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罪己 |
释义 | zuì jǐ ㄗㄨㄟˋ ㄐㄧˇ 罪己 引咎自责。《左传·庄公十一年》:“ 禹 汤 罪己,其兴也悖焉。”《旧唐书·代宗纪》:“朕所以驭朽悬旌,坐而待曙,劳怀罪己之念,延想安人之策。”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何 高祖 惟知杀人,而曾不罪己也。” <罪己书> 余生四十有四,取妻生女,自视四十而不惑。数十载唯好读书,林业、电子、医理专而修之,乃粗知儒道数术,略通文武。今壬辰之春,省己之身,察己数易其业,未有所成。究其根本,身未修,意未诚,知未行,性未养也。想来不禁黯然泣下,愧对己心,遂痛写罪己书:以修吾性,行吾知,坚吾志,攻八目。 吾罪己之一:不敬亲友。挑剔父母亲友言行,乃至出言顶撞,欲以己意正其言行,言语非恭。此乃吾之阴木之根未除,其禀性所至,身犯丢顶之罪过。 吾罪己之二:嗔怒之罪。身有肝阳上亢之脏病,欲泻肝气,时而怒发于人,将己过施加于人,此乃大罪害人害己。此亦吾体内乙木胜,阴木禀气未除之过,身受嗔怒之毒也。 吾罪己之三:怨在不舍小过。轻上生罪,辱下无亲。积怨在心化为恨,视为非礼;积怨在肝化为怒,视为不仁;积怨在脾化为郁,视为不信;积怨在肺化为恼,视为不义;积怨在肾化为烦,视为非智。此乃人体五毒所生之理,百病之根。五毒不除,吾性难养,是故吾必不怨,不怒,不生气,不上火,寻人好处,认己不是,认清因果,养五德,诚吾意,正吾心。 吾罪己之四:未能致知。吾读黄老孔孟之学数十载,学而时习之,仍未能明<大学>、<中庸>之道,知行未能合一,启不愧对先贤,愧对吾心。二十余年前,余购得三本<人性的弱点>,两本赠友,一本携身而行十余载,身感其文致励,可恨自己依旧禀性未移。今读乡贤仪圣之<性理集成>翻然醒悟,再读<大学><中庸>,感而知行合一。 吾罪己之五:数易其业。吾自从业以来,闯荡南北,二十余载,变换行业七八种,所在企业十七八家,五次创业,仍未有所成。究其根本,数易其业,不能自知,五毒禀气未去之故也。<三字经>曰:教之道,贵以专。<师说>所云:术业有专攻。都阐述了十年磨一剑的精华大道。吾四十始磨一剑,五年必有小成,十年必有大成。 吾万感忏悔,作罪己书,有道是:感天感地感亲友,罪心罪肝罪己身;戒怒戒怨戒上火,知行知诚知恩遇。去吾本身之禀气,养吾浩然之正气。天道酬勤不酬怨,志在九霄磨一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