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丞相状元坊 |
释义 | 丞相状元坊 位于歙县槐塘村东头。约建于南宋(1275-1276)年间,以后历朝皆修。由于额枋“圣旨”牌是用红色沙砾岩制成,故又称“红牌楼”。坊四柱三间三楼,卷草式纹头脊,中有宝顶。龙凤板上刻“丞相”,额枋有“状元坊”三字,其右间题有“亚卿”,左有“学士”。此坊是旌表槐塘村程氏家族的一座功名坊,旌表的是丞相程元凤和其弟程元岳及其从侄宋景定二年辛酉科状元程杨祖和其侄程念祖,为四人共立一坊。 程元凤系南宋名相,字申甫,徽州歙县人,以忠诚正直著称。1256年前后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在职期间清正廉明,但因与奸相贾似道不睦,于1268年以少保、观文殿大学士致仕归隐于黄山,黄山名景丞相源即由此得名。归隐后因为他清廉,皇上赐“硕儒”、“昭光”、“忠心”六字于他,这算是皇帝对臣子的最高奖赏了。“硕儒”是学问大,“昭光”为做事光明磊落,由此进而达到“忠心”。 丞相状元坊 程扬祖做丞相没有他的堂兄程元凤名气大,但他是以廷对御赐状元起步的,对于当时的读书人来说,其最高的荣誉与辉煌就是状元。状元的诞生伴随着十年寒窗,实属不易,从童生到秀才(生员)要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三级考试,考中秀才后还要经过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更高级别的考试才能有望中状元,这是真正的“过五关斩六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必须历经这样的磨难,廷对御赐状元是真正的幸运儿。 宋代是科举制度趋于成熟的历史时期,它顺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消除了从汉到唐以来门第阀阅对官吏来源的操纵和影响,坚持“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使一大批地位低下、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登上历史舞台。因此,高中状元往往被认为是光耀门楣的事,必须造一座牌坊来记录这个辉煌,朝廷也用此来激励苦读的莘莘学子们。后来徽州的学子们真的“前仆后继”,据说整个歙县在明清两代因科举入仕的进士计有623人,由此可见当时的文风昌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