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自杀心理学 |
释义 | 概论自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自杀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心理学的 一个分支。自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古今中外都是存在的。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状况的迅速变化,给人们的精神生活造成巨大的压力,人际关系的淡薄和精神寄托的匮乏,也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流派精神分析学派 自杀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人们对已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情有着深深的内疚感,甚至罪恶感,当严重到无法摆脱时,有可能选择自杀;二是人们对外在世界、事件或他人的攻击性转移到内部,从而造成自杀;三是人们内心的某种谋杀或伤害意图付诸实施,用自己的死让别人不得安宁或终生痛苦、后悔莫及。 认知学派 自杀的主要原因:一是人们对世界、对生活、对工作或学习的认知产生偏差,用完全灰暗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二是人们用狭隘的视野去看待生活,只看到了负面的方面;三是人们对遇到的困难或挫折无能无力,没有其他解决方法,别无选择,只能走向生命的终结。 应用危机理论 自杀的主要原因:一是发展性危机,这主要是在个人成长、求学或事业等发展过程中遇到危机。人的一生总会经历大大小小这样的危机,所以它被看做是正常的。但有一些人就会跨越不了这些坎。二是情境性危机,这主要和突发性事件或强烈的、灾难性事件联系在一起,如交通事故、疾病等。三是存在性危机,这主要和人生目的、生活意义、工作意义等联系在一起。人们可能发现自己在这些方面没有答案,会产生空虚感、后悔感、无意义感等。 自杀的类型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Durkheim,1897)提出有三种类型的自杀: 利己性自杀 利己性自杀是指因为不能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社会而有意识地自我毁灭; 失范性自杀 失范性自杀是指由于社会规范瓦解、个体无法忍受而用自杀来解脱; 利他性自杀 利他性自杀是指为了群体利益或某种信念而自杀。 有关自杀的6个谬误1.不能和想要自杀的人谈论自杀,因为谈论自杀会诱发其自杀的行为。 事实并不是这样。以温和的、镇定、接纳的态度与对方交谈,可以让对方重新思考,可以赢得时间来做危机干预。更重要的是,理解、支持和接纳对想要自杀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苦闷会得到宣泄,他们的情绪会得到承托。有可能他们会因为这些温暖而留恋世界,把跨出去的那只脚收回来。 2.把自杀挂在嘴边的人不会自杀。 确实有一些人是这样。但也有一些自杀者会在发出预警信号后实施自杀,据研究80%的人自杀死亡者生前曾发出各种预警信号和求救声。当我们没法辨别对方属于哪一种时,最安全的策略是充分重视。 3.有过一次自杀念头的人总会想自杀。 自杀念头和实施自杀之间有一段长长的路。很多人在遇到一些危机时都曾动过一死了之的念头,但这只是短暂的念头,过后往往会克服危机,重新投入生活。 4.当一个人自杀行为未遂后,危机就结束了。 这不完全正确。如果一个人的目的只是用自杀去威胁别人,自杀未遂、达到目的后会停止。但如果一个人一心求死,因偶然原因自杀未遂,连续实施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那些状态转变非常快、非常好的自杀未遂者值得关注,因为其背后可能酝酿着更大的危机。 5.自杀是冲动性行为。 这不完全正确。那些受到强烈情绪支配的自杀,确实有可能是冲动行为,但有些自杀行为是在强大理性支配下的行为,会有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 6.只有严重的抑郁症者才会自杀。 不完全正确。有些严重的抑郁症者可能连实施自杀的动力和精力都没有了。那些处于抑郁加重、想要摆脱又无力摆脱的人自杀的危险性最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