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宗山抗英遗址 |
释义 | 地理概况宗山抗英遗址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城区,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西藏爱国军民抗击英国侵略军遗址。1961年江孜宗山抗英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又被列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抗英斗争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外国侵略势力从此蜂拥而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久已垂涎中国西藏的英国侵略者加紧入侵西藏,西藏人民也由此展开了一场长期而复杂的反侵略斗争。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反抗侵略,保卫家园的颂歌。公元 1600年,英国在印度成立其侵略东方的大本营——东印度公司并逐渐把魔掌伸向西藏。十八世纪后期,他们开始以“传教”、“游历”、“探险”和“通商”等方式进行阴谋活动,但均遭到了西藏人民的坚决反对而未奏效。于是,英帝国主义便露出狰狞面目和侵略本质,开始了对我国西藏地区赤裸裸的武装侵略。 1888年,英帝国主义第一次发动了在我国西藏地区的侵华战争,即隆吐山战役。隆吐山失守,英军占领了隆吐山、纳汤等地区。 1903年7月,英帝国主义派荣赫鹏率领一支万人大军,由麦克唐纳少将指挥,开始了对我国西藏地区第二次大规模的武装侵略。12月12 日,英国偷越了则利拉山口,13日进驻仁进岗,21日占领帕里。1904年1月,英国又相继占领了堆拉、戈吾等地。矛头直指江孜。从此开始了以江孜人民为主的西藏人民反抗英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第二次抗英战争。 宗,在藏语里意为城堡,是西藏县一级行政单位。宗山的地势很高,也十分险峻。宗山并不高,只有100多米。但江孜周围地势平坦,宗山就显得鹤立鸡群,很有军事意义。为抵御英军,当地军民在半山前崖曾构筑炮台和其他防御设施,围墙以石块筑成,高5—8米,宽4米。 1904年3月,攻占帕里的英军向江孜方面推进。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1000名藏军阻截,双方在江孜以南的曲米辛古展开战斗,藏军遭到重创,拉丁色代本等4名藏官被枪杀,英军侵占了后藏,江孜沦陷。5月,西藏军民发动反攻,一路集结在江孜以东的卡罗拉山,既牵制了英军主力,又切断了英军后路;另一路袭击英军大本营,突入江孜,攻破江孜堡垒,取得江孜阵地主动权。6月,英军从东、南两面集中兵力攻打乃宁寺。在保卫乃宁寺的战斗中,广大僧兵顽强抵抗,最后14名藏军在杀伤数十名英军官兵后牺牲,称为乃宁寺大血战。乃宁寺被英军侵占后,寺内文物被洗劫一空。 7月5日,英军对坚守在江孜堡垒的江孜军民开始发动总攻。江孜军民凭借原始的大刀、长矛和石头死守城堡,并在半山前崖构筑炮台和其他防御设施。当时英军使用新式火器向宗山猛烈进攻,江孜军民誓死抵抗,以土枪、大刀、梭标和弓箭坚持了8个月之久。山上弹尽粮绝,守军与攻上宗山的英军展开肉搏,直至跳崖牺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江孜保卫战,江孜从此以“英雄城”而闻名。电影《红河谷》就取材于这段悲壮的故事。 旅游资讯看点遗址现存有宗山藏军的指挥官之一的东部代本(藏军官职称)的住室和一部分炮台残迹。炮台旁边,褐红色的岩石傲然挺立,石缝中,长满紫穗花。如果您看过电影《红河谷》,并且为其自然风光所打动、为其英勇故事所感动过的话,那您一定要亲临这里,感受一下这块神圣的地方。宗山给了江孜以绚丽的光彩,更给了江孜以英雄的气概! 登宗山要循序渐进,此山可不算矮,这也就是当年抗英时藏族士兵能拼死守卫那么长时间的原因所在。 宗山堡与白居寺毗邻,可以安排在同一天参观。此外遗址昔日的房舍和炮台已经重新修过,但最可观的还是它的历史。登宗山切记慢慢来,此山不高,但在高原地带,要注意调整自己呼吸。 沿着宗山堡下的广场一直往里走看见了一个岔路就左转,是个很有特色的小街,里面全是藏族同胞居住的老式藏屋,街道也很干净和安静,古色古香,很有特色,从这条小巷可以爬到古壁上。 住宿民族服装招待所,15元/床;江孜县家招待所,30元/床;都没有沐浴设备,宗山城堡大门外的十字路口东面有一间沐浴室,每次收费5元。 相关门票:30元 解说:20元/次 交通:宗山抗英遗址位于江孜县中心,步行可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