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毓灵桥 |
释义 | 简介毓灵桥位于原芳村区政府东南,冲口街辖内,横跨大冲口涌。该桥建于清代中叶,桥名"毓灵"是因历史上此地属钟秀乡,取其"钟灵毓秀"之意,故名。建桥时间难以查考,一说建于明代,一说建于清道光年间。桥名“毓灵”乃因历史上这里称钟秀乡,取其“钟灵毓秀”之意。桥长25米,宽2.04米,全桥共分3段,中间一段主桥长7.6米,左右两段各长6.25米,两端有石阶式引桥。桥面部分由15节宽厚均为40厘米的完整石条组成。2个桥墩宽厚均为2米,接近水面部分成船形以减少水的冲力。桥栏每边是7块厚20厘米、高72厘米的石板,间以8条高90厘米的石柱镶嵌而成。整座石桥结构紧密,造型古朴,没有雕刻任何花纹图案。桥的用料为质地坚硬的青花岗石。 历史上,毓灵桥是交通要道,北接省佛大道,南通南海平洲。清朝时,河两岸已是较繁华的商业地带,文化也颇发达(棉州书院设于此),那些中举的士子衣锦还乡,乘船要通过毓灵桥下,因此毓灵桥有“龙门”之称。当地人认为毓灵桥锁住了冲口山川之灵气,才使当地涌现了不少人才志士。同时,“龙门”多是龙舟竞赛的终点,是夺锦之门。赛龙舟时,桥上吊着鞭炮,桥下挂着奖彩,两岸人山人海。 在过去,此桥是芳村最重要的要道,北接芳村古道连省佛,南连石道经西朗赤岗可达南海平洲,周围市井繁荣,桥两岸店铺林立,茶楼、肉店、中药店、山货店等100多间店铺鳞次栉比。可到了1938年广州沦陷,日军将毓灵桥一带的店铺平房通通拆毁,并在此地建起了储藏战备物资的仓库。直到现在,两边的河岸仍是粮仓和石油仓库的集中地。 建国后的60年代中期,该桥还是通往冲口轮渡码头的必经之路,后修建了芳村大道,该桥才失去了作为交通枢纽的作用。由于年久失修,该桥曾严重损坏,1990年秋古桥得以修复。今已形成古桥流水、红花绿树、蝶飞鸟鸣的一景。1993年,该桥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自驾车到达景区的交通指南 1、市内方式: 途径:广州火车站-内环路-黄沙大道-珠江隧道-芳村大道中-芳村大道东-杏花大街-往东行驶约50米到达景区 2、市外方式:佛山-广州 途径:佛山东方广场汽车站-佛平路-S267-南港立交桥-花地大道南-鹤洞路-鹤洞立交-芳村大道东-杏花大街-往东行驶约50米到达景区 自由行到达景区的公共交通指南 1. 公交车线路:19、52、64、181、206、217、275、812、202路 目的地站点:大冲口站 票价:2元/人 班次:10-15分钟/班 起点站首/末班车时间:6:00/22:00 终点站首/末班车时间:6:30/21:30 下车后如何到景区:步行至杏花大街,再往东走约50米 2. 出租车 起步价格:10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