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坐蔸 |
释义 | “坐蔸”是水稻生产上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水稻“坐蔸”后对产量的影响很大,一般可造成头季减产 10%~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同时还将影响再生稻产量。我市常年发生面积10万亩左右,约占水稻种植面积8%左右。 引起水稻“坐蔸”的原因比较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发病后防治见效缓慢。但是,防与不防产量明显不一样。 坐蔸症状水稻秧苗在移栽后生长状况不正常,表现为稻株簇立,叶片僵缩变小。叶色返常,有的出现赤褐色斑点或呈赤红色。生长停滞,分蘖很少发生,根系生长受阻等现象,通称为“坐蔸”,有的群众又称之为“僵苗”或“火风”。 坐蔸类型水稻“坐蔸”大体可分为三类: 1、冷害型多发生在烂泥田、深脚田、冷浸田、背荫田, 这类田因长期淹水,泥温低,当遇连续低温寡照天气时,更加剧了秧苗“坐蔸”的发生。 其症状表现为栽后迟迟不返青, 生长活力受阻, 不走新根,根系老化、变软,呈褐色或黑色,叶尖多伴有褐色针状不规则斑点。 2、缺素型由缺乏某种营养元素 导致秧苗生理代谢受阻 而引起, 主要是缺磷、钾、锌。症状表现:缺磷的稻田,秧苗新根少,根系细弱,根褐黑色,秧窝呈簇状,叶片暗褐色;缺钾的稻田,根系生长很弱,叶短,暗绿色,老叶上面有赤褐色斑点,叶片易折断,主叶脉发黄;缺锌的田块,秧苗心叶卷曲,不易抽出,苗期叶面出现失绿条纹,叶片发红,根短而少。 3、毒害型多发生在长期淹水的深脚田,土壤通透性差的冲槽田、烂泥田、房前屋后的大肥田。这类田含有大量的未腐熟有机肥,因有机质分解或稻田地势低、渍水,导致土壤中还原物质大量积累,如硫化氢、有机酸、二价铁、甲烷等有毒物质毒害秧根,阻碍根系呼吸和养分吸收。 症状主要表现为根系变黑发臭。 此外,由于栽培措施不当也可能引起水稻“坐蔸”,如深水栽秧、秧苗栽插过深、栽瘦弱秧等。 不同的 水稻 “坐蔸”类型,其表现症状和形成原因是各不相同的,但冷、毒、缺素引起的“坐蔸”又往往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如低温与毒害不仅削弱了秧苗的抗逆能力和根系活力,还影响土壤养分的活化和根系的吸收,从而造成植株缺素。 防治措施防治上应采取因田制宜,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 1、培育壮秧,以增强秧苗抵抗力。 2、适时栽插,提高栽秧质量。栽秧不宜过早,易“坐蔸”的田块,可适当延长秧龄,并应实行浅水栽秧、栽浅秧,对深脚田、烂泥田要注意待土壤沉实后再栽秧或栽带泥秧(抛秧)。对这类常年“坐蔸”的深脚田、烂泥田宜大力推广半旱式栽培技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水、热、气条件,是防治此类田块“坐蔸”的有效途径。 3、正确施肥。提早翻压绿肥及稻桩等还田秸秆,待腐熟后再栽秧。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推广平衡配方施肥技术。尤其是对冷沙黄泥田,底肥最好用氮、磷、钾复混肥。缺锌的稻田,亩用1公斤硫酸锌作底肥撒施。 4、搞好稻田灌排渠系建设。 使每一块稻田都能做到灌能及时,排能彻底,以便引出渍水和冷浸水,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地温,消除毒物。 5、运用正确的排灌技术。返青后及时薅秧排水露田,或实行间歇灌溉、迂回灌溉,以提高土温、水温,促进根系发育,增强秧苗抵抗力。 6、 常年“坐蔸”的稻田应实行水旱轮作,经 1-2年旱作再种水稻。 7、当前已发生“坐蔸”的田块,要尽快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减轻危害。首先要进行田间调查诊断,找出发病的主要原因。 对于深脚烂泥田、冷浸田、大肥田,要立即排水薅秧,适当轻度晒田,以便引出渍水,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泥温,消除毒物,减轻毒害。同时要撒施黑白灰(草木灰:石灰=1:1.5)中和过多的有机酸等毒素。 对缺素田块要及时补施缺素肥料。如缺锌田要补施锌肥,亩用硫酸锌(含锌量 20%以上)1-1.5公斤撒施,或0.5公斤兑水75公斤叶面喷施。 注意事项:1、已“坐蔸”的稻田不宜大量偏施氮肥。 2、缺锌“坐蔸”的田块,不宜增施石灰、草木灰和磷肥。 3、硫酸锌不宜连续施用,一般每三年只用一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