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踪氏 |
释义 | 踪姓的起源邓名世《古今姓氏》辩证卷三,“踪,今开封市人有此姓,莫知所出”。《冬润》:“踪,《千家姓》云:东莱族。” 踪姓的分布南北皆有,今江苏沛县多有此姓。沛县大沙河地区有踪平楼、踪王庄、踪李庄、踪庄寨、后踪庄、小踪庄。陈明远、汪宗虎主编《中国姓氏大全》(1987北京出版社出版)第433页 踪:较罕见姓,但南北皆有。 踪氏家族世系表厚玉德茂,允念家训,敬绍先传,存仁行义,法圣景贤,光明端正,永庆安全 踪氏族人岩夫原名踪念富,1937年出生在江苏沛县,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历任北京艺术学院及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讲师、教授、系主任、研究生导师。 踪允宽岩夫其父允宽,1909年生,20岁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沛县县委委员、西区区长。他忠于革命事业,为唤起民众,常到集市发表演讲,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组织短工会,发展新党员的秘密活动,夏天高粱地里、冬天雪窝里、坟头旁、老林里是他们常开会的地方,斗争环境艰苦至极。他曾二次被捕入狱,受尽非人折磨,始终坚贞不屈。抗战爆发后,又积极投入抗战救国运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党组织派他到沛县抗日第四大队任党代表、政治指导员、特务队长。他带领队伍英勇顽强地打击了日寇及汉奸,在微山湖一带曾和铁道游击队并肩战斗。1939年11月,在栖山镇夏新庄遭日伪包围,他和战士们浴血奋战,击退敌人多次进攻,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从天刚亮一直打到夕阳西下,在掩护部队突围时壮烈牺牲,年仅30岁。 踪允林、家金、允百均为第四次修谱主要召集和编撰人之一。 现居沛城。踪允百为古谱古文翻译和校对者。 踪训国笔名踪凡,1967年8月生。陕西师大古代文学硕士,山东大学古代文学博士,四川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后。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和中国赋学文献研究。合作编写著作多部,发表论文20余篇。 踪家峰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男 副教授,无党派群众。 踪训成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操纵人员 。 踪飘网上踪氏祠堂创建者。大家多多祭拜并交流感情。 百度“踪氏”即可搜到。 第四次修谱踪氏第四次修谱序 自古以来,太平盛世,家兴族旺,就要追根溯源,续修族谱,各族皆然。家谱是族氏发展、世系繁衍的实录,是杰出人物、辉煌业绩的见证,是寻宗问祖的依据,是凝聚亲情的纽带。它是一种传统,是一种历史,更是一种文化。 家谱又称之为:族谱、宗谱、家乘、家牒、家史等。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最初的家谱,为君王和贵族们所独有,到了宋代,民间的家谱才开始旺盛。时至今日,“修家谱”正悄然升温,成为一潮流,同时又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谱牒、国史、方志三者并重。谱牒多角度的反映了社会风貌和演变,可补国史、方志的遗阙。从司马迁到之后的历史学家都极重视并加以利用。在近代,不仅是中国的学者,还有外国的学者都认为谱牒对于人类史、民族史、人口学、优生学、婚丧习俗的研究提供大量丰富而原始的素材。谱牒为中国所独有,是华夏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但我族之中亦有人认为姓只是个记号,对修谱无所谓,淡然处之。实则不然,木有千枝有其根,水有千流有其源。我们同根同源,不论你在哪里?不论在干什么?是官是民,是富是穷,均属一脉,你身上流淌着踪氏的血,血浓于水。修谱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职责,重任在肩,我们深感荣幸与自豪。全族人创造的踪家历史不能断,必须传承下去,功在千秋的工作我们必须做好。 亦有人认为修谱是腐朽的封建作为。君不见,香港船王包玉刚查到自己是包公的后裔;当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获诺贝尔奖时,就通过媒体表明自己的祖籍在江苏太仓,等等。大人物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平庸之辈。 字典上说,“踨”同“踪”。伴随着汉字简化以及电脑的普及,“踨”字渐逝了它的踪迹。出生婴上户口,成年人办身份证,就打不出来“踨”字。升学、就业、外出等都遇到了很多麻烦。因此,经族人讨论同意:在这次修谱时,将我族姓统一为“踪”字。也有人认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是文化,姓是祖宗,老祖宗留给我们后代的“踨”姓不能变,应传承下去。是耶,非耶,待后人评说。 先人有三十年修谱之约,期限将近;历次修谱按欧谱和苏谱式样,极不易查询;国泰民安,人口繁衍较快,不载谱者多矣。鉴于此,2008年冬在县城居住的族人约定,并征得老家族人的同意,大家认为重修一部较为理想、适应新形势的家谱是众望所归,为此,成立了修谱理事会,共推允林和我为主修,下设“宣传、文秘、财务、征集”等小组。大家都是热心于族氏事业的人,多数都在上班,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去搜集、整理、登录相关信息,不要报酬,义务奉献,满腔热枕,其精神难能可贵。这次修谱增加了一些图片、照片、族人的简介、传记和地方上的名人题辞,使家谱更丰富多彩。 修谱是我族的一件大事、盛事、喜事,也是一件耗时、费力、花钱的事。大家本着“贵在参与”、“大家的事大家办”、“能者多劳”的精神,积极参与,踊跃捐款。多者捐了几千元,少的也在三五百元。不少族人多年居住外地,仍心系家族积极捐款,其精神令人钦佩。修谱中涌现了不少感人至深的人和事,族人都铭记在心。 时值春日,莺歌燕舞,万紫千红,一派生机。奋发努力,春华秋实,辛勤的耕耘,定会硕果累累,我氏英才辈出,光照华夏将指日可待。 授修谱理事会之嘱,叫我为之作序,惶恐之余写出以上的话。当否?请族人教正。 十六世孙家金于徐州闲云阁 踪氏源流考太平盛世,续修谱牒,功在当代,利在久远。今我踪(踪,下同)氏族谱续修,补支添丁,殊为不易,然考镜本源,更属艰难。我踪氏非望族,发自何地,肇自何时,始族为谁,均需细细考证。由于资料有限,现只能从历史的残编零简中,梳理我氏脉络,冀给踪氏族人一个清晰的认识。 踪氏之载,最早见于南宋人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其曰:“踪,今开封市人有此姓,莫知所自出,姓书未有,今增入。”后明人陈士元的《姓觽?冬韵》亦有提及:“踪,<千家姓>云‘东莱族’。”(按《千家姓》当指明洪武十四年的官修《皇明千家姓》,内有“敛缩潜踪”句)。另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氏族总部?汇考十三》也收入踪姓(按当辑自明万历十四年王圻《续文献通考》)。此外,宋陈彭年《广韵》、丁度《集韵》、钱塘老儒《百家姓》、郑樵《通志?氏族略》,元人《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明人杨慎《希姓录》等类书和姓氏专著,均未著录。 考邓名世,字元亚,抚州临川人,生活在北宋神宗末至南宋高宗绍兴年间,是当时著名的学者,著有《春秋四谱》、《辩论谱说》及《古今姓氏书辩证》等,高宗时曾官著作佐郎。据《建炎以来纪年要录》载,宋高宗曾召见他,引荐的吏部尚书谓其“学有渊源,辞亦简古,考定明切,多所按据”。《朱子语类》亦谓其“学甚博……考证姓氏一部甚详”。其事迹尚见于《宋元学案》、《江西通志》等。 邓氏《古今姓氏书辩证》,《宋史》、《明史》、《清史稿》之《艺文志》均有著录,并为四十卷。然邓氏此书非一时一地完成,北宋时为五卷本,南宋建炎时为十四卷本,至其晚年归家最后定稿为四十卷本。该书言“踪氏”前代姓书未有著录,因其见开封有此姓,故为增入。而南宋时开封已入金人版图,邓氏也已南迁临安,不可能再见到开封的踪氏,故其增入的时间当在北宋。邓氏既言在他之前的诸多姓氏书未载踪氏,可见踪氏当时人丁稀少,亦非名门望族;而我踪氏之见于载籍,亦始于此时。 那么我踪氏是何时、何地迁入沛县的呢? 踪氏今存1986年所修《踪氏家谱》,收录有前人关于本族的记载。踪氏十二世孙所作《踪氏居沛记》说:“我踪氏之居沛城也,自宋时避乱迁此,遂家焉。明正统时,昭祖筑室泗西,距古城甚近。嘉靖年间,县令王公(治)筑城于此,而我踪氏居宅即在城内之史家胡同。” 据今日公安部门户籍网络系统查询,可知踪姓分布极为集中,其非沛县之踪氏,即为此处迁出者,不存在踪氏有多个源头的问题,再结合宋时邓氏仅见开封有踪氏族人,及《踪氏居沛记》所言“自宋时避乱迁此”语,则知我沛县踪氏当自开封迁来,迁居的时间,当在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陷开封之前后。因此后开封属金,不当再言宋矣!然则宋时开封的踪氏不可能只一家,也不可能均迁到沛县来,那么这些其它的踪氏族人为什么今天没有踪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难解之迷了! 从上述可知,我踪氏迁沛伊始,是原居沛城的,约在明万历年间又迁居今沛西踪平楼一带,其原因是为了躲避水患,这从十三世孙茂友公1986年所撰《迁居始祖九樽公赞》中可知:“迁居始祖,名讳九樽;明朝万历,洪水横行;携家迁徙,定居平楼。”《踪氏重修族谱序》又载:“踪氏祖居沛城,自明时迁出数支,前人已修族谱。嘉庆纪元,黄水为患,谱牒尽失。”《踪氏逃出族人志》亦曰:“踪氏前明时自沛城迁出数支,散居各庄,迄今已两百余年。”查《沛县志》,明万历四年、五年、三十一年均有黄水之患,踪氏何时迁出沛城,今已难考知,但当在公元1576年(明万历四年)——1603年(明万历三十一年)之间,则是可以肯定的。沛县西高东低,为避水我踪氏向西乔迁,自在情理之中。 九樽公是我踪氏迁出沛城后居于踪平楼一带的始祖,现今踪氏辈分,也是从樽公开始排序的。樽公之前,自北宋之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至明万历之初(万历四年,1576年)约450年间,及之后的二世至八世,因清嘉庆元年(1796年)黄水为患,家谱散佚,已不能确知其名讳和事迹,但其一脉相传,自是班班可考! 今我踪氏,自樽公以来,枝繁叶茂,人丁繁衍。然木本水源之思,不可或忘,故述《踪氏源流考》于谱端,以使族人知晓云! 十六世孙家金 2010年于徐州 汉府雅园 寻根记“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能知道我们生命的由来,打开心中的郁结;“寻根”,能知道我们血脉之传承;“寻根”,能了解我们先祖的苦难与辉煌;“寻根”是我们后人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弄清我们“踪”氏的由来与演变,是我的一生的愿望。我们的族人为此作出过努力,但是收效甚微。为了打开久郁心头的忧结,我步入了“寻根”的艰难历程,现将情况简述之。 2002年10月26日,我和族叔踪风、念芳三人驱车到了沛县大屯镇的安庄村,宗氏族长接待了我们,并请出了他们的祖谱。春秋时鲁国设宗伯一官职(礼部尚书),其后人以源祖的官衔为姓,姓宗伯、简称为宗。五代时夷人乱华,宗氏一族从北方避居婺州义乌安家,现宗姓族谱即以宗泽为始祖。宗泽,浙江义乌人,字汝霖,生于北宋仁宗嘉佑五年十二月(1060年)。同进士出身,曾任磁州、襄阳、开封府尹、东京留守、护国大帅、延康龙图阁观文殿大学士。死谥“忠简公”。南宋建炎二年七月,寿终70岁。泽三子:长子昉,居义乌。次子颖,居义乌,后迁居丹徒;颖又有二子:长子锐,居丹徒;次子毅,迁居河北任丘娄子村。泽三子炯,居义乌,后迁居丹徒。炯6世孙云龙迁居安徽萧县,又迁居山西洪洞县,最后定居山东巨野县,现安庄宗氏,系臣野一支。 我族曾传踪氏系宗泽后代,在朝中居官,受奸臣陷害,满门遭斩,一子出逃,隐居沛县,其姓改“宗”为“踪”。我们仔细查阅了《宗氏祖谱》,脉路清晰,宗泽后人无受迫害躲居沛城者。可见此说并不可信。 据说,“踪”和“纵”是一家,安徽萧县有个纵台子,乃是老家。2002年11月2日,我和踪风叔、念芳叔三人乘车到萧县北杨楼镇纵台子村,见到了《纵氏祖谱》,祖谱曰:周平王三子精(公元前770年),封地萧县纵地,以居住地为姓,姓“精纵”氏,后简称为“纵”氏。祖谱序交待:“纵”与“踪”、“宗”、“钟”有别,不是同宗。原说“踪”与“纵”是一家的说法也不成立。 同年11月1日上午,我到沛县政协请教《沛县文史资料》主编孙厚岭,他告诉我,沛中有个叫秦佰鸾的老师,对姓氏有研究,几次未遇。11月7日上午,在老沛中家属楼终于见到了他,时年77岁,他答应帮我查查。过了两天,我又去了他家。秦老师说,《中国人名辞典》上宋人《姓氏辩证》云:“今开封人有踪姓,莫知出处”。《康熙字典》1040页“踪与纵通,省作踨”。1376页《说文》“无踪字与纵通”。后来我又去了几次都没新的收获。 2004年夏,踪风叔拿着《扬子晚报》给我看,得知徐州市电业局老干部何为钦研究姓氏,我喜出望外。几经辗转,邀请何老在徐州中豪大酒店见了面。何已经75岁,他一生已收集整理了7000多个姓氏,但对“踪(踪)”姓一无所知。我承诺:如果能帮我们寻到“根”,我愿帮他出版《姓氏研究》这部书。后来他查阅了不少资料,还亲自跑到南京大学图书馆,都无功而返。 马培封,沛县政协秘书长、文史委员会主任,研究古汉语,我高中同班同学,我又请他帮忙。2005年春,他去北京出差,专门去拜访了中国姓氏研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仍一无所获。 族叔念超,原在天津医疗机械进出口公司工作。我们在北京见面时,曾谈起查找“踪”(踪)氏起源之事。2005年夏,他突然打电话给我,湖北辞书出版社和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9月联合出版的《汉语大辞典》第六册3735页:踪:①踪迹。②追随。③姓,宋——邓名世《古今姓氏》辩证卷三,“踪,今开封市人有此姓,莫知所出”。《冬润》:“踪,《千家姓》云:东莱族。”邓名世,宋代人,那时就已谈到踪姓了。我踪氏族谱上《踪氏居沛记》云,“我踪氏之居沛城也,自宋时避乱迁此遂家焉”,由此可见,我踪氏族是宋时由开封直接或辗转迁居沛城的,所说踪姓是宗泽之后乃谬传也。 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地区尚有踪(踪)姓否?我到县公安局网查询该市、区及周边县的户籍,没查到踪(踪)姓。不知为什么,本想亲自实地考察,但苦于没线索,一直没成行。 族叔念富,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教授,曾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虽已70岁高龄,对“寻根”非常热心,他亲自查阅资料,找专家咨询,虽无收获,但他的真诚,他的执著,他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寻根”至今成效甚微,我深感不安,常常自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锲而不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坚信总有一天,哪怕我们这一代人等不到,会有结果的!切记到时,“喜讯化纸钱,勿忘告乃翁”。 家金书于沛城。 踪氏居沛记我踪(踪)氏之居沛城(江苏省沛县)也,自宋时避乱迁此,遂家焉。 明正统六年,贡生昭祖,任宁远县知县,筑室泗(沛县古称:泗水亭)西,距古城甚近。嘉靖年间,县令王公筑城于兹,而我踪氏居宅即在城内之史家胡同。其时,室庐云连,族人众多,名字不能尽记,而纯祖(万历元年恩贡,作辰州府经历)其最著者也。 及明之季,世人避水患,多自迁出,或居踪平楼、或居踪王庄、或居踪宅之,棋布星罗,皆散处,大行堤北,不复如前时之聚处矣。 盖沛城南临泡水,正德年后,黄河由泡水而东,沛邑屡受其害。嘉庆四十四年,河出飞云桥,城内水深二、三尺。万历三十一年,城圮(qi)于河,居城内者时有昏垫之忧,所以纷纷迁出,各就在乡之外庄而居处也。然在城未迁者,犹有一支人烟尚稠密也。 崇桢时,县被寇掠,人多死亡,居城内者遂少。 我清朝乾隆四十六年,黄水陷城,我踪氏墓碑庐舍尽被淤没,城内族人亦皆处城外,而故宅于是荒废,此支于是渐微。惟迁出各庄族人尚繁耳。 嘉庆元年,族谱失没,我踪氏居沛本末难知其祥。 今考诸志,乘征诸传闻,谨述其大略如此云。 时光绪十一年乙酉年岁陬月 十二世孙增生德全谨志 外地踪姓考察自造“踨”姓独一支 村名与姓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知村便知姓,早些时,这种纯一色的单姓村还真不少,现在也不鲜见。但有些村与姓氏毫无瓜葛。比如栖霞城南38里处有个“炉上村”(今属杨础镇),老百姓口头都这么叫。可是有一次我前去采访,村碑上却写着“鹭翔村”,这是怎么回事?问村民方知,过去确实叫“炉上”,因为很早以前有个姓蒋的在此建炉打铁,明代末期姓徐的来此安家落户,便取村名叫“炉上”。后来蒋氏不存,1920年村里以徐砚田为首的文化人商议改个好听的名字,便取“炉上”的谐音,改叫“鹭翔”,既优美,又形象,但口头上仍习惯叫“炉上”。 有意思的是,近日在《胶东文友》上读到文友吴山高的一篇文章,得知在蓬莱城南38里处也有一个“炉上”村(今属小门家镇),碑文上写道:“据传踨、国二姓在此以铸钟、打铁为生,宝号‘踨国炉’,故名炉上。” 如今的炉上村,已早无国姓,但踨姓尚存。并且这个罕见的姓氏还流传着一个生动的故事。据踨姓老人讲,他们的祖先原本不姓踨,在朝中曾做高官,拿厚禄,华宅荣府,妻妾成群,共生有11个儿子,可谓兴隆发达的名门望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忽有一日,始祖触怒了朝廷,被判满门抄斩之罪,有10个儿子被杀,唯有1个幸免于难,逃出京城,埋名造姓,颠沛流离,半路结识了一个姓国的铁匠师傅,两人跋山涉水,来到这个千里之外的登州(今蓬莱)城南38里处一块无主土地上安家落户,并建烘炉,以打铁为生,周围人称“踨国炉”,简称“炉上”,后来吴、姜、迟、荆等姓相继前来安家落户,“炉上”便习惯地变成村名。如今国姓早已不存,踨姓这个自造的姓氏,竟奇迹般地延续了香火,但至今只有3户。因为这个姓氏出之于自造,所以《百家姓》里寻不到,其它“姓典”也不见,工具书里对此字只解释为:古同“踪”,没有做姓氏的词条,说不好,全国只有这一支踨姓人。 考虑到我族乃东莱族。如有方便者族人可到蓬莱考察。----鸣注。 踪氏族人会每年春节期间在沛工作或居住族人聚会交流感情。大家轮流做东,促成了诸如修谱等大事。 踪氏祭文维公元2011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十四,岁在辛卯,时值中秋。第十七世孙训国,遥以三牲五谷之荐,鲜花雅乐之隆,拜祭我踪氏先祖。辞曰: 呜呼! 忆吾先祖,睿智天纵。北宋创业,定居东京。 金人入侵,赵宋南迁;蒙古崛起,入主中原。 烽火四起,民生涂炭;踪氏东迁,来至沛县。 降至明代,踪氏大兴;英杰辈出,代有簪缨。 吾祖踪昭,正统岁贡,知县宁远,颇有政声。 吾祖踪淳,辰州经历;勤于政事,百姓安宁。 呜呼!不吊昊天,屡降灾难;黄河决口,浸淹沛县。 万历年间,水患连年;房舍漂没,家业荡然。 吾祖九樽,识见超卓;率族西迁,定居平楼。 拓土垦荒,艰苦经营,子孙繁衍,代代相仍。 嗟嗟樽祖,德高望重,宽厚仁慈,创业垂统。 彭城著绩,四海扬名。耕读继世,克振家声。 吾祖踪昱,嘉庆岁贡,设帐讲学,育才培英。 道光武举,名讳玉盘,除暴安良,贼寇丧胆。 光绪岁贡,名讳德全,博通经史,桃李满天。 吾祖茂格,抗日救国,孤军百战,血染疆场。 今我踪氏,人丁五千,宗支蕃衍,弥繁弥昌。 英才济济,遍布四海。继承祖志,爱国爱乡。 响应政策,改革开放。忠厚勤勉,共铸辉煌。 抓住机遇,奉献力量。创新发展,继写华章。 先民功德,永垂史册。尊祖敬宗,恩德不忘。 惟愿我祖,佑我合族:兴旺发达,振兴富强。 人文蔚起,弘祖荣光。远祖近宗,祀典同歆。 大礼告成,伏惟尚飨。 ——第十七世孙训国,于北京花园村 广而告知广大踪氏族人,百度百科踪氏词条供族人了解我族艰辛发展史,更好尊祖敬宗,族人互助。以利我族绵延发展,兴旺发达。先人荣光,堪称楷模,激励后人 ,再登高峰。 鉴于对族史和族人的了解很少,故编辑时遗漏不少,请各位族人自行修改补充,每个人都可以修改词条,因为词条是对每个人开放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