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祖鲁 |
释义 | 祖鲁族(Zulu)是非洲的一个民族,约1千1百万人口,主要居住于南非的夸祖鲁-纳托尔省(KwaZulu-Natal)。祖鲁族所使用的语言是祖鲁语(isiZulu),这语言是由班图(Bantu)演变而成(班图是恩古尼(Nguni)内其中一个子群)。祖鲁王国是十九世纪南非的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在种族隔离下,祖鲁人被列为二等公民,并受到严重的歧视。在现在的南非,祖鲁是人口最多的种族,与其他南非人民享有相同的权利。 历史祖鲁人是一个操恩戈尼语的部族,其中心大约是现今南非共和国的纳塔尔省一带。他们是南部班图族的一支,并且与史瓦济人和科萨人系出同族,有类似语言和文化。19世纪初期时,他们的领袖沙卡击败了附近的部族并建立了一个帝国。在此之前,祖鲁人只是提特瓦帝国内众多父系社会的恩古尼氏族之一。祖鲁人是传统的农人,但是他们也会在草原上放牧牛群,然后劫掠其它的邻近部落来补充其牲畜。在沙卡的军事化社会之下,男孩在青少年时期便聚集 在一起,称为年龄群。每个年龄群都是祖鲁军队中的一支,并且驻扎在受国王直接控制的外地皇家兵营中。军队以团为编制班图武士,只有国王对整个年龄群下达允许命令后,这些人才能够结婚与退役。 当提特瓦帝国的最后一任皇帝于公元1817年去世后,沙卡用一支纪律严明而有效率的作战武力征服了邻近的部族,建立了其氏族的霸权,并控制纳塔尔绝大部分的区域。在沙卡的后继者丁耿一朝的统治下,荷裔的布尔开拓者与丁耿的弟弟结盟,然后在公元1840年时将他推翻,重创了祖鲁帝国。帝国苟延残喘下来了,不过在潘德国王(公元1840至1872年)的统治下,祖鲁的一部分疆土被布尔人和英国人占领,后者在公元1838年时迁移到纳塔尔,然后在1843年时将之并吞。塞席瓦尤继潘德后登基,公元1878年战争爆发,因为塞席瓦尤拒绝解散其班图武士并归顺英国的统治。虽然有很大的反战声浪,但是英军还是在公元1879年7月击败了武装薄弱的祖鲁人,并占领其剩余的领土,然后将祖鲁地分割成13个小王国。在纳塔尔原住民法之下,祖鲁地在公元1887年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血腥的祖鲁暴动则分别在公元1888年与1906年时被平定。根据公元1894年的大英帝国敕令,祖鲁剩余领土的三分之二都必须被充公,这些土地也被划分为原住民的保留区。 标准战略祖鲁地在公元1897年时被并入纳塔尔,也结束了其分割状态。在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下,班图人的发源地(后来被称为“黑人之地”)之一夸祖鲁在公元1970年代时被划规给祖鲁人,其中包含了一部分过去的祖鲁地。随着种族隔离政策的废止,夸祖鲁在公元1994年时又重新被并入纳塔尔省中。祖鲁人目前是南非国内最大的一个民族,人口约有九百万。 夏卡继续推行丁吉斯瓦约生前的军事改革,成立团队体制,采取标准战略,对士兵实行铁腕统治,并运用策略扩大祖鲁的版图,。他进攻并征服了祖鲁兰(Zululand)地区的多个部落,建立了祖鲁王国(Zulu Kingdom)。祖鲁族在这时成为图盖拉河(Tugela River)及蓬戈拉河(Pongola River)之间的一大部族。这一个的扩张,迫使很多祖鲁兰地区内的部落迁徙,史称姆菲卡尼(Mfecane)(又名弃土运动)。这个过程中亦发生过多次的内部斗争,史称祖鲁内战(Zulu Civil War)。 丁冈(Dingane)与Mhlangana密谋杀害兄长夏卡(三人为同父异母兄弟),在先后进行了至少两次的暗杀行动后,终于将夏卡杀死。 夏卡遇害后,丁冈杀死了与他合谋的Mhlangana,成功篡位,登上了国王宝座。他继位后首先处决了几位王族亲戚。随后几年,丁冈为了稳坐王位,他陆续处决了多名夏卡的支持者。 丁冈的另一个同父异母兄弟Mpande被视为过于懦弱,不足为惧,因此,在整个血腥篡位的行动中,成为唯一幸存的人。 1837年10月,移民先驱(Voortrekker)领袖彼得·雷蒂夫(Piet Retief)前往丁冈的村落谈判有关移民先驱与祖鲁族的土地分配问题。在11月,大约1,000辆移民先驱的四轮马车,由奥兰治自由邦(Orange Free State),取道龙山山脉(Drakensberg),抵达现称的夸祖鲁-纳托尔省(KwaZulu-Natal)。 丁冈要求雷蒂夫归还其队伍先前偷去的牛只。于1838年2月3日,雷蒂夫将牛只交还。翌日,双方签定条约,丁冈将图盖拉河(Tugela River)南部至Mzimvubu River的土地割让给移民先驱。一连串的庆祝活动开始。在2月6日,庆祝的最后一日,雷蒂夫的队伍被邀请前往舞会,并要求他们将马车队留下。在舞会的中段,丁冈忽然站立并高呼"Bambani aba thakathi!"(祖鲁语,谓“杀死那些巫师”)。雷蒂夫及其同行即时被制服,并带到kwaMatiwane山处决。他们被杀的原因相信是他们扣留了部分本应需归还牛只,因此触怒丁冈。 丁冈的军队其后攻击移民先驱的营地,约500名移民先驱的男女及小孩全部被屠杀,无一幸免。血腥屠杀发生的地点,现时被命名为韦纳(Weenen)(荷兰语,谓“哭泣”)。 其他移民先驱的成员投选了安里斯·比勒陀乌斯(Andries Pretorius)为新的领袖。1838年12月16日,丁冈出兵攻击位于血河(Blood River)河岸的移民先驱,比勒陀乌斯率领470名移民先驱的成员,以多辆四轮车排列成一个方阵,抵抗兵数达1万至2万人的祖鲁军队。比勒陀乌斯的方阵战略取后重大的成功,约3,000名祖鲁士兵战死,只有3名移民先驱成员受伤,无人战死。这次战役,史称“血河之战”(Battle of Blood River)。 丁冈烧毁他的王府,并逃往北方。Mpande(由于被丁冈视为懦弱而幸存的同父异母兄弟)率领17,000支持者背叛丁冈,并联合比勒陀乌斯及移民先驱向丁冈宣战。丁冈最后于现时的斯威士兰(Swaziland)边境被刺杀。Mpande取代丁冈,成为祖鲁国王。 丁冈死后,1839年,由比勒陀乌斯统领的移民先驱,成立了娜塔莉亚共和国(Natalia Republic),位于Thukela以南,及当时的英国殖民地纳塔尔港(Port Natal)(现称“德班”)西部。 Mpande与比勒陀乌斯维持和平关系。但1842年,英国与波尔爆发战争,娜塔莉亚共和国被英国吞并。Mpande转向与英国结盟,维持友好关系。 1843年,Mpande下令铲除所有王国内的异己/或怀疑是异己的人员。结果无数人被杀,数以千计的人逃难至当时由英国管治的夸祖鲁-纳托尔省(KwaZulu-Natal)。 许多难民带同他们的牛只逃难。Mpande于一带范围搜捕,并于1852年入侵斯威士兰。英国后来介入,迫使Mpande撤出。 同一时期,Mpande的两个儿子塞奇瓦约 (Cetshwayo)及Mbuyazi为争取继承王位而发生争端。1856年,Mbuyazi被兄长塞奇瓦约杀死。塞奇瓦约计划篡夺父亲的政权。最后于1872年,Mpande年老逝世,塞奇瓦约继位。 1878年12月11日,英国驻南非殖民官员弗里尔(Henry Bartle Frere)向14名代表祖鲁国王塞奇瓦约的祖鲁长老发出最后通牒。最后通牒的内容非常苛刻及无理,即时遭到塞奇瓦约断然拒绝。这份最后通牒是特意设计让塞奇瓦约拒绝,为英国侵略造就借口。12月31日,最后通牒期限届满,英国军队渡过Thukela河,英祖战争正式揭开序幕。战争初期,1月22日,祖鲁在伊山得瓦纳战役(Battle of Isandlwana)中击败英国军队。战争一直持续,终于在7月4日爆发的乌伦迪战役(Battle of Ulundi)中,英国战胜祖鲁,结局了英祖战争。 战败后一个月,塞奇瓦约被逮捕,并遭放逐到开普敦。英国人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把祖鲁国分裂为13个酋长国,各酋长国之间的争端频仍,祖鲁陷入内战局面。在1882年,塞奇瓦约获准前往英国,觐见维多利亚女王及其他重要人物。 1883年,塞奇瓦约被获准返回祖鲁兰,并恢复其帝位。条件是他不可再挑起争端,及不可重建军事制度。塞奇瓦约只获发还比原先细了很多的领土。随后,塞奇瓦约在乌伦迪(Ulundi)被Usibepu(13个酋长的其中一个,其背后有波尔雇佣兵撑腰)攻击,塞奇瓦约受伤逃脱。1884年2月,塞奇瓦约逝世(可能是遭毒死),由当时只得15岁的儿子Dinizulu继承王位。 Dinizulu招揽波尔雇佣兵以反击UZibhebhu,并承诺以土地作为酬劳。这批雇佣兵自称为“Dinizulu的志愿兵”(Dinizulu's Volunteers),由路易·博塔(Louis Botha)统领。1884年,Dinizulu的志愿兵击败UZibhebhu,获得了一半的祖鲁兰土地,并成立了自己的共和国。 此事件引起了英国的注意,于1887年,英国吞并了祖鲁兰,祖鲁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 随后,Dinizulu与敌人发生冲突,英国政府拘捕Dinizulu,并控以叛国及公开暴力罪名。1889年,Dinizulu被判处监禁于圣赫勒拿岛上,刑期为10年。 在种族隔离下, 英国政府于 夸祖鲁(KwaZulu)建立了黑人家园给祖鲁人居住。1970年,班图斯坦国籍权利法(Bantu Homeland Citizenship Act)将祖鲁人列为夸祖鲁公民,导致祖鲁人丧失了南非国籍及在南非的一切权力。数以百万计居住于夸祖鲁境外的祖鲁人被迫迁入夸祖鲁境内。 截至1993年,约520万祖鲁人居住于夸祖鲁,约200万居于其他南非地区。 夸祖鲁,成立于1970年,由几片零碎的土地组成。于1994年之前,一直由曼戈苏图·布特莱齐(Mangosuthu Buthelezi)担任首相。 1994年,夸祖鲁与纳托尔(Natal)合并,成为现时的夸祖鲁-纳托尔省(KwaZulu-Natal)。 1975年,布特莱齐创立英卡塔亚夸祖鲁(Inkatha YaKwaZulu)(英卡塔自由党(Inkatha Freedom Party)的前身)。这个组织表面上是一个反种族隔离运动的组织,但是立场较非洲国民大会(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温和。例如,英卡塔反对武装抵抗及制裁南非。初时,英卡塔与非洲国民大会仍保持良好关系,但自1980年代开始逐渐出始分歧。 由于英卡塔的立场较为温和,所以英卡塔成为唯一获种族隔离政府承认其代表南非黑人的资格(其他组织,包括非洲国民大会,则被抵制)。英卡塔秘密接受政府的资助及游击队战斗训练。 1985年于夸祖鲁-纳托尔省,反种族隔离运动的成员之间发生血腥武装冲突,战斗人员手持AK-47自动步枪。这场政治冲突主要是英卡塔及非洲国民大会之间互相厮杀。暴力冲突一直持续至1990年代。 随后,第一次全国性选举的筹备工作展开,黑人获得投票的权利,非洲国民大会获解除抵制。 在接近选举时期,各单位的支持者为争夺选区的控制权,暴力行为又再次逐步升级。 现代的祖鲁人 现代的祖鲁人在融入现代生活之余,仍然保有一定程度的昔日传统。现代的祖鲁人平均地分均于乡村及城市地区。虽然夸祖鲁-纳塔尔省(KwaZulu-Natal)依然是他们的主要居住地,但有许多人都迁往经济较为繁荣的豪登省(Gauteng)。事实上,在豪登省最常用的语言就是祖鲁语,其次是索托语。在其他地方的祖鲁族人,祖鲁语仍然是他们最普遍采用的语言,其次是阿菲利加语(Afrikaans)及英语。 祖鲁人在南非政坛上的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南非的前任副总统南非 (Jacob Zuma)及现任副总统普希莉·兰博库卡 (Phumzile Mlambo-Ngcuka)都是祖鲁人。 音乐雷村黑斧合唱团 (Ladysmith Black Mambazo) (2005)祖鲁人的唱歌风格及他们所传承恩古尼风格是值得一提的。音乐在非洲的大部分地方是被重视的,原因是音乐情感交流的交流,这是言语所不能做到的。祖鲁音乐由节奏、旋律、和声组成。 Maskandi 及 Mbhaqanga (城区乐) 是其中的祖鲁音乐种类。较为著名的Maskandi 音乐家有Phuzekhemisi及 Mfazomnyama。 蜚声国际的祖鲁组合雷村黑斧合唱团(Ladysmith Black Mambazo)是其中一个使祖鲁音乐传统传扬于世的艺术家,这组合与保罗赛门(Paul Simon)合作灌录专辑《Graceland》后,于世界巡回演出,更获颁2个葛莱美奖项(Grammy Award)。 语言祖鲁人使用的语言是祖鲁语(isiZulu)。祖鲁语于南非是最多人采用的语言,超过一半的南非人口懂得祖鲁语(根据Ethnologue 2005)。很多祖鲁人亦懂得英语、南非语及其他11种南非官方语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