瘤性质,尤其是精原细胞瘤是纯的还是混合的,治疗上有相当大的差别,一般统计精原细胞瘤65%~70%已有转移。如果纯精原细胞瘤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而已有肺、肝转移灶,应想到非精原细胞瘤成分,以下分别讨论治疗方案。

手术

(一)睾丸切除术

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睾丸肿瘤,所强调的是应当采用经腹股沟途径的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方法是:手术采用腹股沟斜形切口,达阴囊上方,分离精索,在腹股沟内环处先将精索、血管结扎切断,然后再切除睾丸及其肿瘤。

其注意事项为:在手术时尽可能先结扎精索血管及输精管;应尽可能地高位切除精索;术中防止挤压肿瘤以免促使扩散。单纯睾丸切除往往达不到彻底的手术切除效果,需配合施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现应用最广的是用腹正中切口(从剑突至耻骨联合)。

其优点是:能充分暴露腹膜后间隙,使手术在直视下进行操作,肾蒂和大血管周围均能完善地暴露和彻底清除。其范围包括同侧下2/3肾筋膜内所有的淋巴结、脂肪和结缔组织。Roy等指出:左、右两侧睾丸引流范围有一定区别,且右侧向左侧的交通支较多,故清扫的范围亦应不同,清扫范围右侧大于左侧。

右侧:应由肾蒂平面以上2cm平面起,沿下腔静脉到腹主动脉分叉处,切除所有的脂肪、结缔组织与淋巴组织,同时也切除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淋巴结及腹主动脉前的淋巴结,再由腹主动脉分叉处向右、向下切除骼淋巴结,与内环精索结扎处会合,将其残端一并切除。

左侧:沿腹主动脉自肾蒂上2cm向下解剖直至腹主动脉分叉处,切除所有的脂肪,结蒂组织与淋巴组织,同时也切除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淋巴结,再由腹主动脉分叉处向左、向下沿骼血管解剖,切除髂淋巴结达左侧内环处,将精索结扎残端一并切除。有学者认为上述清扫方法尚不能彻底,仍有25%的淋巴结残留在大血管后面,因而采用扩大的双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其方法与前述方法基本相同,由两侧输尿管内侧开始,结扎两侧腰动、静脉,使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完全游离,可提起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将腹膜后区域内的淋巴结、脂肪组织全部清除,以达到完全清除的目的。睾丸肿瘤腹膜后转移主要位于肠系膜动脉根部水平以下的肾周围到大血管分叉水平之间的范围内,对该区域作彻底清除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

由于非精原生殖细胞瘤如胚胎瘤、畸胎瘤对放射线不敏感,故在行睾丸切除术后,应做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在Ⅰ、Ⅱ期的病例可以得到治愈的机会。有关手术方法很多,不同方法各有利弊,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采用从剑突到耻骨联合正中切口的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切除范围包括上界到双侧肾蒂上2cm及肾蒂,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周围至髂血管交叉和同侧髂血管上1/3部分,两侧到双侧输尿管和精索,和同侧肾周围筋膜内所有的淋巴结、脂肪及结蒂组织。

关于腹腔后淋巴结清除术的时机及操作一般认为:

① 手术时间,在睾丸切除术的同时或两周后进行。

② 清除淋巴结应按解剖顺序,争取做整块切除。

③ 在腹膜后大血管旁剥离淋巴结应谨慎轻巧,以免损伤大血管,并且不应过度牵拉肾蒂血管。

④ 术后若需要化疗,应在两周之后进行。

(三)肺内孤立转移灶的切除

对于有肺部转移灶的患者,经过观察一定时间及化学治疗抑制肺部病灶,无新病灶出现时,可考虑手术切除,以争取治愈。

放疗

精原细胞瘤睾丸切除后放射治疗,25~35GY(2500~3500rad)3周照射主动脉旁和同侧髂、腹股沟淋巴结。第l期者90%~95%可生存5年。如临床发现腹膜后病变即第2期,则纵隔及锁骨上区亦照射20~35GY(2000~3500rad)2~4周5年生存率亦可达80%以上。腹内大块转移和远处病灶预后不良,生存率仅20%~30%,近年亦用含顺铂的化疗,生存率可以明显提高,60%~100%有效应(PVB或DDP十GY)化疗方案在下段内介绍。睾丸切除时精索有病变者,半侧阴囊亦应包括在照射区内。腹部有>10cm肿瘤,肺部转移癌均有明显的放疗效应。非精原细胞瘤包括胚胎癌、畸胎癌、绒癌、卵黄囊肿瘤或各种混合组成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极常见,由于对放射线不如精原细胞瘤敏感,因此,除睾丸切除外应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第l期病例手术证明约10%~20%已有转移,即病理属2期。睾丸切除加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病理l期者90%左右可生存5年以上,病理2期者降至50%左右。第3期远处转移144例中肺89%,肝73%、脑31%、骨30%、肾30%、肾上腺29%、消化道27%、脾13%、腔静脉11%。以化疗为主要治疗。在非精原细胞瘤中绒癌常是先转移至肺等远处病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瘤标记HCG及AFP的改变。

男性睾丸肿瘤病变图

婴幼儿3岁以内胚胎癌恶性程度比成年人低,对手术、化疗、放疗耐受性差,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亦低于成年人,仅4%左右,一般不考虑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小儿畸胎瘤、卵黄囊肿瘤等处理与胚胎癌相同。死亡多为血行转移。必要时行化疗。

化疗

(一)适应证

不宜手术或不愿用手术的II、III期病人;局部肿瘤限于睾丸内,但腹膜后淋巴结清除后组织中有癌浸润者;手术、放疗后,或化疗完全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挽救治疗。

(二)禁忌证

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有感染以及发热等严重并发症者;年老体衰或呈恶液质者;有严重骨髓抑制者。化学治疗发展较快,使用药物的治疗方案也较多。列举常用治疗方案以供参考。

(三)单药化疗

单药化疗对睾丸肿瘤仍有一定的疗效。

1、顺铂(DDP) 成人每日20-50mg,分3-6次给药;或每次150mg,3周后重复,1疗程300mg,可反复应用。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和肾毒性,应用时要积极应用镇吐药物,并进行水化。

2、博莱霉素(BLM) 成人每次30mg,静脉注射,每周1次,连用12周。总量为300-600mg.主要副反应为发热肺纤维化和皮肤色素沉着等.

3、苯丙氯酸氮芥(溶肉瘤素)一般每次25-50mg,每周1次,口服或静脉注射,总量为180-200mg。主要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

联合化疗

睾丸肿瘤的全身联合化疗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较高,目前较多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常用化疗方案:1、PEB(PVB)方案

DDP 1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配合水化利尿等);VP-16 100mg/m 2,静脉滴注,第3、4、5、6、7天;PYM 20mg/m 2,肌注,第3、5、8、10天。3周重复,共3-4个周期。

2、CEB方案

CBP 300mg/m2,静滴,第1天;VP-16 100mg/m 2,静滴,第3、4、5、6、7天;PYM 20mg/m 2,肌注,第3、5、8、10天。4周重复,共3-4个周期。

3、首次治疗失败后的解救方案

IFO 1.2mg/m2 静脉滴注,第1~5天;ACTD 250μg/m2,静脉滴注,第1~5天;ADM 30~40mg/m2,静脉冲入,第1天。21~28天为1周期,其2~3个周期。大剂量DDP治疗需配合水化及止呕治疗,应在有经验的医护人员指导下实验。治疗非精原细胞瘤的方案亦可以用于常规药物治疗失败的精原细胞瘤患者

介入放射治疗

睾丸肿瘤易于发生淋巴道和血道的转移。介入放射学动脉区域灌注化疗和淋巴管灌注化疗对改善预后尤其是中晚期患者有重要作用。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者见选择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和淋巴管灌注化疗,技术参见膀胱癌。药物选择根据病理性质而定,参见化疗内容。

免疫治疗

恶性肿瘤发生的原因有机体免疫力降低的因素,而手术治疗、化疗以及放疗等疗法对机体免疫系统又的一定程度的抑制,所以,在恶性睾丸瘤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中,免疫治疗仍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发挥一定的作用。

1、干扰素(IFN)

干扰素是一类细胞受到病毒感染后释放出来的免疫物质,是药物蛋白质。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由于来自不同种属而有差异。现有来自于白细胞α-IFN(165个氨基酸);来源于纤维母细胞的β-IFN(166个氨基酸)及免疫性的γ-IFN(146个氨基酸)。

方法:肌内注射或瘤灶局部注射。

① 肌内注射:一般每次3×106IU,1~3日1次,剂量可逐渐增加至108IU,总剂量视疗效和副作用而定。

② 瘤体内注射:一般每次3×106IU,每日或隔日一次,注射于肿瘤内及其周围。

干扰素的副作用有发热、体重下降、皮疹和注射部位疼痛,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脱发,但停药后可以恢复,可引起轻度骨髓抑制。

2、白细胞介素-2(1L-2) 1L-2是一种由13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5

糖蛋白是活化的T淋巴细胞产生的活性介质。在细胞免疫中,1L-2起主要的作用。1L-2通过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诱导与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增强、IFNγ作用的增强、辅助T细胞的增殖以及LAK细胞的诱导与增殖、中介免疫系统等,显示抗肿瘤作用。

方法:

① 肌内注射:每次106U~108U,每日或隔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

② 瘤体内注射:剂量根据肿块大小而定。

③ 胸腹腔注射:抽尽胸水后,每次注入106U~108U。

④ 肝动脉导管注射:每次酌情可用至108U。

1L-2随其剂量的增加而副作用加重。较轻的出现发热、寒战、无力、关节疼痛及食欲下降、恶心腹胀等,一般停药后或对症治疗即可缓解。较重的副作用是向心性水肿和低血压,虽然停药后大部分可以缓解,但极少数病人会有生命危险,应引起重视。

3、云芝多糖K(PS-K)

成人每次1g,1次服下,每日3次。可连续服用或视病情变化而定。可预防术后复发和增强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常用西药

精原细胞瘤已有广泛转移,睾丸切除后可予化疗。用苯丁酸芥氮(瘤可宁)0.10- 0.15mg/kg/日,长期服用。

胚胎癌、畸胎瘤、畸胎癌、绒毛膜上皮癌等,淋巴结活检阳性,切除后亦应给予苯丁酸氮芥10天治疗。

单方验方

1、棉酚10mg,口服,一日3次,连服1-2月。每月复查肝功能一次。

2、1%莪术油20毫升,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毫升内静滴,连用1-2月。

3、五味龙虎散,每服1.5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下。

治愈标准

睾丸肿瘤自然病史短,常用2年生存判断疗效,由于生存并不一定治愈,近年用5年生存作为疗效标准。

生物治疗

生物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最新肿瘤治疗技术,是通过生物技术在高标准的实验室内培养出可杀伤肿瘤的自体免疫细胞,回输体内,直接杀伤癌细胞的治疗方法。与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同,肿瘤生物免疫治疗主要是调动人体的天然抗癌能力,恢复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临床上常常在睾丸癌术后或放化疗后联合肿瘤生物免疫治疗。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可以精确杀死手术后残余癌细胞,提升放化疗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能力,更好的防转移,防复发。对放化疗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有利于放化疗的顺利进行。

睾丸肿瘤术后结合生物免疫治疗,可以精准清除残余肿瘤细胞,防复发、防转移,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放化疗联合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可以系统彻底清除肿瘤细胞,调节自身免疫功能,确保患者全面康复。

西医治疗

睾丸肿瘤的治疗决定于其病理性质和分期,治疗可分为手术、放疗和化疗。首先应做经腹股沟的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标本应作详细检查,最好行节段切片,了解肿瘤性质,尤其是精原细胞瘤是纯的还是混合的,治疗上有相当大的差别,一般统计精原细胞瘤65%~70%已有转移。如果纯精原细胞瘤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而已有肺、肝转移灶,应想到非精原细胞瘤成分,以下分别讨论治疗方案。

一、手术:

(一)睾丸切除术

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睾丸肿瘤,所强调的是应当采用经腹股沟途径的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方法是:手术采用腹股沟斜形切口,达阴囊上方,分离精索,在腹股沟内环处先将精索、血管结扎切断,然后再切除睾丸及其肿瘤。

其注意事项为:在手术时尽可能先结扎精索血管及输精管;应尽可能地高位切除精索;术中防止挤压肿瘤以免促使扩散。单纯睾丸切除往往达不到彻底的手术切除效果,需配合施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现应用最广的是用腹正中切口(从剑突至耻骨联合)。

其优点是:能充分暴露腹膜后间隙,使手术在直视下进行操作,肾蒂和大血管周围均能完善地暴露和彻底清除。其范围包括同侧下2/3肾筋膜内所有的淋巴结、脂肪和结缔组织。Roy等指出:左、右两侧睾丸引流范围有一定区别,且右侧向左侧的交通支较多,故清扫的范围亦应不同,清扫范围右侧大于左侧。

右侧:应由肾蒂平面以上2cm平面起,沿下腔静脉到腹主动脉分叉处,切除所有的脂肪、结缔组织与淋巴组织,同时也切除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淋巴结及腹主动脉前的淋巴结,再由腹主动脉分叉处向右、向下切除骼淋巴结,与内环精索结扎处会合,将其残端一并切除。

左侧:沿腹主动脉自肾蒂上2cm向下解剖直至腹主动脉分叉处,切除所有的脂肪,结蒂组织与淋巴组织,同时也切除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淋巴结,再由腹主动脉分叉处向左、向下沿骼血管解剖,切除髂淋巴结达左侧内环处,将精索结扎残端一并切除。有学者认为上述清扫方法尚不能彻底,仍有25%的淋巴结残留在大血管后面,因而采用扩大的双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其方法与前述方法基本相同,由两侧输尿管内侧开始,结扎两侧腰动、静脉,使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完全游离,可提起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将腹膜后区域内的淋巴结、脂肪组织全部清除,以达到完全清除的目的。睾丸肿瘤腹膜后转移主要位于肠系膜动脉根部水平以下的肾周围到大血管分叉水平之间的范围内,对该区域作彻底清除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

由于非精原生殖细胞瘤如胚胎瘤、畸胎瘤对放射线不敏感,故在行睾丸切除术后,应做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在Ⅰ、Ⅱ期的病例可以得到治愈的机会。有关手术方法很多,不同方法各有利弊,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采用从剑突到耻骨联合正中切口的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切除范围包括上界到双侧肾蒂上2cm及肾蒂,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周围至髂血管交叉和同侧髂血管上1/3部分,两侧到双侧输尿管和精索,和同侧肾周围筋膜内所有的淋巴结、脂肪及结蒂组织。

关于腹腔后淋巴结清除术的时机及操作一般认为:

① 手术时间,在睾丸切除术的同时或两周后进行。

② 清除淋巴结应按解剖顺序,争取做整块切除。

③ 在腹膜后大血管旁剥离淋巴结应谨慎轻巧,以免损伤大血管,并且不应过度牵拉肾蒂血管。

④ 术后若需要化疗,应在两周之后进行。

(三)肺内孤立转移灶的切除

对于有肺部转移灶的患者,经过观察一定时间及化学治疗抑制肺部病灶,无新病灶出现时,可考虑手术切除,以争取治愈。

二、放疗:精原细胞瘤睾丸切除后放射治疗,25~35GY(2500~3500rad)3周照射主动脉旁和同侧髂、腹股沟淋巴结。第l期者90%~95%可生存5年。如临床发现腹膜后病变即第2期,则纵隔及锁骨上区亦照射20~35GY(2000~3500rad)2~4周5年生存率亦可达80%以上。腹内大块转移和远处病灶预后不良,生存率仅20%~30%,近年亦用含顺铂的化疗,生存率可以明显提高,60%~100%有效应(PVB或DDP十GY)化疗方案在下段内介绍。睾丸切除时精索有病变者,半侧阴囊亦应包括在照射区内。腹部有>10cm肿瘤,肺部转移癌均有明显的放疗效应。

非精原细胞瘤包括胚胎癌、畸胎癌、绒癌、卵黄囊肿瘤或各种混合组成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极常见,由于对放射线不如精原细胞瘤敏感,因此,除睾丸切除外应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第l期病例手术证明约10%~20%已有转移,即病理属2期。睾丸切除加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病理l期者90%左右可生存5年以上,病理2期者降至50%左右。第3期远处转移144例中肺89%,肝73%、脑31%、骨30%、肾30%、肾上腺29%、消化道27%、脾13%、腔静脉11%。以化疗为主要治疗。在非精原细胞瘤中绒癌常是先转移至肺等远处病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瘤标记HCG及AFP的改变。

男性睾丸肿瘤病变图

婴幼儿3岁以内胚胎癌恶性程度比成年人低,对手术、化疗、放疗耐受性差,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亦低于成年人,仅4%左右,一般不考虑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小儿畸胎瘤、卵黄囊肿瘤等处理与胚胎癌相同。死亡多为血行转移。必要时行化疗。三、化疗:

(一)适应证

不宜手术或不愿用手术的II、III期病人;局部肿瘤限于睾丸内,但腹膜后淋巴结清除后组织中有癌浸润者;手术、放疗后,或化疗完全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挽救治疗。

(二)禁忌证

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有感染以及发热等严重并发症者;年老体衰或呈恶液质者;有严重骨髓抑制者。化学治疗发展较快,使用药物的治疗方案也较多。列举常用治疗方案以供参考。

(三)单药化疗

单药化疗对睾丸肿瘤仍有一定的疗效。

1、顺铂(DDP)成人每日20-50mg,分3-6次给药;或每次150mg,3周后重复,1疗程300mg,可反复应用。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和肾毒性,应用时要积极应用镇吐药物,并进行水化。

2、博莱霉素(BLM)成人每次30mg,静脉注射,每周1次,连用12周。总量为300-600mg.主要副反应为发热肺纤维化和皮肤色素沉着等.

3、苯丙氯酸氮芥(溶肉瘤素)一般每次25-50mg,每周1次,口服或静脉注射,总量为180-200mg。主要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

(四)联合化疗

睾丸肿瘤的全身联合化疗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较高,目前较多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常用化疗方案:

1、PEB(PVB)方案

DDP 1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配合水化利尿等);VP-16 100mg/m 2,静脉滴注,第3、4、5、6、7天;PYM 20mg/m 2,肌注,第3、5、8、10天。3周重复,共3-4个周期。

2、CEB方案

CBP 300mg/m2,静滴,第1天;VP-16 100mg/m 2,静滴,第3、4、5、6、7天;PYM 20mg/m 2,肌注,第3、5、8、10天。4周重复,共3-4个周期。

3、首次治疗失败后的解救方案

IFO 1.2mg/m2 静脉滴注,第1~5天;ACTD 250μg/m2,静脉滴注,第1~5天;ADM 30~40mg/m2,静脉冲入,第1天。21~28天为1周期,其2~3个周期。大剂量DDP治疗需配合水化及止呕治疗,应在有经验的医护人员指导下实验。治疗非精原细胞瘤的方案亦可以用于常规药物治疗失败的精原细胞瘤患者。

介入放射治疗

四、介入放射治疗 睾丸肿瘤易于发生淋巴道和血道的转移。介入放射学动脉区域灌注化疗和淋巴管灌注化疗对改善预后尤其是中晚期患者有重要作用。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者见选择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和淋巴管灌注化疗,技术参见膀胱癌。药物选择根据病理性质而定,参见化疗内容。

五、免疫治疗

恶性肿瘤发生的原因有机体免疫力降低的因素,而手术治疗、化疗以及放疗等疗法对机体免疫系统又的一定程度的抑制,所以,在恶性睾丸瘤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中,免疫治疗仍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发挥一定的作用。

1、干扰素(IFN)

干扰素是一类细胞受到病毒感染后释放出来的免疫物质,是药物蛋白质。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由于来自不同种属而有差异。现有来自于白细胞α-IFN(165个氨基酸);来源于纤维母细胞的β-IFN(166个氨基酸)及免疫性的γ-IFN(146个氨基酸)。

方法:肌内注射或瘤灶局部注射。

① 肌内注射:一般每次3×106IU,1~3日1次,剂量可逐渐增加至108IU,总剂量视疗效和副作用而定。

② 瘤体内注射:一般每次3×106IU,每日或隔日一次,注射于肿瘤内及其周围。

干扰素的副作用有发热、体重下降、皮疹和注射部位疼痛,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脱发,但停药后可以恢复,可引起轻度骨髓抑制。

2、白细胞介素-2(1L-2) 1L-2是一种由13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5

糖蛋白是活化的T淋巴细胞产生的活性介质。在细胞免疫中,1L-2起主要的作用。1L-2通过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诱导与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增强、IFNγ作用的增强、辅助T细胞的增殖以及LAK细胞的诱导与增殖、中介免疫系统等,显示抗肿瘤作用。

方法:

① 肌内注射:每次106U~108U,每日或隔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

② 瘤体内注射:剂量根据肿块大小而定。

③ 胸腹腔注射:抽尽胸水后,每次注入106U~108U。

④ 肝动脉导管注射:每次酌情可用至108U。

1L-2随其剂量的增加而副作用加重。较轻的出现发热、寒战、无力、关节疼痛及食欲下降、恶心腹胀等,一般停药后或对症治疗即可缓解。较重的副作用是向心性水肿和低血压,虽然停药后大部分可以缓解,但极少数病人会有生命危险,应引起重视。

3、云芝多糖K(PS-K)

成人每次1g,1次服下,每日3次。可连续服用或视病情变化而定。可预防术后复发和增强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常用西药

精原细胞瘤已有广泛转移,睾丸切除后可予化疗。用苯丁酸芥氮(瘤可宁)0.10- 0.15mg/kg/日,长期服用。

胚胎癌、畸胎瘤、畸胎癌、绒毛膜上皮癌等,淋巴结活检阳性,切除后亦应给予苯丁酸氮芥10天治疗。

单方验方

1、棉酚10mg,口服,一日3次,连服1-2月。每月复查肝功能一次。

2、1%莪术油20毫升,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毫升内静滴,连用1-2月。

3、五味龙虎散,每服1.5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下。

中医治疗

(一)辨证分型治疗

1、气滞血瘀,湿热蕴毒型

证候:睾丸肿瘤,结节坚硬,皮肤粘连,皮色紫黯,舌质绛,苔黄厚、脉沉弦有力。

治法:化瘀利湿。

方药:生地、桃仁、丹参、川芎各12g,乳香、没药、血余炭、赤芍、白芍、牛膝各9g,半枝莲、龙葵各30g,黄柏、苍术各10g等。

2、肝肾阴虚,气血郁滞型

证候:睾丸坠胀,累及小腹,腰酸腿软乏力,面色失华,舌质黯,苔白或少苔,脉沉细。

治法:补益肝肾,理气散结。

方药:熟地、生地、山萸肉、女贞子、桑寄生、肉苁蓉各9g,橘核、荔枝各12g,茴香、莪术各6g,虎杖、夏枯草各15g。

3、肝郁痰凝型

证候:睾丸肿硬胀满,或见下肢浮肿,或睾丸肿甚至皮肤破溃、出血、腥臭,烦躁易怒,胁肋胸脘胀痛或窜痛,舌体胖,舌质黯红,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疏肝,化痰散结。

方药:柴胡9g,白芍10g,当归15g,枳壳12g,制南星12g,浙贝母30g,郁金10g,橘核仁10g,夏枯草30g,鸡内金15g,瓦楞子30g,昆布30g,海藻30g,乌药10g,荔枝核10g。肝郁化火而见口渴苔黄者,加沙参30g,麦冬30g,生地15g,香附12g。

(二)专方验方

1、党参、三棱、莪术、荔枝核各15g,白术、茯苓、半夏、青皮、橘核各12g,陈皮10g,夏枯草3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精原细胞瘤。

2、川楝子、橘核、荔枝核各12g,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各30g,忍冬藤、紫花地丁、蒲公英各15g,元胡10g,石打穿25g,连翘、海藻各9g。水煎服,每日1剂。

3、党参、白术、茯苓、天花粉、莪术、大青叶、淡竹叶各12g,半枝莲、皂角刺、白花蛇舌草各30g,露蜂房10g,甘草3g,蟑螂4-6个(焙干、碾细、冲服),1-3日1剂,煎汁约1000ml作茶饮。

4、蟾蜍,中等大小,除五脏洗净,清水煮烂,取汁饮用。1日2次,饭后半小时口服,并用其涂肿物处,1日2次。适用于睾丸胚胎癌。

5、麻黄9g,桂枝10g,白芍、杏仁、茯苓、白术各12g,石膏、防己、黄芪各24g,夏枯草3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精原细胞瘤纵隔转移,咳嗽、气急、心悸。

6、生地、半枝莲、土茯苓、女贞子、菟丝子各30g,桑寄生、牛膝、枸杞子各10g,丹参、炒麦芽、谷芽各15g,赤芍9g,桃仁、红花各6g。

(三)局部溃疡或溃烂的外治

1、板蓝根120g,金银花30g,连翘20g,黄柏30g。水煎,头煎内服,二煎冲洗局部,每日1剂。

2、生肌散:麝香3g,冰片4.5g,全蝎15g,生大黄15g,甘草24g,雄黄24g,大海马30g,黄柏30g,广丹30g,炮山甲30g,姜黄45g。上药共研细末,取适量撒于患处,每日1-2次。

3、主要药物为红砒3g,指甲1.5g,头发1.5g,大枣(去核)1枚,碱发白面30g。先将红砒研细,与指甲、头发同放于大枣内,用碱发白面包好放于木炭火中,煅烧炭样,研细为末,装瓶备用;或用麻油调成50%膏剂。外用,粉末可直接敷于肿瘤疮面上,或用膏剂涂于患处,每日或隔日一次。本药对放化疗无效者仍比较适宜。

中西医综合治疗

手术与中医药配合

手术前给予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针剂等),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及手术成功率。用药原则是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调理脏腑功能和气血,如祛湿清热、健脾滋肾、祛瘀通淋等法。手术后配合中药主要采用补气养血,健脾和胃,以促进机体功能尽快恢复,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放疗与中医药配合 采用清热解毒、养阴益气或滋阴润燥,辅以健脾和胃之法,可减轻放射线对机体的毒害作用。

化疗与中医药配合

为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运用中药益气养血、健脾和胃、滋阴补肾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表现在化疗的胃肠反应减轻,甚至不出现;骨髓抑制的程度亦可大减轻,而且增加了恢复的速度。常用中药如黄芪、党参、太子参、当归、鸡血藤、枸杞子、女贞子、美洲大蠊等。

睾丸肿瘤通过手术治疗、化疗等方法,其无瘤生存时间比较长,要进一步提高疗效,可以在手术后或化疗期间应用中药或中成药(包括中药针剂)中的抗肿瘤药。有些中药可以与放、化疗同时应用,例如:吗特灵注射液等,既具有抗癌作用又不损伤人体正气。

高危人群

出生时睾丸未下降到阴囊内的隐睾患者,其发生睾丸肿瘤的机会比正常人大20-40倍。隐睾患者2岁前手术,睾丸一般不会发生恶变;3-10岁间手术,可明显降低睾丸的恶变率;10岁以后即使手术,也不能降低睾丸恶变率。近亲中有患睾丸肿瘤的人;睾丸有外伤史,或接触过某些化学物质如锌、镉等;长期服用雌激素的女性,其男性后代患睾丸肿瘤的机会增加;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等时。并发睾丸炎而导致睾丸萎缩者。

疾病预后

(一)罕见完全自发消退。

(二)所有成人生殖细胞肿瘤应视为恶性,所谓“良性畸胎瘤”镜下有向管侵犯最终29%单纯睾丸切除者死于肿瘤。小儿畸胎瘤为良性。

(三)白膜为天然屏障,肿瘤穿破常在肿瘤纵隔,该处是血管、淋巴管、神经和小管通过部位,10%~15%扩展到附睾和精索者淋巴和血行转移危险增加。

(四)全部睾丸肿瘤好发于淋巴转移,虽然纯绒癌也有血液播散。精索4根~8根淋巴管向上扇形散开至腹膜后淋巴链。右侧睾丸的最初到达的淋巴结是L3椎体主动脉区间的淋巴结,左侧睾丸第一梯队淋巴结主动脉旁区:左输尿管、肾静脉、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与主动脉间。向上可达乳糜池、胸导管、锁骨上淋巴结(左侧为主),亦可向下逆行转移至髂、腹股沟淋巴结。腹股沟病亦可由阴囊病变转移引起。

(五)淋巴结以外转移可直接侵入血管或瘤栓从淋巴静脉吻合处播散,大多数血行转移在淋巴转移之后。如果A期非精原细胞仅做睾丸切除术则20%扩散,其中大多数即80%为腹膜后转移淋巴结,20%转移与之无关。纯精原细胞瘤转移常为精原细胞瘤,少于10%为其他成分转移,而有其他成分转移者占纯精原细胞瘤死亡的30%~45%。

非精原细胞瘤发展迅速,倍增时间仅10天~30天,治疗无效者85%二年内死亡,其余在三年以内。精原细胞瘤可以在有效的治疗后经2年~10年复发。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及早治疗睾丸异位和隐睾,预防和治疗睾丸及附睾炎症。

2.戒烟戒酒,少量或不食辛辣食物。

二、护理

1.注意观察顺铂所引起的消化道反应、肾毒性所带来的一系列症状,以便及时对症处理。

2.应用BLM时要观察病人呼吸的变化,以警惕BLM所致的肺纤维化。还要注意口腔炎、发热及过敏处理。

3.嘱病人要营养饮食,并进行静脉高营养疗法,以保证放、化疗的顺利完成。

营养防治

营养治疗

1、每天摄入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其中丰富的维生素、叶绿素,有很强的抗癌作用。

2、金针菇,富含多种氨基酸和核苷酸,有明显的抗癌作用,应多食。

3、果胶和海带、海藻中含有海藻钠,易和致癌物质结合而排出体外,有较强的防癌作用,宜常食。

4、多食用大蒜,其富含的硒元素有明显的抑制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作用。

5、多食用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如山药、银杏、鳝鱼、海参、墨鱼、章鱼。

6、多食胡萝卜、卷心菜、青瓜、豌豆、银耳、黑木耳及豆类,有利于机体抑制癌。

营养食谱

马鞭草蒸猪肝:[ 用料 ] 马鞭草 30 克,猪肝片 60 克。

[ 制作 ] 马鞭草洗净切段,与猪肝片加调料共蒸熟烂食。

[ 功效 ] 清热解毒,活血散淤。

[ 备注 ] 脾胃虚寒者慎用。

薜苈果炖猪肉

[ 用料 ] 薜苈果 1~2个,猪瘦肉 100 克,冬瓜 100 克。

[ 制作 ] 先净薜苈果对半劈开,加入猪瘦肉、冬瓜同炖汤。

[ 功效 ] 活血补血,清热解毒。

临床分期

1.TNM分期方法

原发肿瘤(T)分期:

如未做睾丸切除术,则用T表示。

Tx:未能满足确定原发肿瘤范围的最低要求。

T0:未见原发性肿瘤。

T1:肿瘤局限于睾丸体部。

T2:肿瘤扩散超越睾丸白膜。

T3:肿瘤侵及睾丸网或附睾。

T4A:侵及精索。

T4B:侵及精囊。

区域淋巴结或邻区淋巴结(N)分期:

区域淋巴结即主动脉旁及腔静脉旁淋巴结,在阴囊手术后同侧腹股沟淋巴结也包括在内。邻区淋巴结是指盆腔内淋巴结、纵隔和锁骨上淋巴结。

Nx:未能满足确定区域淋巴结范围的最低要求。

N0:无区域淋巴结受侵的征象。

N1:同侧单个淋巴结受侵,如在腹股沟应是可活动的淋巴结。

N2:对侧、双侧或多个区域淋巴结受侵或腹股沟活动的淋巴结。

N3:有腹部可触及的肿块或腹股沟固定的淋巴结。

N4:侵犯邻区淋巴结。

远处转移(M)分期:

Mx:未能满足确定远处转移的最低要求。

M0:无远处转移的征象。

M1:有远处转移。

M1a:有隐匿的转移,根据生化和(或)其他检查确定。

M1b:某一器官的单个转移。

M1c:某一器官的多处转移。

M1d:多个器官的转移。

说明:限于睾丸体,有包括附睾。必须有病理学诊断,分为不同的组织学类型,恶性淋巴瘤不包括在内。有病理检查方为确定TNM的最低要求。否则用Tx、Nx、或MX表示。

T:须经临床检查、睾丸检查(在此代表活检)。N:须经临床检查、淋巴X线造影、泌尿系统X线造影。

M:须经临床检查、胸部X线拍片、生化检查。

2.临床分期

Ia期:肿瘤限于睾丸内。

IB期:局部肿瘤属于Ia期,但腹膜后淋巴结清除中有癌浸润。

Ⅱ期:腹股沟、盆腔内、腹主动脉旁、横膈下的淋巴结有癌转移,但无远位脏器的转移。

Ⅲ期:淋巴结转移越过横膈以上,并有实质性脏器的癌转移。

检查睾丸肿瘤是否恶变方法

1.医生仔细检查双侧阴囊内肿块后,大致可区分良恶性病变。怀疑睾丸肿瘤后,不宜作睾丸肿瘤局部穿刺活检,因较轻易引起肿瘤转移。确诊睾丸肿瘤性质需依靠手术后的病理报告。

2.B超检查,可较准确测定睾丸的大小、形态及有无肿瘤发生。非凡是隐睾患者,可了解睾丸发育情况及是否肿大、恶变等。3.抽血化验肿瘤标记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值<5微克/升)和甲胎蛋白(AFP.正常值<25微克/升),检查值超过正常值,应作进一步检查。

4.胸部X线检查,包括透视或拍胸片,以了解有无肺部转移。

5.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可较为精确地了解腹膜后有无转移,对尚未行隐睾摘除、可能已恶变的患者尤为有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