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邹利鹏 |
释义 | 人物简介邹利鹏,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蓬安县相如镇(原周口镇),198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从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考入国防科技大学,1988年7月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63600部队装备部部长,高级工程师,大校军衔。 成就及荣誉邹利鹏同志于1988年6月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政治面貌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系。作为三好学生,他没有选择留校或者去广州、重庆,而主动要求到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建功立业。 邹利鹏政治立场坚定,道德品质高尚,安心于艰苦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勤勤恳恳,孜孜以求,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1992年被评为全军“四会教练员”,1993年被原国防科工委评为“学雷锋双贡献先进个人”,1995年获“中国航天基金奖”,1997年被原国防科工委评为“建功成才青年标兵”、“学雷锋先进个人”,1998年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9年被评为全军“刻苦钻研科技知识青年标兵”,获“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突出贡献奖,2000年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01年被评为总装备部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 多年来,邹利鹏同志坚持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自己,紧盯科技前沿,闯禁区破难关,始终瞄准世界液体推进剂科技发展前沿,在生存环境十分艰苦,工作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立足本职,无私奉献,敢为人先,刻苦攻关,不畏艰险,勇敢创新,攻克了国内外专家几十年没有解决的液体推进剂领域两大技术难题,为中国航天发射液体推进剂保障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四等奖1项,3项发明获国家专利,20多篇论文在军内外发表,出版专著2部、手册1部,主编的3项液体推进剂国家军用标准已颁布实施多年。 ①参加并圆满完成了七次大型发射试验任务的推进剂化验任务,进行了上千次出入库及定期化验,每次都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参数,无一差错。 ②带领化验室完善了三种常规推进剂的化验建项工作,精心维护设备仪器,大搞科学研究,使化验室在委内外都小有名气,从而为推进剂的全面检验打下了基础。 ③攻克了液体火箭推进剂四氧化二氮纯度化验超差的原因这一国内技术难题,提高了四氧化二氮纯度化验的精确度,为航天测发事业作出了贡献,这一成果获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④主编出版了国军标《四氧化二氮安全应用准则》、《氮气和液氮安全应用准则》,维护了航天发射场使用四氧化二氮、氮气和液氮的技术秩序。两项国军标由国家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分别获得委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⑤主编出版了《液体推进剂简明化验手册》,为业务训练正规化的开展打下了基础。该书全面系统地概述了我国目前所用的液体推进剂的分析化验方法,得到了委内外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已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版,并获委级优秀教材二等奖。 ⑥攻克了液体火箭推进剂偏二甲肼发黄变质的原因及纯化新工艺这一国内外科研难题,成功地解释了偏二甲肼加特种分子筛进行逆解吸附的纯化新工艺。目前已有4篇相关论文发表,其中一篇被96年度宇航年会评为优秀论文。1997年2月10日,该成果在北京通过专家鉴定,获得了航天事业老前辈谢光选院士、张贵田院士等专家的高度评价。 ⑦任处总师以来,带领全处大搞技术改造和科学研究,在全处形成了浓厚的科技攻关气氛。在一年的时间内,全处共取得委级科技成果奖四项、“中心”成果及论文奖五项,编审国军标一项,有力地促进了全处技术业务水平的提高,为年轻科技干部的成长当好了标杆,带好了路。 邹利鹏同志无愧为党培养的新时期科技干部的好榜样,无愧为扎根戈壁,情注特燃的“建功成才青年标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