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遵义市第十一中学
释义

遵义市第十一中学前身是遵义初级师范学堂,创办于1909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后改为遵义府中学堂(俗称老三中),著名教育家黄齐生先生出任校长。老一辈革命家及学者韩念龙、雍文涛、宦乡、周林、陈沂等曾在这里就读。校内有纪念西南巨儒郑珍、莫友芝的郑莫祠、长征时红军召开群众大会的“万人大会会址”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学校占地面积21077平方米,校内有绿水明澈的荷花池,鲜花盛开的开放式花园,树木茏葱、四季常青,全市初中唯一的计算机城域网,音、体、美综合楼和塑胶跑道。是育人的好环境。

学校简介

学校概况

遵义市第十一中学

遵义市第十一中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宗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师队伍,优化教学设施,优化课堂结构。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升学率连续七年稳居全市第一。

学校以“团结、进取、勤奋、严谨”为校训,提高了办学水平。全校教职工将在此指导下,把学校办成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育人一流的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窗口学校。学校师资结构合理,并把教师队伍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大力提高教师和干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为引导教师树立良好教风,学校特别制定了“严谨、博学、爱生、善诱”的教风,要求老师们要有严肃谨慎的工作态度、广博的知识、好学的精神、关心爱护学生的情感、善于诱导诲人不倦的作风。通过政治学习 、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等活动,我们的校级干部经常对35岁以下的青年老师进行法律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了教师政治思想觉悟,言行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广大教师思想上基本树立了依法执教的观念。学校尤其重视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近几年我校有几名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制定了培养计划和措施,规定各学科教研组青年教师皆为培养对象,由教研组长和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传授教学经验,交流思想。学校还注意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学历提高和知识更新工作。中青年教师基本技能达标全部合格。近年来有30多名教师完成了“专升本”学历进修,微机培训、普通话过级等活动也已经基本完成。

学校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要求领导干部从理论水平、思想作风、领导艺术、廉洁勤政等方面加强学习,把“勤、廉、实、进”四字作为行动准则。目前,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团结有力,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务实进取,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和较高的工作效率。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在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方面下大力度。在德育工作方面,学校首先根据《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学校广播站的宣传、学雷锋活动和学生自办的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其次,学校还通过制定《德育常规工作条例》,班主任拟定德育工作计划,上好主题班会、队会,文明班评比等各类措施和活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情绪和性格,推动了学生在纪律、仪表、礼貌等社会公德方面的进步,一时间,献爱心、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被确定为2003市级“四·五”普法示范校,省级禁毒示范校,市级消防示范校在智育工作方面学校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特长,采取各种智力教育手段,改进课堂授课方式,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能力,实验课程全额开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已全面启动,并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被红花岗区教委确定为新课程改革示范校如今在学校范围内已形成教改的浓厚氛围。卢仲衡数学自学辅导教材实验经过两轮成功实验后,第三轮已在实施中;张志公语文教学实验已验收过关,现在学校又开展了快速作文训练,目前效果良好,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很快;化学目标教学实验同样取得良好成绩,学生自学能力提高,现已开始第三轮实验;物理横向知识结构教学第一轮实验已完成,与对比组相比成绩突出,验收过关;政治“基础能力培养实验”已进行到关键阶段,目前成绩良好;史地组教师经常带学生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旧址、外出考察地形;生物教师带学生试探“防洪”、“防雪”的造林方法试验。各学科在各级各类学生素质教育成果比赛中,均有较突出成绩。学校继续推行启发式教学,激励学生学会求知,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自学能力,发掘学生的创造智能,为其终身教育打下基础。在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工作方面,教会学生学会强身健体,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勇敢、顽强、进取的精神,组织了校运动队参加各类比赛,并有良好的运动成绩。与此同时,还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在美育工作中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鉴别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绘画比赛并获不少奖项;组织了校合唱队,积极开展文艺活动,利用“五四”、“六一”、“一二.九”等节日和纪念日进行文艺汇演,进行文化节活动、许多优秀节目被上级调演,一大批文艺骨干脱颖而出。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觉悟和艰苦奋斗的道德品质,掌握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培养合格加特长的新一代劳动者,劳动技术课、科技活动课有声有色,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成果累累,让学生 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在学校既得到了知识,又学会了技能。

学校领导班子

总校

校长:彭一五

副校长:杨朝烈、赵旭、刘怡春

党总支书记:杨朝烈

工会主席:刘怡春

教务主任:彭海雪

后勤主任:犹新

政教主任:周杜刚

教科处主任:向刚

团委书记:曹玉

分校

校长:陈建安

教务主任:胡元露

政教主任:王非

(该资料取于2010年)

学校位置

遵义市第十一中学位于遵义市官井路28号。

校园景色

万人大会场

1935年1月12日上午,遵义县全县群众大会在老三中的操场上召开了,并正式成立了遵义县革命委员会。来参加大会的群众接踵摩肩、人山人海、兴高采烈,就像过节一样,从四面八方涌向老三中操场。虽然当时正值严寒的冬季,但来参加大会的群众们的心却是火热的、情绪是高涨的,把整个操场都挤满了。有实在进不来的群众,就站在操场东面的屋顶上,有的爬在操场的墙头上,场内场外红旗招展、迎风飘扬,场面空前热闹。大会会场靠南面墙壁处,用竹子和木板搭成了一个主席台,台下前面安放着一排板凳。那时还没有扩音器,于是,在会场中间,大家用两张方桌摆成一个高台,一个红军干部就用喇叭筒来指挥,维持会场内的秩序。会场上空悬挂着各色的小旗,而在会场上的红军队伍则唱起了他们最喜爱的革命歌曲,有《炮火连天响》、《共产党领导真正确》、《当兵就要当红军》等,这一次是遵义从来没有过的盛况空前的群众大会,后来大家都称这次大会为“万人大会”,当时举行这场大会的会场,也因此得名“万人大会场”。

在这次大会上,就坐主席台上的中央领导有毛泽东、朱德、李富春和博古。此外,“红军之友社”的主要成员周司和、李小侠以及遵义县革命委员会主要成员罗梓铭、邓云山等也都站上了主席台。这次大会,主要由博古主持。当天下午一时,大会正式开幕,开场之时筹备大会的代表报告了筹备经过。紧接着,便由朱总司令登台发言。朱总司令向台下的群众们讲述“红军是工人农民的武装,是保护人民利益的,要消灭国民党反革命武装”的道理。朱总司令讲完后,毛主席也紧接着以“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为话题展开了讲话。这之后,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工人代表邓云山、妇女代表李小侠、红军同志贺申徒等也都纷纷在主席台上进行了精彩的讲话。等到讲话完毕的时候,全场群众顿时鼓起了浪潮般热烈的掌声,遵义县革命委员会在欢腾的锣鼓、鞭炮的齐鸣中正式宣布成立。大会通过遵义县革命委员会25人名单。当日,还将成立遵义县革命委员会的消息,通过红军无线电通告全国。大会散会后,朱总司令还与老三中的同学在操场上进行了篮球比赛。

郑莫祠

郑莫祠位于现在的遵义市第十一中学校内。建于1930年,坐落在校舍左侧的荷花池畔,是一座极具历史价值的建筑文物,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被作为校内老师、学生们开展部分活动的活动场所。

郑莫祠是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贵州最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文学家和书法家郑珍和莫友芝的祠堂。他俩是同窗好友,不仅在学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而且极其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未来。因为他们二人曾经在现遵义市第十一中学的荷花池畔教书育人,留下了一段佳话,为了让后人牢记这一段历史,于是修建了“郑莫祠”来纪念。两人后来在多方面的巨大成就,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因而郑珍、莫友芝二人被并称为“西南巨(硕)儒”。同时,郑莫二人同“曾门四弟子”之一的黎庶昌也被并称为“沙滩三贤”。

“沙滩”是一个地名,位于遵义县的乐安江畔,是一个僻静的山乡。然而在清代乾隆、嘉庆以后的百余年间,小小的“沙滩”文化气息蒸蒸日上,后来竟成了大儒之乡、诗文之乡、书法之乡、外交家的摇篮。这期间,文人聚首的藏诗坞,书香气息极浓,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奇伟之才,“沙滩三贤”就是其代表。在“山乡”沙滩,黎庶昌的拙尊园、郑珍的望山堂等都是“沙滩文化”的遗留文物。因此,“郑莫祠”也是与“沙滩文化”息息相关的文物遗产,当时还流传着一句俗语:贵州文化在遵义,遵义文化在沙滩,沙滩文化在荷花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2: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