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百纳琴
释义

百纳琴尤为特别之处在於琴体於多块六边形小块桐木拼接而成,其意为“取古桐材之精髓,拼连为之,使出正音”。百纳琴相传为唐代宰相李勉发明,因取每段桐木之纹理细密流畅者,拼攒而成,历来制琴,因制作玄机深奥,多不制之

中文名:百纳琴

外文名:Bainaqin

种类:中国古代乐器

百纳琴

用小木块拼接胶粘而成的古琴,通常用小方块或小六角为基本材料。百纳琴始于唐代,宰相李勉曾尝制。有“百纳”、“响泉”、“韵磬”三款琴的音色为最佳。

唐·李绰《尚书故实》:“又李汧公取桐孙之精者,杂缀为之百纳琴。用蜗壳为徽其间三面尤绝异通。谓之响泉、韵磬。弦一上,可十年不断。”

是名法智

宋·赵希鹄《洞天清壶录·古琴辨》:“湖南有范氏会守土,号范连州。自能斫琴。会有一琴,在折彦质参政家。其琴面乃用方二、三寸许小桐木片,以胶漆辏成之。名曰:百纳。弹之则与寻常低下者无异,此河益哉。木不成段声必不应。又为漆所碍,其窒塞可知。折氏今宝之,尤可笑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4 23:51:12