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棕曲嘴鹪鹩
释义

棕曲嘴鹪鹩(学名: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是小型鸟类。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鼻孔裸露被有鼻膜。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短小而柔软,尾羽12枚。跗蹠强健,具盾状鳞,趾及爪发达。羽被柔软厚密,为褐色或灰色,翅膀和尾巴有黑色条斑。喜欢居住在潮湿的地方,在森林下部活动,主要以昆虫和蜘蛛为生。分布于墨西哥和美国。

中文学名:棕曲嘴鹪鹩

拉丁学名: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

别称:仙人掌鹪鹩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鹪鹩科

属:鹪鹩属

种:棕曲嘴鹪鹩

亚种:8亚种

命名时间:Lafresnaye, 1835

英文名称:Cactus Wren

外形特征

棕曲嘴鹪鹩棕曲嘴鹪鹩是美国西南部沙漠带最大的鷦鷯,也是墨西哥的常见种。身长18 -23 cm ,翼展27-28 cm,体重32-47g。属小型鸟类。虹膜是暗棕红色,有长的白眼眉。腿红棕色。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即有也很少而细。鼻孔裸露或部分及全部被有鼻膜。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短小而柔软,尾羽12枚。跗蹠强健,具盾状鳞,趾及爪发达。雌雄相似,羽被柔软厚密,羽色红褐、橄榄褐色,具白色、淡棕、黑褐色、栗色、白色点斑、条纹、横斑,块斑。

分布范围

分布于墨西哥,美国。棕曲嘴鹪鹩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州鸟。

生活习性

棕曲嘴鹪鹩是一种长年居住在半沙漠环境中的鸟类。这里被不同类型的沙漠植物所覆盖,海拔1400到2000米。它们在生满棘刺的仙人掌丛中构建独特的鸟巢,巢洞能保护它们免受外界的侵袭。棕曲嘴鹪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很强,也可以在仙人掌稀少的灌木丛内修巢。当城市建设侵占和栖息地退化时,它们可以在砂石坑或人类废料上建巢。

这种飞翔能力很强的鸟儿,经常像神风突击队式的俯冲,在牙签一般的仙人掌丛林中,冲入它们的巢洞。它们的食物包括蚂蚁、甲虫、蚂蚱、黄蜂、种子和果子。

生长繁殖

繁殖期7~8月间。雌雄棕曲嘴鹪鹩共同在仙人掌植物中修造巢穴。巢以细枝、草叶、苔藓、羽毛等物交织而成, 呈深碗状。每窝产卵4~5枚。卵白色,杂以褐色和红褐色细斑。孵化16天。在这期间,雄鸟继续修补它们栖息和孵化用的巢。双亲都非常喜欢它们的幼鸟,小鸟在19-23天长羽毛。

棕曲嘴鹪鹩一年能繁殖数次,会在春日将巢转移一个方向以避免寒冷的风,在夏日则转移另一个方向以取得清凉的空气。

亚种分化

1.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 couesi

2.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 sandiegense

3.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 bryanti

4.Campylorhynchusbrunneicapillus purus

5.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 seri

6.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 ffinis

7.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 brunneicapillus

8.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 guttatus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