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左联五烈士 |
释义 | 左联五烈士,指柔石、胡也频、殷夫(白莽)、李伟森、冯铿五位左翼革命作家。 中文名:左联五烈士 左联五烈士:殷夫,冯铿,柔石 左联五烈士:胡也频,李伟森 职业:左翼革命作家 代表作品:《为奴隶的母亲》《到莫斯科去》 代表作品:《重新起来》《孩儿塔》 基本信息左联五烈士,指1931年2月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同时杀害的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五位左翼革命作家。 姓名 简介 代表作品 柔石 (1902年—1931年),原名赵平复,浙江宁海人。共产党员,左联执行委员。 《为奴隶的母亲》 胡也频 (1903年—1931年),现代著名作家,福建福州人。丁玲的丈夫。 《到莫斯科去》 殷夫 (1909年—1931年),原名徐柏庭,笔名白莽,浙江象山人。诗人。 《孩儿塔》 李伟森 (1903年—1931年),原名李国玮,字北平,湖北武昌人。 《杜思退也夫斯基评传》 冯铿 (1907年—1931年),女,又名岭梅,广东潮州人。现代女作家。 《重新起来》 生平介绍五位“左联”作家于1931年2月7日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秘密枪杀。 “左联五烈士”同于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除殷夫外,其余四人均为共产党员,李伟森还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 柔石,原名赵平复,最初从事教育工作,并参加新文学运动。1923年开始创作;1928年夏,他到了上海,与鲁迅有较多往来,在鲁迅的帮助下译介外国的尤其是东欧和北欧的文学,编辑《语丝》、《朝花旬刊》、《萌芽月刊》等刊物,这些活动对于他的创作起了积极的影响。他曾经写《二月》、《为奴隶的母亲》等作品。胡也频于1924年开始文艺活动,与人合编了北京《京报》附刊之一《民从文艺》,同时用胡崇轩署名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作品。1928年春,他到了上海,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明确地以文学为革命服务。在《到莫斯科去》的序文中,他强调创作应“抓住这斗争底时代的现实”,“深入于无产阶级的社会而经历他们的生活和体验他们的意识”,这些主张影响到他的创作。他曾写《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前面》等作品。 殷夫,原名徐祖华,笔名白莽。他从1924年左右就开始写诗,1928年创作较多,迅速成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诗人。殷夫与革命发生关系较早,1927年4月在上海第一次被捕。1929年,他离开学校,专门从事青年工人运动,创作趋向高潮,以殷夫、白莽、莎菲等笔名发表了不少诗歌、散记、论文。鲁迅十分珍惜殷夫的诗作,在《孩儿塔》的序文中,他这样写道:“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李伟森,笔名李求实,主要从事实务工作,他从革命需要出发,写了不少论文、杂文,编过《革命歌集》,译了传记《朵思退夫斯基》(即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曾作过一些文艺短评和零星翻译。他不是左联成员,但与左联关系密切。 冯铿早期主要写抒情小诗,参加革命斗争后多写小说,风格有变化。 相关历史除李伟森没有正式加入“左联”,但工作上有紧密联系外,其他四位都是“左联”盟员。1931年2月7日他们被国民党反动派同时杀害于上海龙华。 1931年2月7日,胡也频、柔石、殷夫、冯铿、李伟森等五位‘左联’作家同另外十八位共产党员一起,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秘密枪杀。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于1月7日以‘共产分子’、‘宣传赤化’等罪名将五人逮捕,然后杀害。 ‘左联’全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1930年3月2日,是以创造社、太阳社成员和鲁迅麾下的作家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聚集了当时几乎所有中国左翼作家中的精英人物,组成了反抗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政策、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的文艺集团。‘左联’的作家不仅用文字回击国民党的文化‘围剿’,还直接参与了同国民党当局的政治斗争。许多作家走向街头,在中心城市举行公开的‘飞行集会’、‘节日游行’、‘总同盟罢工’,甚至宣传‘武装暴动’,付出了血的代价。烈士们生前在从事实际革命斗争的同时,积极进行文学活动,以各自的不同斗争经历和亲身感受创作了一批可贵的文学作品,为初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以柔石的小说和殷夫的诗歌所产生的影响较为突出。他们被害后,“左联”发表了抗议和宣言,指斥反动派的罪行,得到了国内外进步力量的支持。 相关作品鲁迅先后写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章,深情地称颂烈士们的革命精神和文学成就。 “左联五烈士”去世后,鲁迅对他们的牺牲感到无比悲愤。在得悉噩耗时,他写了悼念文字,指出他们以鲜血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写了第一篇文章’,又说:“大众存在一日,壮大一日,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也就滋长一日”(《二心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事隔多年以后,又写下《为了忘却的纪念》(1933年)、《白莽作〈孩儿塔〉序》(1936年)等文,赞扬他们的为人,肯定他们的文学成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